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解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金建华解读《关于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11-08 09:24:11 点击率: 168 【打印】 【关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一批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市政设施基本完备,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

为实现《意见》提出的目标202286,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省县城常住人口与2020年相比增加150万人左右,25个以上县城将达到高A级景区建设标准,县级财政民生支出占比将保持在75%以上,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将不少于30个。到2035年,全省县城常住人口与2020年相比将力争增加400万人左右。结合云南发展实际,提出统筹推进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建设,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打造一批和谐宜居、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新县城。具体是:

一、在健康县城建设方面,要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完善县城功能定位,转变县城发展方式,让县城更健康、更高效、更可持续地发展和运行。

在县城建设上,要合理确定县城功能定位、规模体量、空间格局、开发强度和远景目标;尊重自然肌理、风貌特色、历史文化和民族特点,留足生态空间和公共空间,高品质保护、塑造和彰显特色。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合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加快烂尾楼清理整治,建立工业用地产出效率激励机制,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探索拆除小区、企事业单位等片区单元间围墙,拓宽公共开敞空间,提升县城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围绕便利居民生活,打造一刻钟步行生活圈,优化社区服务功能,增设便民设施、服务网点。

加快完善县城交通系统、供排水与污水处理系统、通信供电供气供热系统等县城运行体系,实现县城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转;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完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鼓励绿色出行;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稳步提高县城停车位与汽车保有量之比。充分利用县城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庭院等开放空间和绿色屋顶,因地制宜建设渗、滞、蓄、净、用、排海绵城市工程;运用县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构建完整的绿色网络体系,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深化拓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果,持续开展健康教育,改善县城人居环境,提升疾病防控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群众创卫爱卫自觉。因地制宜全面提升抗御、应对重大灾害能力和灾后快速恢复能力,提升耐灾的弹性和安全性;加强灾害事故风险隐患排查评估,提高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预测预警能力;制定完善重大风险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响应机制。

二、在美丽县城建设方面,把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为总指引,将山水融入县城,县城融于自然,让山水美、生态美点缀居民的生活美。

要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升县城空间功能与布局合理性,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老城区要见缝插针微改造,建设街心绿地、绿色游憩空间、慢行系统等公共空间;新城区要严格规划管控天际线、轮廓线、山水线,避免新建建筑对视线通廊形成遮挡。

协调县城景观风貌,使县城建筑错落有致,建设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县城。对具有历史文化记忆的街区、基础较好的街区,进行县城修补和活化利用;老城区不搞大拆大建,重点是完善配套市政公共设施,解决环境品质下降和空间秩序混乱等问题。实施县城街区和道路升级改造,改造提升百货商场、大型卖场、特色商业街,发展新型消费集聚区,为居民骑车散步、逛街购物、餐饮会友、休闲娱乐提供方便,形成综合功能街区。

坚持绿美惠民理念,以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自然融合的居住环境为目标,依托现有自然山水脉络,建设县城与周边山水空间联通的大生态廊道网络。打造一批天然氧吧,让县城再现山清水秀、鸟栖蝉鸣的美好景象;鼓励县城结合本地特色,建设以市花、市树等树种为主体的县城景观路,沉淀县城记忆,留住美丽乡愁;到2025年,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以上,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县城负氧离子浓度水平进一步提高。

同时,还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加强餐饮油烟、扬尘、机动车尾气等大气治理,提升截污治污水平,加强污水再生循环利用,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比重达到65%左右。

鼓励和支持依托现有产业园区率先开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推进绿色物流建设,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稳步实施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到2025年,力争全省县城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施终端用能清洁化替代,加快各用能领域电气化、清洁化、智能化发展,推进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

三、在建设文明县城方面,全面提升县城文化气息和文明素养,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人参与,共建文明和谐新家园。

要深挖历史文化内核,讲好历史故事,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举办好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提升民族节庆活动品牌创新力、影响力、传播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县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引导市民自觉追求和践行守道德、讲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倡导市民遵规则、守民约、改陋习、树新风为导向,制定完善公共行为规范和公约,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此外,还要以清廉务实、公正为民、透明公开为重点,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推动县级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规范政务服务窗口设置、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培训提升窗口服务能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政府效能。大力弘扬社会诚信文化和契约精神,深入开展诚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四、在建设智慧县城方面,围绕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生活更多彩,努力让县城更聪明更智慧,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效、更便捷、更暖心的智慧化生活。

将围绕县城基础设施智慧化,加大双千兆网络建设,提升千兆光纤覆盖率,提高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推广使用全省政务服务平台,提高电子证照使用率和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提升医院智慧服务水平,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确保5G或千兆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鼓励发展城市数字产业,推动就业服务数字赋能,就业信息系统延伸至街道或社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五、在建设幸福县城方面,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高效的县城管理和普惠可及的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县城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更幸福。

将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县城,让进城农民从暂住转为定居,对县城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安居乐业。围绕最美环境和最优服务,厚植营商环境沃土,激发创新动力与发展活力。发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特色民宿、养生养老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城乡居民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性收入。降低购房入市门槛,支持二手房交易,满足刚性住房和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依规优化项目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完善项目配套,提升商品住宅品质,打造高品质居住社区。

总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县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奔向幸福生活的家园。元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也将会进一步扛实责任,主动作为,以城市更新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县城基础设施短板、提质绿地公共空间、推进智慧城管、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强抓城市安全运行,为元江建成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件: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