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 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定量包装商品已成为 我国商品销售的主要形式,其净含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专项检查情况通报公布的数据,2021年部署天津、河北、黑龙江等9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专项检查,共抽查企业431家,抽查米、面粉、洗发液、化妆品等定量包装商品987批次,净含量标注合格953批次,净含量标注抽样合格率为96.6%,净含量检验合格945批次,净含量检验抽样合格率为95.7%。同时,在2021年度、2022年度的商品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检中,我县有2家生产企业2批次的商品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合格。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部分市面上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可能存在“缺斤短两”的情况。 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定量包装商品的“缺斤短两”,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不仅违法,还有悖商业道德,有违商业诚信。造成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足,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部分企业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管理意识淡薄。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等有关规章规定和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特别是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允许偏差、标注净含量的规定要求等缺乏了解,在灌装包装时造成负偏差。 (二)部分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部分企业计量器具配备不合理,净含量检测仪器精度等级达不到要求。同时,企业计量管理制度不健全,无专门的计量专业人员,生产中忽视计量工作。 (三)液体类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易受包装容器的影响。 吹塑成型的饮料瓶,由于模具的不合格或吹塑时的吹塑机压 力不足等原因,其内容积达不到规定体积。还有的塑料容器耐高温性差,遇到温度较高时被包装物产生热缩,使实际量减少。 (四)部分商家的“侥幸”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往往对需要当场称量物品的计量问题比较重视,但对已包装好的商品(定量包装商品)却忽视了计量问题,大多没有检查它的分量与标注明示的是否相符,给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进一步加强对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上弄虚作假、欺诈消费者的不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以下建议: (一)加大对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管理力度。强化对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监督抽查,对抽查不合格的企业按照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屡查屡犯的要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消除不法商家通过“缺斤短两”谋取非法利润的侥幸心理 。 (二)加强对计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向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从而提高定量包装生产企业的计量法律意识 。 (三)强化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管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提升监管专业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计量技术帮扶,帮助其控制出厂产品的净含量计量合格水平。 (四)畅通投诉渠道。倡导消费者在发现销售不合格定量包装商品时,及时向市场监管等部门投诉举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和特种设备监管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