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9月元江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0-10-29 09:12:45 点击率: 14 【打印】 【关闭】
2010年1-9月元江县工业经济  
运行情况  
 
2010年第三季度,我县工业经济运行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客服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及后金融危机时代市场低迷的不利局面,持续了前两季度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我县工业总量小,工业经济增长乏力等特点。  
一、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的情况  
1―9月,我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31312万元,同比增长28.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6128.62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3.21%,同比增长33.53%,实现工业增加值31104.1万元,同比增长12.7%(可比价),其他三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考核指标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分别实现97191.6万元、4177.3万元和11675.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6.5%、775.3%和948.3%。同今年相比,前三季度,我县工业企业分季度运行情况如下表所示:  
 
元江县工业经济2010年分季度运行情况表  
指标  
时间 全县工业总产值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标  
增加值 销售收入 利润 利税  
一季度 60142 15381 27831 652.7 2680.4  
二季度 31693 7341 38422.2 2664 5620  
环比增减 -47.30% -52.27% 38.06% 308.15% 109.67%  
三季度 39477 8382 30938.4 860.3 3375.3  
环比增减 9.07% 14.18% -19.48% -67.71% -39.94%  
 
二、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工业经济向好、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同比上升,工业总值增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增加,企业效益好转,利润、利税增幅大。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县主要工业产品镍、白糖、铜、铁合金、水泥等价格均逐步回暖,虽然在5月份部分产品价格受欧债危机及新房产政策的影响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和去年同期比,仍呈上升趋势。截至9月底,我县主要工业产品价格白糖为5800元/吨,电镍为171000元/吨,铜为58000元/吨,铁合金为7100元/吨, 425号水泥435元/吨,不仅和去年比增幅明显,就是和上个月比也有了较大提高。1―9月,全县1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0户实现盈利,同比增4户。 产品价格回升、效益好转,增强了企业生产的信心,给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二)工业发展不稳定,增长乏力。今年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虽然较去年同期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去年工业经济发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是近几年来最为糟糕的一年,所以今年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去年的基数很低;另一方面 我县今年以来的工业经济受旱灾及后金融危机时代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并不平稳,如下图所示:  
2010年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县今年一季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最好,主要原因是由于一季度是我县支柱产业蔗糖业的榨季, 加上当时占我县工业主导地位的金属产品价格一直在上升,市场向好,增强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从5月份开始,受欧债危机及新房产政策的影响,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开始逐步减缓,使得二季度单季全县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只有第一季度的63.17%和47.73%;三季度,随着欧债危机及新房产政策的影响逐步削弱,市场逐步回暖,工业经济实现了稳中有升:三季度单季全县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第二季度分别增长24.56%和14.18%,但和第一季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反映出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增长乏力,对传统的蔗糖产业依赖大的特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工业建设项目加快。1-9月,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53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7%,不含电力的工业投资完成26434万元,完成市级目标2.1亿元的125.9%。共有工业项目22个,其中,续建项目8个(已竣工1个),完成投资13464万元;新建项目12个,完成投资15934.42万元;前期项目2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平稳增长。  
(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有序推进。认真贯彻全市工业经济暨节能降耗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企业节能行动,组织元江县栋梁水泥公司、元江县永发水泥有限公司按期淘汰水泥立窑3座,产能44.5万吨,目前,3座立窑已于9月29日按规定停产。组织云锡元江镍业有限公司、元江县康达铁合金有限公司开展清洁生产,组织元江县镍业有限公司、开展节能审计。同时,对新上项目,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节能评估,合格后才准予备案。1-9月,1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3.25吨标煤,按去年价折成现价同比增3.01%,节能形势依然严峻。  
(五)非公经济与乡镇企业平稳较快发展。1-9月,非公经济上交税金5804万元,同比增长55.4%,工商登记从业人员24659人,同比增长28.9%;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45757万元,同比下降3.6%,工业增加值25073万元,同比增长12.7%, 上交税金3533万元,同比下降20%。  
三、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随着矿冶、水泥、制糖等行业产品价格的强势增长,我县工业经济运行要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但由于受旱灾、欧债、新房产政策等因素影响,加上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小等因素的限制,我县今年各项指标的完成形势依旧严峻:1-9月份,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1312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8.88%,欠进度16.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104万元,完成目标4亿元77.76%,超进度2.76个百分点;其他指标: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为97191.6万元、4177.3万元和11675.7万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64.8%、41.8%和58.4%,分别欠进度10.2、33.2和16.6个百分点;非电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434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5.9%;1―9月非公经济分别完成上缴税金和工商登记从业人员5804万元和2465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7.5%和112.1%。节能降耗指标方面,1―9月规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3.25吨标煤,按今年现价比增3.01%,随着9月份高耗能水泥行业44.5万吨水泥产能的淘汰,预计年内能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1%的指标。  
四、行业分析  
 
