一、《元江县2023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起草背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为深入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的通知》(云政发〔2023〕2号)等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及时落实到位,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全年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实现更好结果,结合元江实际起草政策措施。 二、主要内容 我县《政策措施》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全县工作重点,在贯彻落实省、市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对省级、市级政策进一步细化、量化,从7个方面提出23条具体举措,对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出5项措施。主要包括:大抓招商引资;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加大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力度;深入推进“双创”能力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二是盘活资源经济、园区经济提出2项措施。主要包括:积极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芦荟、芒果、茉莉花等农业资源,镍矿、铜矿、金矿、蛇纹石等矿产资源,水风光等清洁能源资源以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开发利用和产业化,优先支持全产业链打造高附加值产品企业,完善资源管理办法,规范开发行为,细化权责关系,坚决杜绝占而不用。加快新能源发展。依托元江独有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特色产业园区。202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 三是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提出3项措施。主要包括: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培育“元果”“元花”等一批“元字号”农业区域品牌,力争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40亿元;推动重点行业延链补链强链,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招引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链式发展、集群发展态势,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2个,积极争取省级奖补;加快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对企业数字化改造、大数据产业等给予支持。 四是促消费扩投资释放内需潜力提出4项措施。主要包括: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前期工作经费投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重大项目推进,全力做好重大项目要素保障;鼓励壮大民间投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让民间投资更好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力争民间投资占比达45%以上;加快旅游业聚合发展;发展旅游新业态,抓好旅游项目建设,辐射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2 %以上;支持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 五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提出3项措施。主要包括: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争取资金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8个、棚户区753套,新建改建市政管网13.77公里,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82套以上,力争建成区面积新增0.1平方公里;着力推进“五城共建”。主动服务和融入滇中城市群,积极构建县城、重点集镇和中心村协调发展框架,实现城市规模和人口“双增”,积极申报“五城共建重点县”;深入推进绿美元江建设,积极争取省级设立奖补资金,谋划实施412个城乡绿美项目,创建3个绿美乡镇、228个绿美村庄,争取被认定为城乡绿化美化典型数翻一番。 六是加大对外开放合作提出2项措施。主要包括:促进外资外贸加快发展,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继续举办好“萨王纳”科学论坛,加强沪滇协作,借助商洽会、进博会等平台开展外资招商,积极深化与老挝万荣县的合作,引进县外国内资金增长8%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以上,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抢抓省委壮大口岸经济机遇,充分发挥中老铁路“黄金通道”的作用,主动拥抱“铁路经济”,系统整合存量物流资源,推动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提高我县现代物流规模化、网络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水平。 七是做好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提出4项措施。主要包括:全力保障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县级财政安排300万元对重点群体进行就业兜底帮扶,确保年内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7万人以上,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2050人次以上,实现脱贫劳动力120人以上;全力确保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28万亩以上,确保粮食产量在9.5万吨以上;加快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严格落实“三保”支出在预算支出中的优先顺序,持续压减非刚性支出,全县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 原文:《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元江县2023年 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