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见成效


来源: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19-03-21 10:10:23 点击率: 6 【打印】 【关闭】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见成效

 

为全面打击农村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根据《关于印发玉溪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玉溪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及要求,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措施及工作成效

1.提高政治站位,落实整治责任。制定《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成立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有关职能股、各市场监管所所长为成员的领导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食品流通股,由股长兼任联络员,负责收集、整理、汇总上报整治工作相关材料。做到责任措施到位,确保我县专项整治动取得实效。

2.以创卫为契机,深化开展整治工作。深入县城及城郊结合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制定《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县城(食品安全)创建达标计划》,抽调各管理所、各股室人员共63名,设以局长、副局长任组长的五大组,以各所(队)长为组长的10个网格组,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食品安全创建达标工作,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制度建设管理、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追溯、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意识提升,深入农村开展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

3.强化督查检查,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及要求,以县农业、市场监管、工信部门分管领导任组长,分三个督查组,组织农业、市场监管、工信、供销、公安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各乡镇(街道)的整治工作情况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抽查的方式进行督查,落实乡镇(街道)的整治主体责任。春节期间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带队检查食品安全和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充分肯定了整治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整治方向。

4.强化食品流通监管深入乡村、街道、农村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农村食品店、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店、城乡接合部,对食品经营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重点检查经营资质情况和进货查验义务履行情况,加大对日常消费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饮料、食用油、肉及肉制品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销售标签标识不符合标准的食品、三无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来源不明的食品,以及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线索,依法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从严从快查处。

5.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对农村地区开展针对性的监督抽检,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为重点,加大小作坊、小商店、小餐馆、农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重点场所的抽检频次,及时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抽检了大米、食用油、糖果、饮料等9个批次的预包装食品,9个批次全部合格。如发现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严格核查处置。

6.强化宣传培训工作,提高消费经营者法律意识。强化对农村食品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经营者从合法合规渠道进货,严格落实食品进销货把关的责任和义务。组织开展宣传活动11次,发放宣传单2756份,制作一条宣传标语在农贸市场和经营户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组织开展食品生产经营者培训1次,培训456人次。通过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升了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7.充分发挥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信息员作用。县市场监管局各管理所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协管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培训协管员46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的能力和水平,为专项整治工作向村组延伸夯实了基础。

8.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执法权威。我县共有食品流通经营户1588户(其中批发单位14批发兼零售294零售单位1280户),小摊贩108户,集贸市场11个。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治理以来县市场监管局共出动执法人员659人次,执法车辆187/次,共检查农贸市场33个次,食品经营单位2526户次检查结果:查获收缴三无冰冻鸡脚13000公斤,标值465400元,己作无害化销毁处理;当场处罚27户,没收过期食品329件,重35.6公斤,标值1226.4元,罚没金额4370元;立案查处11件,扣押过期食品125件,重38.932公斤,标值865.2元,8件已结案,没收违法所得12元,罚款26000元;3件正在查处中。扣押食品标签不符合要求的冰冻烧烤肉串10袋,扣押超过保质期的食品16袋,标值495元,正在立案查处。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食品经营主体数量庞大、经营分散,一些食品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诚信体系和行业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经营不规范,存在食品安全潜在隐患。二是监管对象点多面广线长,监管人员相对不足,有5个管理所每个所仅有2名执法人员,检查宣传不够到位;有的农贸市场、超市、经营店、生鲜店等经营意识差,少数经营者未执行建立索证索票登记台账。三是逢街天及节庆活动流动摊贩贩卖价格低廉伪劣食品充斥农村市场,监管难度大。四是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还需要加强,部门间相互交流沟通机制仍需健全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消费者和食品经营的法律意识,督促引导食品经营严格自律,规范经营行为。

    二是进一步建立食品市场诚信档案,通过建立诚信档案,把好市场销售关,防范和制止假劣食品流通,扶持质量好、信誉高的食品进入市场销售并扩大规模

三是充分发挥县乡镇(街道)食安办综合协调作用,健全完善社区、村委会、村组协管员及信息员的伪劣食品信息报送制,使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群防群治

四是县市场监管局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检查继续纳入到日常监管中,加大检查力度加强食品抽检,强化行政执法,维护好我县农村正常的食品市场秩序。

五是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形成执法合力。积极主动配合农业、工信、供销、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工作,坚决杜绝假冒伪劣食品流向农村,确保农村食品市场的繁荣与稳定,为实现农村全面脱贫,助推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