 
 
 
 
 
元江县2010年1-9月工业行业产值分布情况图  
 
矿业:产品价格动中有升,产品产量、产值增加,行业扭亏增盈。今年以来,我县主要矿业产品镍、铜、铁合金等价格虽然出现了较大波动,但总体仍呈上升趋势,截至9月底,镍、铜、铁合金的价格分别达到171000元/吨、58000元/吨和7100元/吨,产品价格的上涨,提高了矿业企业生产的信心,1-9月生产镍、铜精矿、铁合金分别为1026.37吨、1701吨、17356吨,同比增115.62%、14.09 %、71.6%,我县规模以上矿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373.75万元,同比增长6.56%,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约26%;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9855.92万元、销售收入46050.2万元、利润1917.5万元、利税5308.74万元,同比分增93.9% 183.86%、328.12%和2426.41%。目前,我县矿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受电力、天气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企业不能正常开工。  
制糖业:价增量减,企业减亏明显。和矿业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波动的情况相比,我县白糖价格今年以来基本呈稳中有升的趋势,特别是在9月份,随着中秋佳节的来临,白糖价格更是达到了5800元/吨的新高。其走势情况如下图所示:  
 
 
 
 
 
元江县2010年1――9月白糖价格走势图  
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保证了我县制糖企业的盈利空间,为明年甘蔗生产抗旱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1-9月销售白糖27300吨,占今年白糖产量53268吨的51.25%;实现销售收入13279.9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353.74万元、利润-25.8万元、利税1407.1万元,同比分别增-46.75%、0.7%、-1190%和-5.76%。另一方面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严重的干旱,导致糖料甘蔗产量大幅减产,2009/2010榨季入榨甘蔗43.6万吨,仅占我县制糖企业金珂公司产能120万吨的36.33%,比上年的66万吨减产22.4万吨,减产33.94%,生产白糖53268吨,同比减37.59%,酒精2558.93吨,同比减37.91%;  
水泥业:价增量减,行业利润空间大,发展后劲强。上半年,我县水泥行业得益于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产销两旺的局面:水泥价格在高位运行的同时,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干旱限电影响,造成了企业生产不能正常运行。1-9月生产水泥671292吨,同比下降5.21%,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4672.75万元、销售收入15496.3万元、利润46.9万元、利税98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74%、25.95%、-51.75%、17.8%。从未来趋势看:一方面年内要淘汰立窑水泥产能44.5万吨,近期对我县水泥行业影响将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我县正在建设的一条年产75万吨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在年底即将完工,另一条正在申报,建材工业发展潜力大。  
水电业:发电量减少,购销电量增加,价格增幅大,企业经济向好。今年以来,由于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导致河水流量减少,1-9月,全县发电19750.88万千瓦时,同比下降37.8%,旱灾导致我县发电企业今年上半年损失产值近2000万。在电力供应方面,由于经济好转,电力需求增大,1―9月我县共供电3299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54%。在效益方面,经去年5月和今年3月两次提价,企业盈利能力增强。1―9月,我县供电有限公司实现工业增加值6759.09万元、销售收入11843.5万元、利润640万元、利税1945.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46%、27.46%、82.8%、1.29%。  
特色生物加工产业:产品产值产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今年上半年,在遭受了旱灾,县内芦荟产量大幅减产,外购原料比例加大的不利条件下,我县芦荟产品加工企业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加强管理,在深加工、精加工上下功夫,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减少原料消耗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月,收购芦荟原料10092吨,在同比减少43.37%的情况下,实现工业增加值2246.68万元、销售收入4900万元、利润1723.8万元、利税1934.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58%、13.83 %、108.92 %、81.99%。  
五、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县工业经济存在着“基础弱,总量小,结构单,发展慢”的突出问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少、发展慢。今年以来,我县工业经济虽然较去年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受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缓慢,加之前期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制约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今年前期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造成大范围的缺水、缺电,严重制约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全县现有电站25座,装机8.96万KW。