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1-07-21 09:28:33 点击率: 105 【打印】 【关闭】


元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局属各股(室)、各单位:

上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和年初工作计划,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县人事人才工作、劳动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稳定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现将半年来人事劳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劳动就业情况。城镇新增就业1054人,占任务数2100人的50.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2人,占任务数600人的6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7人,占任务数500人的61.4%;针对失业人员、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等人员培训790人(其中:创业培训625人,美容培训165),完成任务数700人的112.9%。开发公益性岗位204个,完成任务数350个的58.3%;落实 “贷免扶补”政策,扶持创业人员60人,发放贷款金额420万元,占任务数60人的100%;入户调查审核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622人,贷款资料已交银行审核办理。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47人,控制在600人的指标范围之内;城镇登记失业率3.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58人,占任务数600人的143%。

2、社会保障情况

(1)养老保险

城镇养老保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单位3860户,参保人员20584人,完成计划数的102%(指标为20326人)。其中:参加我县机关事业参统单位246个,在职参保职工5745人,退休人员1350人,参保率达100%。参加省级统筹企业3614户,在职参保职工9702人,完成计划数的104%(指标为9400人);退休人员3787人。

农村养老保险:一是完成老农保扩面150人,收取保费38万元,全县累计参保7069人,基金累计总额1283万元,全县领取养老金602人,上半年养老金支出18万元。二是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被征地农民符合参保条件2905人,政府安置补助资金到位2839万元,上半年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376人,保费收入212万元(其中:个人缴纳133万元,政府补助79万元);已领取养老金的被征地农民共119人,即征即保工作暂未启动。三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申报成功,现已完成数据统计和新农保试点实施方案起草工作。

(2)医疗保险。参保27800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55户,参保人员18841人(在职人员13165人,退休人员5676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8959人(中小学生、儿童及未成年人5530人,成年人3429人)。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001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收入2052万元,个人账户基金收入949万元。支付医疗保险费3000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付2121万元,当期收支结余-69万元;个人账户支付768万元,当期结余181万元。累计结余3911万元,其中统筹基金结余1179万元,个人账户结余2732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66万元,支出31.67万元。

参加离休干部、老红军、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医疗费统筹的48户,人数91人,其中: 离休干部82人, 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9人。截至5月底,收缴离休人员、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医疗统筹金102万元。支付离休干部医疗费57万元,支付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医疗费2万元。

城镇职工参加大病补充医疗保险455户, 参保人员18841人,收缴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费 29万元。截至5月底,共有12人进入大病范畴,共支付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费用27.76万元。

(3)工伤保险。企业参加工伤保险185户,参保职工5944人,完成计划数的106%(指标为5630人),其中农民工2680人,完成计划数的107%(指标为2510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252户, 参保职工6312人。

(4)生育保险。企业单位参加生育保险165户,参保职工4803人,完成计划数的108%(指标为4460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生育保险252户, 参保人员6312人。

(5)失业保险。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549人,占任务数8500人的100.1%。收缴失业保险基金357万元发放204人失业保险金17万元。支付医疗补助1万元。合计支出18万元。再就业资金支出公益性岗位补贴41.68万元。

(6)劳动监察。一是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检查,农民工补签劳动合同1613份,协调解决农民工工资纠纷3起,涉及农民工32人,金额40753元;对擅自粘贴招聘广告的15户用人单位进行检查,并责令改正。二是加大日常巡视检查与投诉举报专查力度,针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实施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对  35户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进行主动检查,督促补签劳动合同126人,对14 件126名农民工涉及拖欠工资金额179670元的投诉举报案件进行专查,其中追发劳动者工资10件96人涉及金额981828元;其中3件28人涉及拖欠工资金额137983元的投诉案件正在处理中;其中1件涉及农民工2人,拖欠工资1895元,金额存在经济纠纷,建议申请劳动仲裁或到法院起诉。每名专职监察员巡查用人单位35户。三是加大劳动执法力度,树立劳动保障监察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依法进行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1件,处罚金额5000元。四是继续加强基金监督工作,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进行检查,督促各医疗定点单位认真做好医保基金管理使用自查工作,以杜绝弄虚作假、以药换药、挂床住院、伪造医疗文书、虚拟住院等骗取、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7)劳动关系与争议仲裁。一是稳步实施《劳动合同法》,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签订、续订、变更、解除、终止等程序和手续,加强劳动用工登记制度建设,完善工作制度,确保劳动合同登记100%和合同台账管理规范化。我县累计有155个用人单位8608人,现有144个用人单位7833人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集体合同28户4833人,上半年审核集体合同3户884人,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备案80户2945人。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妥善处理人事和劳动争议,确保劳动人事争议结案率达到95%以上,上半年申请仲裁 8件8人,其中受理7件7人,不予受理1件1人。受理案件中调解3件3人,仲裁 4 件4人。上半年共收到来信9件9人,来访215件360人,都给予及时认真答复,未发生集体上访事件。

