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元江县经委工作总结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0-10-13 13:08:21 点击率: 6 【打印】 【关闭】
2010年上半年元江县经委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元江县经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省、市工业经济相关会议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经济运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行业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现结合工作实际,对上半年工作作简要总结,并提出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 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6月,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91835万元,同比增长30.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2.3亿元的4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678.08万元,同比增长37.3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2722万元,同比增长12.7%,完成市政府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56.8%;实现销售收入66253.2万元,增长94.9%,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4.2%;利税总额8300.4元,增长930.8%,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1.5%,利润3317万元,同比增长213.1%,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3.2%;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406万元,增长11.7%,其中,非电力投资12381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9%。  
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的特点:今年上半年,我县工业经济向好,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同比上升,全县工业总产值增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增加,企业效益好转,利润、利税增幅大。我县主要工业产品镍、白糖、铜、铁合金、水泥等价格均逐步回暖,虽然在5月份部分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和去年同期比,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截至6月底,我县主要工业产品价格白糖为5000元/吨,同比去年增长38.89%;电镍为160000元/吨,同比增长69.49%;铜为54100元/吨,同比增长19.43%;铁合金为7000元/吨,同比去年增长16.67%;水泥400元/吨,同比去年增长100%。全县工业总产值增30.6%,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37.37%;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分别增12.7%(可比价)、94.86%;利润和利税分别增213.14%、930.85%。1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0户实现盈利,同比增4户,盈利总额4063.1万元,同比增长251.14%;亏损企业8户,同比减3户,亏损总额746.06万元,同比下降81.75%。 产品价格回升、效益好转,增强了企业生产的信心,给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按照目前工业经济运行态势,下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四大考核指标均能完成目标任务。同时也要看到工业发展不稳,与一季度相比工业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减少。由于一季度是蔗糖业的榨季,加上受5月份部分产品价格有较大幅度回落的影响,我县二季度单季实现工业总产值31693万元,环比一季度60142万元减少28449万元,减少47.30%,规模以上工业企实现工业增加值7341万元,环比一季度15381万元减少8040万元,减少52.27%。  
二、主要工作  
(一)早谋划、早部署当年的工业经济发展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工业经济会议精神,抓好企业生产经营调研,安排部署好全年工作,结合工作实际,起草了《2010年元江县工业经济发展意见》,在总结2009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2010年工作任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县政府以元政发(2010)83号文件《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元江县工业经济发展工作的意见》下发各乡镇、部门,要求抓好落实,确保责任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狠抓重点工业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工作,促进项目顺利推进  
一是积极支持镍业公司加快技术创新,完善生产工艺,做好相关配套项目建设,通过积极协调,云锡元江镍业公司3000吨镍铁合金项目一期工程于今年3月开工,目前项目均已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完成土建施工、设备安装,预计在7月27日完成一期项目的建设并组织实施点火预热。  
二是认真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桥头、都贵电站、永发年产75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万绿集团技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5.98亿元的桥头电站已通过国家预可研报告审查,目前正在进行可研究阶段的专题报告审查及项目核准工作;帮助永发水泥厂做好年产75万吨新型旋窑水泥生产线技改扩项目建设工作,该项目于2009年7月由云南省工业信息化委员会核准,总投资1.8亿元,2009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土建已全面开工,预计2011年2月投产;都贵电站已由玉溪市发改委核准批复,土地由省国土资源厅批准调规,环评由省环保厅审核批复,目前正在开挖厂房基础及引水渠道,预计2010年12月竣工投产;万绿集团技改扩建项目,总投资4950万元,目前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玉溪环境保护局的批复,其中,芦荟果酱生产线已投入试生产,其它三条生产线(芦荟膜分离浓缩液生产线、低温真空蒸发浓缩生产线、芦荟喷雾干燥粉生产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今年8月投产;咪哩电站,总投资1100万元,于2009年7月开工,预计2010年12月竣工投产。  
