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保护河库生态环境重要举措,进一步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筑牢水域生态屏障,近日,元江县在元江干流县城段与清水河交汇口开展2024年鱼类增殖生态放流活动。 此次选择投放的30万尾鱼苗均是来自元江县鱼种技术推广站的优质元江鲤幼苗。此种鱼类主要以水中动植物腐体为食,鱼苗投放后,将有效净化河道水质,进一步提升水域生态环境质量,对水域生态平衡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够促进渔业种质资源保护,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水域生态环境和地区经济的双重发展。 据了解,元江县境内山岭起伏,河流纵横,有过境河、界河、入境河、出境河、境内河,元江干流横穿县境,江两岸分布着清水河、南溪河、依萨河等32条境内主要支流,这些河流多起源于2000m以上的雨水山林地带,水源充沛且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但由于原始的生物净化能力有限,元江县从2008年就开始探索“生态放养涵养水源”模式,围绕“以水养鱼、以鱼净水、以鱼护水”的工作思路,人工有选择性地投放食草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开启“人放天养”模式,不投饵、不投料、不施肥,使水域内生物种群资源构成趋于合理,充分发挥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生态修复功能,不仅能够有效防治藻类过度生长和水域富营养化现象,增强水体自净能力,长此以往,还能够提升水域生态平衡能力,培育良性水生态循环系统,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同时,针对部分经营性水域,渔业资源将转化为生态产品得到充分利用,助力乡村集体经济增收,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 近几年,除了在河流水域开展鱼类增殖生态放流活动以外,元江县还先后在草坝水库、假莫代水库、南掌水库、西拉河水库、章巴水库等高山水库大力开展生态放殖鱼苗活动,通过生态放殖的举措改善水质,确保水源安全,保障老百姓喝上优质放心水。据统计,从2009年开始,元江县持续在元江水系元江段开展增殖放流活动11次,共投放元江鲤原种苗570万尾;在高山水库群陆续开展生态放殖活动5次,共计放殖鱼苗45万尾。 生态放殖是元江县确保水域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外,县水利局还加大辖区内水域巡查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等非法捕捞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水生态环境行为,以各项综合举措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全面贯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好“河长制”工作,为元江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