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情况、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2023年,元江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食品安全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全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手抓“两个责任”落实,一手抓食品安全监管,坚决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 一、总体状况 全县目前获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442户,登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24户、备案食品摊贩272户,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且规模大于100万元的企业共34户,规模以上企业6户。现有23家56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证书;全县1个产品荣获“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2023年上半年未发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平稳向好。 二、食品安全基本状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党政领导责任。一是高位统筹抓部署。县委、县政府抓紧抓实《云南省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对贯彻国家、省、市食品安全工作战略作出安排部署。县政府将食品安全列为重点工作,纳入全县综合考核,权重占比2%,全县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中央、省、市食品安全工作战略部署得到进一步落实。二是健全制度促落实。印发《元江县贯彻落实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任务清单》《元江县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元江县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元江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严格的食品安全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三是完善机构强统筹。及时调整充实食品安全委主任、副主任以及相关成员,并构建“一把手负总责、部门横向联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能力提供了组织保障。四是落实经费作保障。县级财政年初预算安排县市场监管局涉及食品安全工作业务经费60.59万元,安排检测专项资金42.34万元,在县财政资金吃紧的现实条件下,多方协调,迎难而上,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监督抽检、食品质量提升等工作任务,切实保障了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二)多措并举,强化履职监管责任。一是落实责任,健全体系。抓实落细《元江县贯彻落实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任务清单》,逐步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食品监管责任体系。二是结合元江实际成立落实“两个责任”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督促指导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102人,压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在第一阶段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省、市政府食品安全办的工作要求,及时完成全县815名干部包保属地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959户,全力推进“三清单一承诺”的签订和督查督导工作。三是加强检测,防控风险。紧盯农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等食品安全重点问题,加大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四是专项整治,加强治理。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五是加强监管,严格执法。2023年1—6月查办食品行政违法案件28件,罚没款28.6万元。六是加强宣传,推进共治。发布食品安全警示信息3期,联合多家单位开展“3·15”主题宣传活动。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2023年1—6月受理食品安全类投诉举报15件,办结15件,完成率100%。七是结合疫情防控及“管集市”、“净餐馆”专项工作,进一步规范12个集贸交易市场;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食用农产品、保健食品等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明厨亮灶”工作,全县“明厨亮灶”完成率达90.3%。完成“餐饮安心码”云平台“三码合一”600户(应完成1056户)。全县农村集体聚餐登记备案588户。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学校食堂100%施行“六T”实务管理。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党政同责”和“两个责任”的落实力度还不够。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职责不够明确,食品安全办统筹指导及协调沟通作用发挥不充分;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有差距;县级食品抽检、检测、监管经费投入不足。二是食物中毒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存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宣传不到位、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事故报告机制与党委政府突发事件报告机制不统一。没能做到宣传工作乡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宣传引导100%全覆盖。三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隐患突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控难。由于监管力量薄弱,食品源头污染和产地环境污染治理难度较大,乡镇街道及城乡结合部假冒伪劣食品有所反弹。四是社会共治格局尚未健全。行业自律作用尚未有效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作用发挥有限。五是随着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和乡村振兴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村(社区)、组(居民小组)基层公共卫生和自办宴席公房软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问题凸显,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加大。 四、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是全面落实“两个责任”。认真按照《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进一步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二是突出重点加强监管。依托保健品市场专项治理,加强保健食品监管。严厉打击利用保健食品诈骗老人(虚假宣传,夸大功效,把保健食品当药品宣传)和其他假劣食品坑害婴幼儿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持续推进健康县城、“食安心”等工作。四是持续开展餐饮安心码“三码合一”工作,提升餐饮业服务质量水平。五是强化应急救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开展应急救治能力培训,加强应急值守,抓实县疾控中心、13个哨点医院和县、乡食安办两大系统的信息上报,做好救治人员、物资等保障。六是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村民小组要加强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在校学生、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特困供养人员等高风险群体的宣传关照,充分发挥村社区干部、家庭医生的作用,协调开通绿色救治通道,中毒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和妥善处置,确保风险有效化解。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与餐饮监管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