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优化元江营商环境


来源: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0-01-13 08:33:31 点击率: 48 【打印】 【关闭】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优化元江营商环境

 

近年来,元江县市场监管局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推动市场准入便利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不断激发,推动了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191130日,全县实有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2393户,注册资本达816338.96万元,较商事制度改革前有了较大增长。

一、工作成效

(一)市场准入更加宽松。通过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持非禁即入,凡是市场主体基于自愿的投资经营和民商事行为,只要不属于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不损害第三方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不设置审批限制、审批障碍,不以任何形式限制进入。

(二)企业开办更加高效。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压缩开办时限,通过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平台,一次采集市场监管、公安、银行、税务等五个部门所需信息,实现3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开办。

(三)注册登记更加便利。原来申请人需要到窗口现场提交材料并等待工作人员审核,现在可以直接通过网上服务平台进行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申请人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申请办理,实现了零见面、不出户

(四)市场退出更加快捷。实行简易注销改革后,申请简易注销的企业不用到税务机关清税,也不用到登记机关办理清算组成员备案,只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网注销公示45天后,提交申请书、全体投资人承诺书和营业执照正、副本便可进行注销登记,为企业退出市场提供了便利。

二、2019年主要举措

(一)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有效解决起名难问题。2018111日起,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企业名称核准或者总局核准的企业名称以外,企业名称不再实行预先核准,申请人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由申请人自主拟定企业名称,符合企业名称登记有关规则即可自主申报。实现了服务由面对面键对键的转变,申请人随时随地就能办理名称登记。20191-11月,元江县自主申报企业名称210个。

(二)全面实施企业登记实名验证,着力解决被股东被法定代表人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实行企业登记身份信息管理的工作要求,切实保护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遏制冒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办理注册登记违法行为,201941日起,我县同步全省正式启用登记注册身份验证手机APP,联网全国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系统,实行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县市场监管局注册窗口利用在政府网站上发布公告、登记大厅放置宣传牌、发放宣传页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登记注册身份验证” APP,在申请人登记前就告知其要进行实名认证,避免了审核时再提示而给申请人造成的不便。登记注册身份验证” APP的使用,从源头减少了被股东被法定代表人的风险。

(三)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努力降低市场准入成本。201973日,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县公安局、县税务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参加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的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应用视频培训,积极推进 一窗通便民服务举措在我县施行。2019710日,我县与全省同步上线启用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整合了企业设立登记、印章制作、申领发票、社保登记、银行开户等开办企业相关业务,实现登录一个平台、填报一次信息、办结所有事项。通过一窗通服务平台的全面上线,我县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20191-11月,全县共有5户企业通过一窗通服务平台办理开业登记,登记完成时间均在3个工作日内。县市场监管局共核准设立企业及其分支机构254户,其中1个工作日内办结的有229户,当日办结率达90.16%

(四)深化完善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不断提升注册便利化程度。2017101日,我县正式启动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作,实现了企业登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和网上公示,迈出最多跑一次步子。20181220日,与全省同步实现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登记。截至20191130日,办理25户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办理93户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登记。

(五)稳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的突出问题。201811月,元江县证照分离改革正式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文件要求,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县市场监管局对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106项涉企审批事项,依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开展注册受理工作。凡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对涉及后置许可事项、涉及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均告知申请人需要申请审批的经营项目,并签订承诺书,同时通过协同监管平台告知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监督管理的审批和行业主管部门,实现各部门之间依法履职信息的互联互通、联动响应、齐抓共管做积极的宣传和沟通工作。对涉及县市场监管局办理的食品销售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已合并为食品经营许可)以优化准入服务的改革方式,实施优化审批和强化监管措施;对小餐饮、小食杂、食品小作坊的经营许可以审批改为备案的改革方式,实施优化审批和强化监管措施。截至20191130日,累计审批改备案21件,实行告知承诺13件,优化准入服务1011件。

(六)积极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促进新陈代谢,结构优化。2019826日,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工信局、县税务局参加 云南省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应用视频培训会828日,云南省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平台正式上网运行。专区实行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商务、海关等部门注销业务信息共享、同步指引,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另外,我县于201941日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云南)增加企业在线发布备案清算组和债权人公告的功能,取消之前提交清算组备案的材料4份,企业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免费公告。我县推行企业简易注销以来,县市场监管局共核准注销企业及其分支628户,其中简易注销企业及其分支339户,占53.98%。目前还有30户企业正在进行简易注销公告。

三、 存在问题及困难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主管部门精心指导下,县市场监管局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此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自我革命的意识不强。尽管省、市、县印发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文件,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但是我们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力度仍然不够,对主要任务、重点工作认识不清,更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将文件、政策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措施,存在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情况,导致改革措施落地滞后时间进度,群众获得感不强。

(二)窗口服务人员不足,服务质量有待提升。根据注册窗口标准化建设要求,原则上中心城区500户存量市场主体应配置1名窗口登记人员,乡镇300-500户存量市场主体应配置1名窗口登记人员,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注册登记。但是,目前县市场监管局窗口工作人员数量6人,市场主体数量12393户,严重不匹配,窗口在岗率低,办事群众有意见。特别是基层管理所,由于人员太少,大量注册档案不能及时整理归档,不利于注册登记工作开展。此外,有些窗口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存在接待群众不主动热情、接待顾客做不到笑脸相迎、言语生硬、对群众解答问题不能耐心细致等现象。

(三)改革政策信息宣传不深不实、不透明。对中央省市改革的政策措施学习不主动,宣传解读不深不实、不明不透,群众知晓面不广。特别在全程电子化和一窗通服务平台的宣传上,宣传方式单一(主要以窗口宣传为主),宣传效果不佳,大部分企业和群众不愿在网上办理注册登记,导致网上办照率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四、意见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一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竞争力、抓生产力,就是抓政治生态、抓发展环境的思想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二是对照中央及省、市和县的改革要求,保持改革定力,把准改革方向,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打折扣。三是根据工作要求及时组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成果形式,将任务逐项分解到位、落实到人,确保各项改革措施有序推进。

(二)加强窗口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市场监管部门是改善营商环境的一线阵地,也是服务经济的前沿窗口,县委、县政府应高度重视,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同时,县市场监管局要进一步加大对涉企服务一线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帮助一线人员全面掌握新流程、新方法,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要加强现场辅导、帮办,引导申请人更多通过线上办理业务。综合服务窗口要加强业务建设,提供精准咨询服务,切实提高窗口服务质量。

(三)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微博、微信等多种载体,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改革政策进行全面宣传,让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充分了解改革政策,形成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