三是积极做好达亚公司铜矿资源整合工作。目前已完成大明槽铜矿、云南工程塑料公司元江电解铜矿的整合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1500吨选厂。  
四是做好罗垤电站、栋梁公司年产75万吨新型干法生产线、蛇纹石开发项目、咪哩镍矿、110KV安定变输变电站以及红侨变电站、1500吨铜矿选厂以及年产铁精粉12万吨选厂等8个重点工业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早日启动项目工程建设。  
(三)做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为合理布局工业发展空间,构筑工业发展平台,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集中力量指导和督促元江镍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委托相关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建设总规,园区项目可研、总规编制已通过市级评审,规划建设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园区入驻企业22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户。今年上半年,园区内的云锡元江水库、南安公路、江东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区主干道路面改造、南那输电线工程以及220KV元江变、110KV茶山变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23509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园区的投资环境。目前正委托中介机构编制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四)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一是帮助云锡元江镍业公司、永发水泥厂等企业解决土地、林地纠纷4件次,化解村企矛盾,解除企业生产经营后顾之忧。  
二是积极帮助解决云锡元江镍业公司、天力铜矿、达亚公司等企业与周边村民的各种纠纷。上半年帮助兑现了与元江镍业公司相临的大、小半碧村委会新农村建设费用50万元,促进村企和谐发展;帮助解决达亚公司与它克村委会的补助,确保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  
三是帮助企业申报核准立项。为使栋梁公司技改项目尽快通过省级申报核准,2010年上半年前后8次与政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到省工信委协调,目前项目核准工作已得到省工信委相关领导的具体承诺。  
四是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资金。2009年为企业争取到各类扶持资金11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共向省级申报重点工业项目8个,向市级申报重点工业项目12个,积极争取省市发展工业经济扶持资金。  
五是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其它问题。上半年,面对严重旱情,努力协调解决缺水的万绿集团、阶段限电停产的康达铁合金厂、新丰铁合金公司、栋梁公司、永发水泥公司等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保障职工的工作、工资,使企业很快走出了困境。  
(五)做好经济运行分析,为领导提供决策  
一是加强了对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坚持经济运行分析会商制度,定期召集相关科室负责人对经济运行情况集中研究分析,及时把握当前经济运行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并针对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重点强化工业企业动态监测体系建设以及工业品价格动态监测,在去年对16家骨干工业企业实施动态监测的基础上,把监测范围扩大到25户重点工业企业。  
二是加强经济运行的要素调控。对全县工业企业煤、电、油、运供需、供水以及工业品价格随时跟踪、监测、分析,对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实行短信周报,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由于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今年上半年全县水电企业因缺水发电量仅10556.83万度,同比减少41.07%。但通过各方努力,向省争取指标,元江县供电公司累计售电量14634万度,增长1.73%,对我县电力紧张的情况起到明显缓解作用。从2010年度1.5亿千瓦时留成电量中,分别给予县招商引资、对元江经济发展带动大的工业企业上年度用电量一定比例的供电优惠,最高达60%,优惠电价按玉发改价格(2010)37号文件的目录电价中留成电量电价执行,确保了县内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生产建设。  
  (六)加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乡镇企业发展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省委5号文件和国发[2005]3号文件精神,推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年初,制定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目标,明确了今年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思路,并提出了具体发展的目标任务及措施,继续完善了非公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以及招商引资登记报告制度,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上报了厦门APEC参展企业1户、省级成长型企业3户、市级成长型企业4户;  
三是上报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扶持金企业各1户,积极争取市级企业扶持资金。  
(七)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一是围绕我县2010年节能单位GDP能耗下降1%的目标任务,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健全污染企业和污染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列入计划的淘汰落后项目,积极帮助争取国家、省、市资金补偿。  
二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力争规模以上15户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并逐年下降。  