今年前期,由于受严重干旱影响,上半年全县水电企业因缺水发电量仅有10556.83万度,同比去年17913.62万度减少7356.79万度,减少41.07%,因缺水发电企业直接损失产值近2000万元;二是由于干旱限电,影响我县工业企业特别是高耗电企业正常运转。受干旱天气的影响,我县自2009年12月底开始,对水泥、铁合金、铸件等行业企业实行限电。其中,康达铁合金公司因限电于2009年12月25日开始停产半停产,到2月25日完全停产,洼垤铁合金公司因限电于2010年1月30日开始停产半停产,到3月5日完全停产,以上两户企业直到5月才恢复正常生产。对永发、阿�、栋梁3户水泥生产企业,从2009年12月25日起,实行阶段性限电,导致企业不能正常运转。上半年限电导致企业停产半停产造成的工业产值损失1亿多元;三是干旱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原料供应减少,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制糖业 金珂集团糖业公司2009/2010榨季甘蔗产量43.6万吨,比上一榨季减少22.4万吨,同比减少33.9%,造成白糖减产近3万吨,酒精减产1500吨,预计产值减收1.4亿元;芦荟加工业 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6000余亩芦荟基地也由于干旱缺水无法灌溉,造成汁少皮厚,芦荟品质降低、产量减少,预计产值减收0.2亿元。上半年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因旱灾损失产值1.6亿多元。  
(二)企业受电力、天气及其他各种因素干扰,导致企业不能正常运行。以我县主要工业产品镍、铜精矿、铜、铁合金及水泥的生产情况为例,其3―9月份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  
元江县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分月产量表  
单位:吨  
产品名  
时间(月) 镍 铜精矿 铜 铁合金 水泥  
3 98.5 169 55 681 96352  
4 120.5 153 21 799 65919  
5 113.1 165 0 1784 76558  
6 120.3 151 35 2394 62063  
7 94.3 161 18 2927 68397  
8 116 174 58 2914 72059  
9 121.9 166 34 2886 72524  
由上表可知,我县主要几种工业产品最高月产量分别为镍121.9吨、铜精矿174吨、铜58吨、铁合金2927吨、水泥96352吨,按此生产速度计算,我县1―9月应生产镍1097.1吨、铜精矿1566吨、铜522吨、铁合金26343吨、水泥867168吨,而实际情况是,1―9月份我县这几种产品产量只有镍1026.4吨、铜精矿1432吨、铜307吨、铁合金17356吨、水泥671292吨,分别只有理论值的93.56%、91.44%,58.81%、65.88%和77.41%,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工业企业尤其是矿治业的影响依然严重。一是镍金属价格继续低位运行,镍金属价格自金融危机以来由最高每吨价43万元跌至7.8万元,目前也只是17万元左右,元江镍业公司虽然已经于2009年5月底恢复生产,但目前仍处于保本维利经营状况;二是锰铁合金价格由最高每吨价1.2万元跌至0.5万元,目前也只是0.71万元左右且极不稳定。低迷的市场导致我县三户铁合金生产企业有两户处于亏损状态。  
(四)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我县工业铁合金、水泥等高耗能企业偏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今年我县要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3万吨,结构调整减产1.2亿元。  
(五)产业政策、准入条件、节能减排和项目评审(水保、地灾、环评、安全)力度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影响项目推进。  
(六)工业发展与原料供应不配套,企业产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随着企业技改扩建,产能得到提高,但由于受地缘、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县金珂公司、万绿公司、瑞江木业公司、竹木胶合板厂等企业原料供应渠道少、供应量严重不足,企业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七)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一方面银行非常希望放贷,另一方面企业非常需要贷款,但由于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等问题,难以获得银行信用等级评定,造成项目落地手续繁杂,周期长,影响项目进度,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滞后,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水电路不配套,无土地储备,项目引进、推进难。  
六、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  
(一)加快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发展。一是配合云锡元江镍业公司加快镍矿开发进程,全力推进投资9972万元、3000吨镍铁合金/年生产线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实现工业产值3亿元;二是支持铜矿产业加大技改扩建,加快生产,实现电解铜550吨、铜精矿2200吨,实现铜矿产值1.1亿元;三是加快推进铁合金产业,协调企业解决用电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实现铁合金产品5.85万吨、产值3.16亿元;四是完成110千伏甘庄变至武洒变输电级路工程建设,全力抓好110千伏武洒和安定变电站增容扩建,全面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实现电力产值1.8亿元;五是加快推进永发75万吨/年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建设,淘汰污染严重、能耗高、质量低的立窑生产工艺,积极争取栋梁公司水泥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核准,争取年内生产水泥11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亿元;六是全面恢复纤维板生产,帮助瑞江木业公司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年内生产纤维板4万立方米,实现工业产值0.45亿元;七是加快制糖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产业水平,促进蔗渣、废渣等副产品综合利用,年内生产白糖5万吨,实现工业产值2.7亿元;推进芦荟、茉莉花加工及热带民特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鼓励万绿集团完成芦荟果酱等4条生产线技改扩建,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力争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九是支持罗丰公司,加快推进咪哩镍矿建设项目,力争年内启动建设;十是全力配合昆勘院推进桥头电站建设,全面进入工程实质性施工阶段,加快罗垤电站各项前期工作,全面协调、推进全县电站建设;十一完成红塔集团烟叶自然醇化仓储库项目建设。  
