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轮低速电动车标准落地后 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不用驾照,不需要牌照,样子跟汽车很像,这样的产品很受老年人喜欢,随着老年代步车越来越多的流向市场,其暴露的问题却越发明显起来,尤其是安全问题,为了加速行业规范化,3月23日,工信部发布《低速电动车标准制定会议纪要》,《四轮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条件》标准制定计划也将落地。因此,标准落地后,老年代步车市场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亟待重视。 一、标准落地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老年代步车市场供需不平衡。因为没有标准,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一直受到压制,而且主流的车企都没有参与进来,都是一些小厂,所以导致整个产业水平不高,创新不多。但近年来,因其购置价格低廉、使用成本较低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人群的需求,老年代步车需求量在不断增加。随着行业标准等相关政策的落地,势必会横扫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老年代步车,因为按照目前制定的标准方向来看,老年代步车会向机动车靠拢。按照此标准,市场上大部分老年代步车大都不合格,而符合标准的老年代步车短期内产量势必减少,有可能造成市场供需不平衡。 (二)老年代步车失去价格优势。之所以市场发展迅猛,价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按照新出台的标准进行生产,就意味着在整车工艺上加大资金投入,随之而来的直接影响便是老年代步车成本的提高和价格的上升。有资料显示,目前已有企业开始引进汽车企业的整车外壳,加之自主配置的动力系统,价格已上升至5万元以上,市场认可度与之前的2万元老年代步车产品相差甚远。 (三)保有量高,不合标准存量处理难。有资料显示,2018年全国老年代步车保有量在300万辆左右,且数量还在快速增加。对于消费者而言,不符合标准的老年代步车产品,被禁止上路也只是时间问题,已经购买的用户只能等待是否有相应的过渡政策,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禁止上路或者强制报废。同时,目前老年代步车的回收体系也不完善,尤其是淘汰的电池,无相关处置要求和标准。其中,老年代步车配备的铅酸干电池和锂电池,报废后若处理不当,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路权问题值得深思。反观《低速电动车标准制定会议纪要》中的规定,即允许低速化、微型化的电动车发展,以适应百姓的需求。根据修订内容,未来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座位只能在4位及以下,最高车速40~70km。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老年代步车走机动车道太慢,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效率;而走非机动车道又太快,跟其他非机动车发生碰撞太危险。究竟要让老年代步车走机动车道还是非机动车道,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 关于新标准落地后老年代步车管理难点的部分建议 (一)设置不符合新标准的老年代步车淘汰过渡期。可以借鉴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方法,引导在用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逐步退出,对新标准实施前在用的既不符合旧标准也不符合新标准的老年代步车,设置过渡期,发放临时号牌。未按地方规定领取临时号牌以及过渡期满后仍上路通行的,严格依法处罚。鼓励群众主动置换和报废,当地政府可以综合施策,会同老年代步车生产、销售企业,通过以旧换新、折价回购、发放报废补贴等方式,加快淘汰在用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 (二)强化源头管理,强化联合执法。新标准实施前,工业、商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应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从源头上加强对老年代步车生产、销售和改装的监管。联合组织对辖区内老年代步车生产和销售企业进行摸排和督促,引导其加强自律,新标准实施后不生产、销售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对厂家钻国家法律和政策空子生产的不符合规定的机动车或非机动车要严管重罚,情节严重的勒令其停产关闭,形成高压管理态势,以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造成社会危害。依法取缔无证照、超范围的经营行为,严厉查处擅自销售老年代步车以及非法改装、拼装老年代步车的行为,同时加大对虚假宣传行为的查处力度,及时制止销售商的“诱导消费”行为,防止广大群众上当受骗。 (三)加大新标准宣贯力度。各相关部门应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方位开展四轮低速电动车标准宣贯,让全社会了解新标准,让消费者充分了解购买老年代步车应注意的事项,如老年代步车的属类划分、驾驶老年代步车应该具备的条件等。同时,交警部门要在路检路查中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利用车辆结构耐心向群众解释有关知识,帮助群众分清鱼目混珠的违规代步车,使群众理解和支持管理工作,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四)畅通投诉渠道,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要进一步畅通消费者诉求渠道,确保新标准实施后,消费者购买或发现违标车辆或与认证参数不符车辆的,可以通过投诉举报热线和信息化平台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据相关职能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诉求,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发现有关线索的,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和特种设备监管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