三是扩大技改力度,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做好列入落后产能(元江县栋梁水泥公司1座立窑,产能 10万吨,元江县永发水泥有限公司2座立窑,产能23万吨,元江县阿�水泥有限公司1座立窑,产能8万吨)的企业按时淘汰,同时积极争取阿�水泥有限公司的1座立窑缓期淘汰、并得到省工信委的认可,积极争取淘汰产能中央奖励资金。  
四是做好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能源审计评审工作。2010年,我县需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户、能源审计1户,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按时间进度有序推进。  
五是积极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灯。2010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灯3.5万只,目前已登记50个单位2.8万只,2010年能完成目标任务。  
(八)认真抓好日常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经委系统的各项培训工作,1-6月,组织开展了企业职工业务技能培训、国家职业经理人、公务员“五五”普法培训各1期、135人次。  
二是按照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了县政府交办的人大、政协提案、议案答复4件,面商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  
三是组织申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8户,申报廉租房一批85户;  
四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规定”,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对煤矿企业、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落实责任,加大隐患整改力度,1-6月,共查出各类安全隐患32条,整改32条,投入整改资金53万元,消除了事故隐患,确保了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生产安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工业经济存在着“基础弱,总量小,结构单,发展慢”的突出问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少、发展慢。今年以来,我县工业经济虽然较去年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受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缓慢,加之前期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制约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今年前期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造成大范围的缺水、缺电,严重制约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全县现有电站25座,装机8.96万KW。今年前期,由于受严重干旱影响,上半年全县水电企业因缺水发电量仅有10556.83万度,同比去年17913.62万度减少7356.79万度,减少41.07%,因缺水发电企业直接损失产值近2000万元;二是由于干旱限电,影响我县工业企业特别是高耗电企业正常运转。受干旱天气的影响,我县自2009年12月底开始,对水泥、铁合金、铸件等行业企业实行限电。其中,康达铁合金公司因限电于2009年12月25日开始停产半停产,到2月25日完全停产,洼垤铁合金公司因限电于2010年1月30日开始停产半停产,到3月5日完全停产,以上两户企业直到5月才恢复正常生产。对永发、阿�、栋梁3户水泥生产企业,从2009年12月25日起,实行阶段性限电,导致企业不能正常运转。上半年限电导致企业停产半停产造成的工业产值损失1亿多元;三是干旱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原料供应减少,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制糖业 金珂集团糖业公司2009/2010榨季甘蔗产量43.6万吨,比上一榨季减少22.4万吨,同比减少33.9%,造成白糖减产近3万吨,酒精减产1500吨,预计产值减收1.4亿元;芦荟加工业 万绿生物股份有限公司6000余亩芦荟基地也由于干旱缺水无法灌溉,造成汁少皮厚,芦荟品质降低、产量减少,预计产值减收0.2亿元。上半年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因旱灾损失产值1.6亿多元。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工业企业尤其是矿治业的影响依然严重。一是镍金属价格继续低位运行,镍金属价格自金融危机以来由最高每吨价43万元跌至7.8万元,目前也只是16万元左右,元江镍业公司虽然已经于2009年5月底恢复生产,但目前仍处于保本微利经营状况;二是锰铁合金价格由最高每吨价1.2万元跌至0.5万元,目前也只是0.70万元左右且极不稳定。低迷的市场导致我县三户铁合金生产企业有两户处于亏损状态。  
(三)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我县工业铁合金、水泥等高耗能企业偏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今年我县要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1万吨,结构调整减产1.2亿元。  
(四)产业政策、准入条件、节能减排和项目评审(水保、地灾、环评、安全)力度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影响项目推进。  
(五)工业发展与原料供应不配套,企业产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随着企业技改扩建,产能得到提高,但由于受地缘、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县金珂公司、万绿公司、瑞江木业公司、竹木胶合板厂等企业原料供应渠道少、供应量严重不足,企业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一方面银行非常希望放贷,另一方面企业非常需要贷款,但由于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等问题,难以获得银行信用等级评定,造成项目落地手续繁杂,周期长,影响项目进度,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七)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滞后,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水电路不配套,无土地储备,项目引进、推进难。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加快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发展。