3、人事人才管理服务情况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组织新录用公务员报名参加初任培训18人,征订培训教材144册;二是协助组织部开展科级领导任职培训25人,征订培训教材200册;三是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强素质比奉献”深化忠诚教育工作,征订教材1405册;四是开展公务员培训在线学习工作;五是组织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目标与时间管理培训报名工作,报名培训人数3228人,征订《目标与时间管理》培训教材3154册。六是组织工人职业资格等级申报培训工作,符合申报职业资格等级晋升培训的有70人,其中初级工2人,中级工13人,高级工55人。

(2)做好2011年科技兴乡贡献奖推荐工作。在推荐人选中,严格按文件规定的推荐范围对象、推荐条件、推荐程序、工作要求审核材料,推荐工作坚持按照自下而上、民主公开、好中选优的原则,采取差额推荐,综合比较,等额上报的方法进行遴选推荐。经层层审核,推荐候选人选所写事迹真实、可靠,所提供的材料重点反映了其所取得的业绩、成果和贡献。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我县推荐李瑞同志为云南省第五届科技兴乡贡献奖人选。

(3)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审查工作。上半年资格审查90人,其中:副高级21人,中级56人,初级13人。指导专业技术人员报名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上半年指导报名的专业技术资格有: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管理咨询师、招标师、社会工作者、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水平)、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经济、执业药师、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法律顾问、造价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执业资格等。

(4)做好2011年公务员考试录用计划申报工作根据省、市有关要求,及时上报我县招考计划数27名:龙潭乡2名,咪哩乡1名,那诺乡2名,羊街乡2名,洼垤乡1名,洼垤财政所1名,法律援助中心1名,森林公安局1名,东峨司法所1名,团县委1名,社保局1名,医保中心1名,公安局12名。

(5)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市人社局已核准我县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卫生局、教育局、计生、广电、文化、体育、10个乡镇等事业单位岗位4155个,其中:正高级岗位2个,副高级岗位220个,中级岗位1470个,初级岗位1846个,工勤岗位547个。截至6月底,教育、党校、农业、体育、卫生等系列的2945人已按岗位聘用,并签订了聘用合同。

(6)做好人才服务工作。一是继续做好人事代理工作,累计为91家单位,639人办理了人事代理手续,为25家企业115人办理了个人人事代理。二是与85名大学生村干部签订了聘用合同,因考取事业单位招聘的工作人员,与33名大学生村干部解除聘用合同,代理大学生社会保险金和代发生活补助52人。三是累计为社会各行业各类人才签订了为期十年的代缴五大社会保险(医保、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协议38份。四是做好2004年7月前的毕业生户口和2000年以来的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现有毕业生户口255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档案和人事代理人员档案4592份;录入数据库的毕业生有3042名,其中已就业851人(研究生2人,本科328人,专科311人,中专210人),未就业2191人(研究生4人,本科525人,专科758人,中专904人)。上半年为毕业生办理户口转移手续25人次,档案转移30人次,出具相关证明501人次。五是做好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的管理工作,在云锡集团元江镍业有限公司和县人民医院分别各挂一块见习基地的牌子,到岗43人,兑现2010年见习基地见习费0.86万元。六是为80名各类人才办理了流动手续,其中工人流动18人,公务员流动10人,专业技术人员流动45人;引进外县人才1人,从我县输出人才6人。七是针对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下岗失业专业技术人才举办小型需求见面会4次,发布需求信息23条;为各类企业30个岗位推荐人才101人次,促进双方达成协议15份。

4、工资福利和劳动能力鉴定情况。一是对全县132家其他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清理核查工作(其中:全额拨款124家;差额拨款3家;自收自支5家),涉及人数1408人。二是为全县1869人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了绩效工资。其中:在职人员1434人,月增资1327795元,人均月增资925.94元;退休(退职)人员435人,月增资208752.9元,人均月增资479.89元。三是为全县105名超龄参保人员办理一次性补缴养老保费手续。四是为我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26名工作人员办理了退休(退职)手续,其中:机关事业单位8人,企业单位18人,干部身份9人,工人身份17人。五是对49名申报工伤认定人员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并报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委员会研究决定,同意认定因工负伤45人,因工死亡2人,不属于工伤2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0人,企业单位职工29人。六是对我县机关、企事业单位40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其中鉴定为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19人,鉴定为因病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0人,鉴定为因工伤残18人,未达等级3人。七是为全县175名机关事业单位原已享受遗嘱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进行了调整。

