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垤乡位于玉溪市东南部,地处元江、石屏、红河三县交界,乡政府驻地距县城58公里,辖7个村(社区)64个自然村97个村民小组,2961户10038人,彝族人口占87%。全乡国土面积329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3.5万亩,耕地面积4.3万亩,主要经济以传统的烤烟、畜牧和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秋冬农业、核桃产业为主。受特殊的喀斯特岩溶地形地貌影响,全乡境内石漠化严重,地表易于渗透不积水,降水偏少,水资源季节性枯竭严重,且水利设施建设滞后,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重,干旱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特别是2009年以来,全乡人畜饮水、农作物灌溉、生态建设等用水形势一直相当严峻,成了全县乃至全市受害最重的灾区,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352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8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一、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1、宣传工作。搞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是执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切实搞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工作,我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板、村民会议等形式进行宣传。坚持生态立乡,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水土保持宣传,营造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使群众生态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2、预防监督,依法管理。一年来,我乡做好全乡范围内的水土保持监督工作,依照自然资源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严禁乱挖乱采,毁林开荒,有效遏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我乡生态环境。
3、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15年度我乡共种植核桃8万株,按每亩12株种植,共完成6600亩种植面积。近年来,我乡投入大量人力、物资,累计完成核桃种植面积3.2万亩。老茶己村委会、它吉克村委会、业白村委会等片区核桃已初具规模,经过发展核桃等经济林果产业,我乡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变。
二、抗旱救灾工作情况
今春以来,特别是“五一”过后长时间的无雨干燥天气,使全乡的旱情呈不断蔓延态势,蓄水量不断下降,造成罗垤、牛多肥、木西格、垤告莫等村组和罗垤小学、老茶几小学供水不正常,群众人畜饮水日益艰难。缺水对烤烟生产影响非常大,全乡烤烟大田移栽因干旱推后,烟株普遍长势不好,而无水浇灌的形势将越来越严峻。长久无有效降雨,全乡气候持续高温干燥,加之前几年森林着火较少,林中杂草树叶堆积增多且干枯严重,全乡以森林防火和林果发展为主的生态建设形势严峻。
面对常年干旱的严峻形势,洼垤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抗旱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始终把抗旱保民生保春耕作为全乡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周密部署,全面动员,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部署,全力开展抗旱保民生保春耕工作,绝对保障人畜饮水安全,积极推进春耕生产和森林防火工作。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一是高度重视抗旱救灾工作。把保障人畜饮水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增强人饮安全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落实抗旱责任,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进行旱情实察,准确把握发展态势。提早部署抗旱,提出一村一策的抗旱应急预案和供用水应急方案,并向各村(社区)适时安排抗旱拉水资金,全面发动干部群众,形成了众志成城抗旱保民生保春耕的良好氛围。
二是全力解决受灾群众困难。加大宣传和引导,因地制宜对坝塘、小水窖等储水设施进行蓄水保水,实施引水、补水抗旱。引导群众抗旱自救,组织发动群众找水、拉水、引水,力求有效、节约、安全抗旱。认真组织抗旱应急拉水,保障水源断流枯竭、旱情特别严重的村组人畜饮水安全。积极争取抗旱资金物资,切实解决好受灾困难群众在饮用水、口粮、抗旱引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三是扎实抓好烤烟生产、森林防火等工作。针对水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种烟积极性,克服干旱带来的各种困难,做好调水和补水工作,着力在抓好烤烟、辣椒为主的大春生产上下功夫,认真落实烤烟种植面积、集中育苗、品种纯度、抗旱移栽保苗等措施,坚定不移地把烤烟生产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千方百计降低群众旱灾损失。不断增强干部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强化巡山护林制,在重点区域和进山路口设置防火检查点,进一步加大巡山、火情监测及纵火惩治力度,做到防火机构配置到位、安排部署到位、检查督促到位、科学防火到位,最大程度减少森林火灾数量和面积。
四是积极争取水利项目。着眼应对干旱缺水的考验,进一步统一思想,积极研究、建立以抗旱水源工程为主的项目库,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倾斜,整合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烟水配套等项目,实施小水窖(水池)、管网、沟渠、水池等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烤烟等农作物生产用水,切实提高对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当前重点申报全乡人饮解困工程项目。
三、防汛安全开展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乡党委政府始终把防汛抗旱工作作为全乡的大事要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前谋划,落实各项防汛岗位责任制及防汛预案,加大库坝的管理力度,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把防汛抗旱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挂钩工作组及各村(社区)和村民小组,逐级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加强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或玩忽职守造成汛期水利安全生产事故的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二是全面排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监督检查,汛期来临前,按照“认真排查,不留死角,确保安全”的原则,乡、村、组三级联运,层层发动,对现有65座小型库坝(其中小(二)型水库6座)的度汛、日常管理责任及安全巡查情况,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及防治情况,在建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情况,校园等工程建设防汛安全情况以及其他农田水利设施进行隐患排查。通过排查,目前全乡未发现存在大的、突出的防汛及地质灾害隐患点。但也有部分水利工程由于设计、建设时间久,日常管理维修跟不上等因素,出现防灾害能力较弱,在雨季持续时间长、雨量比较大的情形下,坝塘畜满水后将面临无法正常排水的情况,直接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较大的安全隐患。(1)海子田水库涵洞漏水,防洪沟出现裂缝,变形,坝身有裂缝;(2)垤告莫坝、罗垤二坝、丫口坝、白祖克坝等部分小坝塘不同程度的出现坝身开裂、沉积淤泥严重,基本失去蓄水功能;(3)部分库坝没有溢洪道,达不到防洪要求,如都堵一、二坝、罗垤一坝、它吉克一坝等;(4)部分库坝坝面及溢洪道不整洁,杂草、树木丛生,影响观测和大坝安全;(5)部分库坝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小坝塘,因点多面广,多数属村民小组管理,人员虽有,但管理不到位。
三是严格值班。进一步加大防汛值班和巡查工作力度,各值班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要确保24小时电话畅通,严格遵守值班制度,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各村的降雨和监测情况进行询问,随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及时报告。
四是科学处置。对汛前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着力采取隐患排除措施。对库坝安全情况、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点进行全面监测预警,如出现拉裂、漏水等灾害险情,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求第一时间报告和应急处理。对汛期水利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及时研究、整改。在坝塘蓄水过程中采取正确措施,科学蓄水和及时排放,减轻坝体的压力,对库水位过高的库坝采取降低水位,病险严重的甚至空库运行,防止冲垮倒塌。对坝身、涵洞有裂缝及漏水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检修维护,坝面不整洁的及时清除杂草杂物,溢洪道不畅通的及时清除杂草及堵塞物,确保工程安全运行,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洼垤乡2015年度水土保持及防汛抗旱工作考评自评分20分(满分20分)。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乡近年来干旱严重,水土保持工作形势严峻。
二是全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仍然底下,主要体现在投入能力不足,水利设施建设较滞后,无骨干大中型水源工程,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满足不了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抗旱救灾任务艰巨。
三是全乡水利工程的防汛除涝能力不高,地质灾害隐患点大都在偏远、落后的山村,平常值班、排查难度较大,隐患点群众防汛意识不足现象严重。
四是由于受资金投入限制,原有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建设标准低、供水时间短、覆盖面小、老化严重、供水质量差等弊端,一旦出现运行安全上的问题,整改和修复难度很大,安全隐患大。
五是受区位、资源、交通以及干部群众争项目意识不强等影响,全乡在各种项目争取上一直处于弱势,一些急需的“五小”水利工程、防汛抗旱资金落地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