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判断劳动关系,有效维护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实施三年多来,我们看到,某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责任,故意使劳动关系复杂化,致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利益受损。如何正确判断劳动关系,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是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判断劳动关系归属。在实践中,裁判机构在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时,过分看重劳动合同的效力,只要有合同存在,就认定合同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不考虑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情况。劳动合同法明确说明:“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可见,劳动关系的建立是用工行为,而不是签订劳动合同,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应考察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否适用于劳动者、是否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劳动者从事的工作是否是单位的业务组成部分,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判断才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劳务派遣制度。由于法律规范并不完善,实践中就存在利用法律漏洞侵害劳动者权利的现象,最明显的就是劳务派遣制度。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正式职工变成派遣劳动者,而从其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来看,根本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特点。因此,对劳务派遣制度,应当出台专门的法律,或者出台更为细致的规定。
三是处理违法用工行为以保障劳动者权利为前提。有些劳动领域内的做法明显违法,比如建筑行业中将工程发包给包工头,或者个人挂靠公司从事运输。由于法律规定不一致,裁判机构作出的裁决和判决也各有不同,同样的情况,有的被认定为劳动关系,有的被认为是劳务关系。判断违法用工行为中劳动关系的归属,不仅要考虑各方之间的关系,更要考虑到是否能保障劳动者的权利。
县人社局(李德芬)
二○一一年九月八日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元江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元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