5、自身建设工作

(1)继续贯彻实施政府制度建设工作。法治政府制度建设方面,规范行政审批事项。责任政府制度建设方面,一是分解目标责任;二是签订责任书。阳光政府制度建设方面,实施“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经过集体决策的事项有9件。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开政务信息23条。实施政务信息查询96128专线,收集部门常见问题及解答信息8条,查询2条。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方面,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及时统计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状况表,确定行政机关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2项,确定学习型机关培训计划12项,确定重点工作3项。

(2)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明确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党委书记与副书记(党委委员、支部书记)签订责任书,支部书记与党员签订责任书。落实任务,及时分解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任务,领导干部实行“一岗双责”,党委认真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培树先进典型活动、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四平四亮活动;认真落实市政府20项重要工作和10件实事。健全和完善制度,规范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程序,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确定重点工作目标倒逼2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证了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加强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提高部门工作效能;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公务员队伍的行政能力;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要求,完善部门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加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推进行业作风建议设。

(3)保密工作。按照县保密委员会的要求,及时组织人员开展专项保密自检自查工作,在在阅读管理环节、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管理、保密电话管理、网络保密管理工作中,都严格按保密要求进行。指定专人递送、阅办、保管密码电报。严格按照《在岗保密承诺书》,未经批准,不摘录、复制、引用涉密文件内容;不该说的秘密,绝对不说;不该问的秘密,绝对不问;不该看的秘密,绝对不看;不该记录的秘密,绝对不记录。不存在违规转发、摘发、复制和扩大阅读范围的问题。在使用传真机上报涉密工作情况时,均通过机要局的传真机上报,不存在密电明复、明密混用问题。在起草、印发和传输环节,按照一般规定程序操作。对收、发的涉密文件、资料实行专人专管,签收、拆封、清点、登记须在来文当日完成;涉密文件必须专册登记,逐件逐页清点后,履行登记、编号、签收手续,然后专柜存放在档案室。对其它途径发来的涉密文件,特别是上级下发或开会带回来的各类涉密文件及资料,一律先交保密员(档案管理专职人员)登记再阅办。保密员根据国家秘密文件规定的阅读范围或领导批示,安排传阅,不得擅自扩大传达对象。交接涉密文件、资料时应履行登记、签字手续,加强催阅、催办,防止贻误工作。不存在超范围阅读传达或擅自复制汇编文件信息资料事件;有专门的档案室和专门的档案柜,周边环节符合保密要求

(4)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及时调整了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党委书记负责全面工作,分管政治思想理论学习活动和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分管领导负责督促抓好各项业务工作;工会(女工委)负责、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的评选等工作;团支部负责本系统青年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宣传及材料的收集整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做到了全局动员,层层落实,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工作中,把建设精神文明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在职工大会上布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学习型机关制度,开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活动,全体党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例如,积极深入挂钩联系点,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动员党员干部献爱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中,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县委、县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5)综治维稳工作及时调整了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党委书记与分管领导签订目标责任书,分管领导与股室(单位)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将综治维稳、消防安全、防毒防艾、防范和处理邪教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各科室和下属各单位,做到责任到人。工作中,注重学习,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深入调研,制定方案,化解矛盾;落实任务,检查督促,促进稳定。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和来信来访工作、农民工投诉处理工作、小额信贷政策咨询工作、城镇超龄人员一次性补缴养老保费政策咨询等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治安形势稳定,没有发生治安事件,有效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劳动就业工作措施。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工作,把中央、省、市有关就业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宣传到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创业培训范围,尽力满足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需求,通过创业促进就业;充分挖掘本地就业岗位,利用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切实加强劳务输出工作力度,通过基层就业平台落实各种有效措施,推动本地农村劳动力走出去对外提供劳务;规范劳动事务代理,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2、社会保障工作措施一是积极主动与税务、工商等部门的联系,继续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增从业人员及农民合同工参保。继续做好改制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职工养老保险接续,实行跟踪服务,确保参保人员不流失,巩固发展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二是继续开展社会保险告终征缴稽核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实现基金征缴收入的内涵性增大,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有服务体系;三是做好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对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进行认证,开展异地协查和生存状况调查,防止瞒报、假报、冒领养老金现象发生;四是积极扩大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规范完善工伤、生育保险管理。全面推行工伤定点医疗管理,完善特大工伤保险伤亡事故快报和定额工伤赔偿报告制度,加强工伤、生育医疗费用支付的审核,严格控制工伤、生育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五是积极稳妥探索社保基金运营和监管机制。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和完善个人账户基金,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六是加强宣传,强化责任意识,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

