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凉菜、熟食食品安全的风险提示 (2020年第1号) 夏季气温高,细菌滋生繁殖活跃,凉菜、熟食更容易腐败变质,食品安全隐患增加,是食品安全事故易发高发时段。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现发布凉菜、熟食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一、可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细菌及食品:沙门氏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肉、禽、蛋、鱼等;葡萄球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奶类及其制品、糕点、熟肉等;蜡样芽胞杆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剩米饭、米粉、奶、肉、豆制品等;志贺氏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冷荤凉菜等;副溶血性弧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水产品、熟肉、咸菜、禽肉、禽蛋等;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易受污染的食品有熟肉、牛肉、牛奶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水果、饮料等。 二、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1.生熟交叉污染。如熟食品、接触熟食品的容器和手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或接触过生的食品原料的容器等污染。2.食品贮存不当。如熟食品在8℃至 60℃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存放2小时以上,或易腐原料、半成品食品在不适合温度下长时间贮存。3.食品未烧熟煮透。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未达到70℃以上。4.从业人员带菌,操作时通过手部接触等方式污染食品。5.经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三、食品经营者:食品经营者应持有效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摊贩备案卡,并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未取得冷食类和生食类食品制售许可、不具备冷食类和生食类专间的餐饮服务单位,不得制作凉菜和生食海产品等。未取得自制饮品经营许可不得经营自制冰淇淋、鲜榨果蔬汁、现榨谷物类饮料。凉菜、熟食加工制作和储存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禽肉、水产品和蔬菜清洗切配要分开;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存放要分开;生熟食品工用具、容器要分开;凉菜、熟食专间工用具、容器和冰箱要专用。禁止餐饮服务经营者加工、制作、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禁止中小学(含幼托机构)、农村群体性聚餐加工食用凉菜。 四、提醒广大群众:1.选购凉菜、熟食类食品,要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摊贩备案卡的经营单位,勿在无证摊点购买,尽量选择储藏条件较好、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应注意对食品感官性状的检查,防止购买腐败变质的食品。购买预包装食品,除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要查看包装是否完好,不要购买包装破裂、变形的产品。2.网上订餐的,应选择正规专业的外卖平台或者知名品牌餐饮企业的APP订单,不选择“朋友圈”、“微博”、“微店”等未经许可备案的订餐渠道订餐。在订餐平台,可查看餐饮单位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确认经营资质。优先选择风险较低的熟食类食品;选择风险性较高的食品(凉菜、裱花蛋糕、生食水产品等)收货时,查验是否有冷藏措施,如不符合要求拒绝收货。3.购买后要尽快食用,凉菜加工至食用应控制在2小时内,避免交叉污染。4.隔夜、隔餐的,要在10℃以下低温妥善贮存,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再加热,中心温度达70℃以上方可食用。5.未冷藏存放超过2小时的熟食凉菜,不建议食用。6.消费者进食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等症状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予以保存,以备调查原因。7.就餐、购买食品注意索取和保存购物小票、用餐发票等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请及时向商家协商处理,或者拨打经营者所在地的12315电话进行投诉。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5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