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环保油(甲醇)”变隐形“杀手”


来源: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3-02-07 09:22:28 点击率: 747 【打印】 【关闭】

警惕环保油(甲醇)变隐形杀手

 

环保油通常指以甲醇液体为主原料,经特殊配方勾兑,且质量标准达不到国家行业燃油标准的一种新型液体燃料,属GB13690类危险化学品,因其具有成本低、火力大等优势,备受餐饮服务行业青睐。但是,部分商家非法生产经营,导致部分环保油流入市场,存在极大公共安全隐患。

一、存在的风险隐患

一是非法生产,安全保障难。部分环保油生产经营者不具备从业资格,生产勾兑直接以人工搅拌而成,产地偏僻且无安全设施设备,极易发生爆燃事故。

二是位置隐蔽,执法监管难。大量无证经营环保油黑窝点”“黑库房位置隐蔽,部分经营者甚至没有固定经营场所,导致易燃易爆环保油在毫无监管的情况流向餐饮、酒店。例如20191129日下午,贵州遵义市汇川区澳门路的一临街门面发生大火造成5人受伤,1人身亡。经查,澳门路这家餐馆负责人为节省成本,私自选择无证经营的生物油作为燃料。当天下午,前来送燃料的高某在加注生物油时,发生泄漏造成火灾。

三是非法使用,危害大众健康。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环保油有的采用化工废液勾兑,内含较多有害杂质。长期使用会危及餐饮工作者和消费者生命健康。同时由于其易燃易挥发,遇到火源会着火回燃,且其颜色浅,泄露之后不易被察觉,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四是燃烧灶具质量难保证。醇基燃料灶具管线、接头等的生产使用应符合标准规范和相关规定,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检测报告及产品说明书等。若经营者采购了无正规生产经营厂家、无产品质量保证、无安全技术说明书等不合格燃烧灶具,或者使用自行改装的燃烧灶具,就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隐患。例如2022928日中午,吉林省一餐厅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因老板进行“气改油”,安排无证人员焊接固定支架,在焊接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燃烧,迅速蔓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五是使用场所存在安全隐患。部分餐饮单位使用塑料桶、改装铁桶等储存醇基燃料,且直接存放在灶具旁边或悬挂在屋檐下,一旦发生燃烧爆炸,直接威胁到厨房周边人身财产安全。例如2018921日,东莞市麻涌镇漳澎村某菜馆发生一起爆炸事故,事故起因系施工人员在对厨房进行整修维护过程中小型环保燃料油容器破裂燃烧,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六是醇基燃料加注不当,易引发事故。采用敞开式,使用非防爆泵、塑料管直接向餐单位储存桶加注醇基燃料,未采取防火、防静电等安全措施,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例如2022719日,四川省康定市某餐馆因操作人员在加注甲醇燃料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外溢引发店内火情。因事发突然,部分顾客受到惊吓在紧急自救逃离过程中有摔伤情况发生。

二、安全生产使用的建议

一是生产企业:应依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且生产的醇基液体燃料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醇基液体燃料》( GB16663-1996) 的相关规定;厂房、作业场所、储存设施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等应当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规范相关要求。向经营企业提供与产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上粘贴或者栓挂化学品安全标签。

二是经营、储存单位:应符合《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技术基本要求》(GB18265)规定,并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向合法的生产经营企业采购具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醇基液体燃料,应当将醇基燃料储存在满足安全条件、具备合法资质的专用仓库内并依法落实危化品道路运输相关管理规定。生产、经营醇基燃料企业应当向使用单位提供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检测报告、产品执行证书和产品说明书并负责安装和技术服务指导。

三是运输企业:要依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等道路运输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按规定取得从业资格证。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在限制通行时段进行配送作业或者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限制通行的区域。

四是使用单位:应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醇基液体燃料,储存设施、管道和灶具,与醇基液体燃料直接接触的设备和部件,不采用可溶于醇基液体燃料的材质;设备设施的安装应当符合防火、防泄漏要求;操作间应当保持通风换气良好,空气不畅或密闭的空间应安装排风装置;储存设施应当设置在远离火源的场所。

三、强化监管的建议

一是压紧压实各方监管责任。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醇基燃料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深入研究醇基燃料安全监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原则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全面落实属地和部门监管责任,严格履行相关职责。

二是全面摸清监管底数。对醇基燃料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等情况组织一次起底式排查摸底,逐一登记建档,准确掌握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单位场所地址、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状况等基础信息,建立基础信息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根据摸排登记情况,组织人员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内所有醇基燃料单位逐一进行核查,建立安全监管台账,明确管理责任,确保全覆盖、无遗漏。

三是全面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相关部门要集中开展专项整治,督促指导所有醇基燃料单位对标开展自查自纠,严查非法违法行为,彻改安全隐患,全力改善提升安全条件。加大执法处罚力度,严厉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醇基燃料和非标醇基燃料的行为,涉及违法犯罪的第一时间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要抓紧抓实宣传教育。相关部门要针对醇基燃料这一新情况,通过微信、广播、报纸、宣传海报等媒体,安全宣传“五进”活动载体,制作发放宣传明白纸,制作播放宣传片、音视频、图文、抖音等作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各相关单位和各类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积极引导餐饮场所企业和个人使用符合安全条件的燃料和燃烧器具。针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运输、储存醇基燃料隐蔽性强的特点,广泛宣传其违法性、危险性和危害性,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有奖举报作用,鼓励广大职工群众举报非法生产、储存、经营、运输醇基燃料和非标醇基燃料行为。强化典型案例宣传,强化警示教育,形成舆论压力,营造严打非法违法行为的社会环境。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和特种设备监管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