3、劳动监察工作措施一是公开举报电话和专职执法人员手机号码,节假日24小时开机,随时接收劳动纠纷信息,并建立举报台账。二是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将行政执法检查工作从以重处罚向以教育指导为主的形式转变,采取了指导、提醒、告诫的方式,强调单位企业自查自律,指导完善制度,规范用工,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罚。三是继续加强基金监管,认真执行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做好预决算编制上报工作;督促各医疗定点单位认真做好医保基金管理使用自查工作,以杜绝弄虚作假、以药换药、挂床住院、伪造医疗文书、虚拟住院等骗取、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4、劳动争议仲裁工作。通过开展“春暖行动”,规范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改进处理案件方式,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对符合规定该受理的案件及时处理,对不符合受理的,则出据有关文书,说明不受理的文件依据,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依法处理来信来访案件,对一些无理要求的,耐心做好工作;对热点、难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主动与工会,企业主管部门协调,做好指导和调查工作。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保中心机构性质不清,人员编制不足,难以完成新农保试点工作。

2求职人员的就业观念陈旧,存在着有岗位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怪现象。

3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清理回收难。截至5月,我县企业欠费达236万元,其中:养老保险费223万元、工伤保险费7万元、生育保险费6万元。

4受财政承担能力及职工个人缴费承受能力等情况的影响,目前我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还很低,还不能满足参保人员较高层次的医疗需求。

二、桥头堡建设情况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有:完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意见》要求:鼓励边境地区富于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开展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加大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力度,十二五期间所有市县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异地持卡就医试点范围。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强人才建设,支持中央国家机关、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选派人才对云南实施人才帮扶;在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时,加大云南人才和智力支持力度等工作。

2、加强制度创新,实现民生保障新突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是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选人用人制度,有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3、强化学习培训,实现自身建设新发展。按照“立足教育、着眼防范、主动监督、关口前移”的要求,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为重点,以学习贯彻杨善洲精神为平台,以深入开民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廉政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廉政党课、示范教育,积极推进机关廉政文化。通过学习和宣传教育,着力转变广大干部职工的作风,以优良的作风促政风带民风。2011年上半年,开展学习杨善洲先事迹专题报告4次,撰写心得体会41篇,案例警示教育2次,学习换届纪律有关规定3次,参加换届纪行规定测试64人,领导干部严守换届纪律承诺7人,开展廉政党课3次,参加庆祝建党90周年党的知识竞赛20人。

4、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积极申报并争取到国家发改委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65.1”工程项目,争取到国家预算内投资313万元,省级配套资金238万元。上半年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是:县级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于2010年6月30日开工,2011年3月完成主体工程,现正在进行装修;澧江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于2010年7月13日开工,现已完主体工程,现正进行在装修;东峨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于2010年11月开工,2011年3月已完工,等待验收;青龙厂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扩建工程于2010年12月开工,2011年4月已完工,等待验收;因远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原定改扩建变更为新建,已完成项目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工作,2011年4月17日动工,现正在进行土建工程。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做好新农保启动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新农保试点方案,指导乡镇做好新农保工作。

2、完成2010年的退伍士兵(退役士官)符合安置人员的双考安置工作。继续完成事业单位招聘招考工作。其中:教育部门招聘29名,卫生部门招聘13名,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部门招聘2名,司法局招聘编外聘用制人员的招考13名。

3、积极争取政府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支持,积极反映存在的问题,及时收储应纳入的被征地农民补助资金。在2011年内使符合纳入参保的人员缴费达50%。并积极争取启动被征地农民的即征即保工作。

4、做好《社会保险法》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宣传工作,举办《社会保险法》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学校培训班。

5、加强社保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加强财务、统计、稽核工作,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6、完善省内异地持卡就医购药联网结算试点工作,宣传《玉溪市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办法》。

7、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处理和来信来访工作,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确保劳动人事争议结案率达到95%。

8、继续做好公务员在线培训指导工作。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元江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元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