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诺乡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2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那诺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全力做好行政执法工作,大力加强法治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开创了那诺乡法治建设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抓好法治政府责任落实 坚决贯彻市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优化工作部署,强化督导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抓实落地;根据领导班子调整情况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为副组长,综治、司法、党政办、派出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为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始终把法治建设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将法治建设纳入乡“十四五”规划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中,把法治建设列入乡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法治思维定期分析形势,研究解决相关问题,有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二)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学法,增强依法行政意识 1.掀起学习热潮,营造学习氛围。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必学内容,列入“万名党员进党校”乡村党员干部培训的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不断让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2022年那诺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通过自学和集中学相结合专题学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2场次,并组织领导干部作了交流发言。 2.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继续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列入年度学习计划。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每年至少2次专题法治讲座,2022年度共举办领导干部专题法治讲座3次;组织全乡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开展民法典讲座1期。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在“万民党员进党校”培训班上讲授民法典专题讲座1场次。二是强化党内法规的学习。带领学习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及杞麓湖污染治理和以封志荣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及其他典型问题,教育引导全乡党员干部严守党纪国法,带头学习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学用党内法规制度常态化。2022年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组织开展党内法规学习8次。 (三)推行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强化公共法律体系建设 1.强化法治思维,严格依法决策。一是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及党委工作规则、党委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末位表态,确保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二是有效发挥法律顾问的积极作用。2022年度那诺乡六个村(社区)均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形成“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挂钩工作组”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筑起集乡村矛盾纠纷化解的坚固防线。 2.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以“八五”普法为契机,“法治”与“自治”相结合开展双语宣传。在浪树村委会率先设立“玉溪农村交通安全广播站”,用本土民族语言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让村民用“听得懂”的语言了解法规知识。另外我们也利用那诺本土歌手哈莫兄弟原创的村民耳熟能详的哈尼歌曲《哈尼劝酒歌》来提升村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结合3.8妇女节、4.15国家安全日、5月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综治平安月、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等各类法治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哈尼苦扎扎、哈尼十月年等节庆活动,普法宣传与文化活结合,不断扩大普法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创新普法宣传活动的形式。结合“法治乡村行”、“法律六进”等活动为契机,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到学校、社区、企业、机关开展法治讲座和法治宣传活动。自2021年来,共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56场次,发放宣传单1.1万余份,发放环保袋3000只,粘贴海报50份,受教育群众达1万余人,配合县融媒体中心拍摄法治文化栏目1期。二是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那诺乡积极围绕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持续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结合基层党建“四级联创”等,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那诺乡者党村委会、那诺社区先后被评为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2年,辖区6个村(社区)已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30名“法律明白人”持证上岗。 3.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打造落实公共法律服务站窗口,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利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一站式”服务。 (四)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四个专项行动”为抓手,铸牢平安建设基础 1.加强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始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重服务便民、强化综合调处,积极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资源,完成“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2022年共召开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议12次,共深入村(社)排查矛盾纠纷42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件,调处率达98%。 2.做好“两类人员”教育帮扶行动。进一步抓牢抓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贯彻落实“四个行动”专项工作,打好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攻坚战。一是开展摸底排查。截至2022年12月在册安置帮教人员共94人,其中:五年内安置帮教有63人,其中三年内安置帮教有31人。在列入重点帮教对象4人,未成年2人,女性3人,涉毒人员1人,生活有困难的2人。共排查全县在册社区矫正对象10人,其中: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3人,严管矫正对象5人(其中:未成年人3人,成年2人)。二是加强教育帮扶。积极参加县司法局组织的心理辅导讲座和县公安局巡特警现场讲解及演练反恐装备;迎接次执法检查,并做好自查和整改问题10余条。召开社区矫正工作分析研判会12期,对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中存在相关问题逐一进行分析。为有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未成年子女协调申请临时救助2000元;为2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协调参与农业种植技术培训1次,视频教学培训新媒体视频剪辑技术培训1次;在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中开展“每日学法”活动,每日抄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交通法》等法律法规。针对刑释解矫人员,及时充实调整县乡两级刑释解矫人员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召开安置帮教工作例会5次,对安置帮教工作中档案管理问题,召集志愿者进行了2次针对性的业务培训。 (五)强化政府的社会监督,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 通过自觉接受社会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来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政府建设更上一层楼,着力抓好政务公开栏建设。及时更新政务公开栏目信息,及时发布政务信息,着力抓好部门办事流程的信息公开,进一步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方便群众来访办事。二是加强执法程序的规范指导,切实改进和加强行政执法。严格执行执法程序制度,根据行政处罚法对执法程序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求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依法对执法程序进行严格而详细的规定,从根本上解决了执法随意性问题。三是强化执法监督。要求各村、社区、下属各站所要把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治作为本部门岗位目标责任治的主要内容,并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在社会监督方面,通过实行政务公开栏、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执法监督员等方式,自觉接受群众的社会监督。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思想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尽管我乡大力推行法治教育,但仍有部分工作人员法治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一定的风险漏洞。 (二)学法用法深度有待提高。部分工作人员学法仅仅停留在了解层面,并不能灵活运用于处理工作,化解群众矛盾。在法治教育中满足于学法,不能很好地在工作中用法,法治学习水平有待提升。 (三)法治宣传形式有待创新。传统的普法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群众需要,总的学法用法创新意识不够强,载体单一、形式老旧、覆盖面狭窄等问题还比较明显。 (四)法治政府建设力度有待加强。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工作布置比较多,抓落实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法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需进一步提升。落实依法行政思想工作有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能力。规范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相关规定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推进法律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管理薄弱环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专项治理活动,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营造出浓厚的人人崇法、人心思法、全民守法的社会氛围。 (二)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推动法治观念形成。严格按照“八五”普法规划的总要求,将全乡“八五”普法工作落地见效。发动全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大力营造全社会的法治氛围,努力提升公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创新宣传载体,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突出典型案例、典型事迹的挖掘和宣传,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和宣传推广,加强法治文化传播,营造法治氛围。 (三)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强化法治思维运用。通过举办法治专题培训班和法治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确保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等基本法治理念,着力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推进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 (四)优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定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法律学习和法律教育培训活动,开展专业培训、专业学习、专业锻炼、专业考核,加快法治人才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过硬、能力过硬、素质过硬的执法工作队伍。 那诺乡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