(二)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根据元江镍产业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发展资金,加快推进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年内计划收储土地210亩、建设园区道路4.7公里、建设园区供水管网6.7公里、完成武洒110kv输变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一步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吸引大项目、好项目入园建设,集聚产业发展。着力建设以甘庄为中心覆盖青龙厂和甘坝的甘庄青龙厂循环经济工业片区,充分利用镍、铜、铁、蛇纹石等矿产资源优势,规划发展镍合金及精深加工、蛇纹石的开发和工业硫酸、水泥、石材、化工、冶金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安定矿冶工业片区,大力发展镍矿、蛇纹石等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及初、精、深加工工业;不断提升江东热区特色生物资源加工片区,充分利用元江热区特色生物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芦荟系列产品、蔗糖系列产品、茉莉花茶、热带水果系列产品等特色生物资源研发和加工产业集群。  
(三)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企业协调服务。一是做好工业经济及乡镇企业、非公经济运行监测。重点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要生产要素和受市场供求关系波动大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运行监控,切实做好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报告。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与问题,确保工业经济正常有序运行;二是认真搞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加强煤电油运协调,强化电力调度,保障电力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用电需求;三是对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协调。对已建成投产项目,确保其达产达效;对在建项目,全方位扶持,确保进度;对前期项目,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四是加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协调服务。尽力争取中央、省市出台的重点产业发展、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增值税转型改革等一系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优势企业开足马力组织生产,对重点企业,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重点帮扶。  
(四)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运行情况和主要工业产品价格的监测力度,实时分析研究经济运行动态,提高运行调节能力,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确保我县工业经济正常有序运行。  
(五)强化措施,做好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化学需氧量(COD)控制在1564.70吨内,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在852.00吨内,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强节能减排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年内淘汰落后产能(水泥熟料)41万吨,GDP能耗下降1%以内,完成能源审计1户,审核验收清洁生产企业2户;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主体责任,严格监督,加大宣传,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抓紧、抓细、抓好、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生产清洁、安全无事、环保无案”来确保工业经济增长。  
(六)努力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实施产业扶持力度,制定政策,细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现有企业的原料供应,确保企业产能得到充分发挥。  
(七)逐步建立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按照民有民营,市场运作的原则,支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支持融资担保或信用协会,解决好银行贷款难、企业难贷款的问题。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元江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元江县经济委员会 发布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