一是配合云锡元江镍业公司加快镍矿开发进程,全力推进投资9972万元、3000吨镍铁合金/年生产线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实现工业产值3亿元;二是支持铜矿产业加大技改扩建,加快生产,实现电解铜550吨、铜精矿2200吨,实现铜矿产值1.1亿元;三是加快推进铁合金产业,协调企业解决用电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实现铁合金产品5.85万吨、产值3.16亿元;四是完成110千伏甘庄变至武洒变输电级路工程建设,全力抓好110千伏武洒和安定变电站增容扩建,全面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实现电力产值1.8亿元;五是加快推进永发75万吨/年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建设,淘汰污染严重、能耗高、质量低的立窑生产工艺,积极争取栋梁公司水泥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核准,争取年内生产水泥11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亿元;六是全面恢复纤维板生产,帮助瑞江木业公司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年内生产纤维板4万立方米,实现工业产值0.45亿元;七是加快制糖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产业水平,促进蔗渣、废渣等副产品综合利用,年内生产白糖5万吨,实现工业产值2.7亿元;推进芦荟、茉莉花加工及热带民特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鼓励万绿集团完成芦荟果酱等4条生产线技改扩建,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力争实现工业产值1.2亿元;九是支持罗丰公司,加快推进咪哩镍矿建设项目,力争年内启动建设;十是全力配合昆勘院推进桥头电站建设,全面进入工程实质性施工阶段,加快罗垤电站各项前期工作,全面协调、推进全县电站建设;十一完成红塔集团烟叶自然醇化仓储库项目建设。  
(二)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根据元江镍产业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发展资金,加快推进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年内计划收储土地210亩、建设园区道路4.7公里、建设园区供水管网6.7公里、完成武洒110kv输变电站工程前期工作,进一步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吸引大项目、好项目入园建设,集聚产业发展。着力建设以甘庄为中心覆盖青龙厂和甘坝的甘庄青龙厂循环经济工业片区,充分利用镍、铜、铁、蛇纹石等矿产资源优势,规划发展镍合金及精深加工、蛇纹石的开发和工业硫酸、水泥、石材、化工、冶金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安定矿冶工业片区,大力发展镍矿、蛇纹石等矿产资源的采、选、冶及初、精、深加工工业;不断提升江东热区特色生物资源加工片区,充分利用元江热区特色生物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芦荟系列产品、蔗糖系列产品、茉莉花茶、热带水果系列产品等特色生物资源研发和加工产业集群。  
(三)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企业协调服务。一是做好工业经济及乡镇企业、非公经济运行监测。重点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要生产要素和受市场供求关系波动大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运行监控,切实做好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报告。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与问题,确保工业经济正常有序运行;二是认真搞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加强煤电油运协调,强化电力调度,保障电力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用电需求;三是对项目进行分类指导协调。对已建成投产项目,确保其达产达效;对在建项目,全方位扶持,确保进度;对前期项目,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四是加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协调服务。尽力争取中央、省市出台的重点产业发展、推进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增值税转型改革等一系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优势企业开足马力组织生产,对重点企业,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重点帮扶。  
(四)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运行情况和主要工业产品价格的监测力度,实时分析研究经济运行动态,提高运行调节能力,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确保我县工业经济正常有序运行。  
(五)强化措施,做好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化学需氧量(COD)控制在1564.70吨内,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在852.00吨内,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强节能减排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年内淘汰落后产能(水泥熟料)41万吨,GDP能耗下降1%以内,完成能源审计1户,审核验收清洁生产企业2户;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主体责任,严格监督,加大宣传,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抓紧、抓细、抓好、抓实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生产清洁、安全无事、环保无案”来确保工业经济增长。  
(六)努力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实施产业扶持力度,制定政策,细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现有企业的原料供应,确保企业产能得到充分发挥。  
  (五)营造环境,促进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加快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提升产业层次;二是搭建银政、银企沟通平台,启动运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元江县经济委员会  
 
二○一0年七月十六日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元江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元江县经济委员会 发布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