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青少年配眼镜应重视验光环节 当下,青少年近视话题颇受社会关注,选择一副合适的眼镜十分重要。但由于正规医院验光贵、配镜可选度不高,大部分人群选择到普通眼镜店配镜。而部分普通眼镜专业验光师资质不够,技术水平有限,店内仪器质量难保证等,导致青少年配眼镜验光度数不准,引发家长担忧。 一是仪器质量难保证。验光配镜要用到综合验光仪(含视力表)、角膜曲率仪、验光镜片箱等计量器具。如果因仪器设备和视力表不符合要求,导致验光时散光度、柱镜轴位及瞳距测量值不准,会直接导致验光不准。国家对眼镜制配场所的相关仪器设备实施强制检定管理:由使用单位登记造册,向当地区县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再向备案的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但部分眼镜制配场所经营者未按规定申请周期检定计量器具,导致验光等计量器具准确度难保证。 二是从业者资质难达标。有些眼镜制配场所经营者单纯注重硬件建设,添置验光设备时只注重采购和使用,忽视设备的维护及内部管理,对验光设备的计量准确和规范化管理不够重视。在日常计量器具监管过程中,发现部分眼镜制配场所教育不足,相关人员计量法律意识薄弱,对计量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技术规程知之甚少,对新购进的综合验光仪、验光镜片箱等计量设备、器具,认为具备了产品出厂合格证的,就不再需要检定和校准,导致计量器具超期使用。 三是计量监管能力难提升。在不断深化行政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各机构人员交叉整合,计量监管人员变动频繁,又缺乏必要的业务能力和技术基础培训,而涉及眼镜店的监管,需要熟悉验光仪、角膜曲率仪、验光镜片箱等计量器具的构造及原理,找准可能存在计量隐患,由于技术含量较高,缺乏专业性的培训便很难存在突破,日常监管中,基层监管人员只能通过定期检验报告、出厂资料等来查看设备是否合格,无法及时发现验光设备准确度存在的偏差,从而导致监管上的乏力。 为不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尤其是保障涉及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相关产品的质量、计量,对优化眼镜店验光设备等计量器具监管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做好计量宣传,增强法制观念。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20计量日为契机,采取多种措施,做好计量宣传与咨询服务活动,普及计量法律法规,强化计量法制观念,普遍提高社会和民众对计量的认知度。 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不断加强计量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针对商品量、医疗卫生、配镜行业等计量监管重点领域,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加大执法培训力度,满足基层监管需要。同时注重加快转变计量监管人员的工作意识,消除单纯以罚代管模式,注重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技术支撑,实现保障有力。计量监管工作主要依托法制手段和技术手段,其中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不可或缺,作为计量行政监管的技术保障机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要结合地区计量发展实际需要,探索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以满足当地量值传递需要,尤其是强制检定器具量值传递的需要。不断提高计量检测硬实力和软实力,加强实验室建设,配备充足检验设备,完善检验检测制度和流程,注重加强计量检验检测人员业务能力和素养,确保检验检测质量。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和特种设备监管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