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2017年上半年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总结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7-07-06 00:00:00 点击率: 207 【打印】 【关闭】

 

元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总结

 

元江县自开展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云南省商务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办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云商市〔201661号)要求,以农村流通现代化为目标,以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坚持标准化、品牌化、利益共同化、本地化的原则,补短板、再升级、调结构、促转型,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大组织领导力度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局、县扶贫办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部门确定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及对接,各乡镇(街道)成立电子商务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业务主办。同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我县电子商务今后的工作与发展,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向县政府领导汇报电商工作开展情况,并对每月工作做出详细安排和指导。县政府制定了《元江县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从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给予配套扶持政策,县级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我县电子商务的发展;制定印发了《元江县2016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元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央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元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验收制度》等文件,《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已于930日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和报省、市两级商务、财政、扶贫部门备案;元江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纪要确定元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承办企业为元江万益云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二)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自确定元江万益云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承办企业以来,积极与承办企业密切配合、互相协作,共同制定出《元江县示范县项目工作进度安排表》,详细安排了2017年的工作内容及责任主体,内容涵盖县级运营服务中心、三级服务体系、物流体系、培训体系、营销体系、标准化体系、电商扶贫、电商旅游工作。

1.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由于原定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地址(南门市场)处于棚户区改造二调范围,不再适应建设,我办对服务中心选址重新进行了规划,经多番选址、多次讨论最终定在惠隆佳园(安置小区)。结合元江实际及今后的发展规划,把惠隆佳园第7778797500平方米,外加6050套外引人才及双创人员生活居住用房5000平方米,共计12500平方米作为建设元江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暨双创基地。因功能配置需要,县级服务中心定在7737号一至三层约1800平方米,为确保服务中心按期发挥作用和防范商业纠纷等隐患的发生,县电商办及承办企业反复实地勘察,咨询相关法律顾问,并征得县政府领导同意后,于630日签订了《元江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室内装饰工程合同》,先期启动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改造建设。服务中心设计图、施工图经过反复修改后完成,一层是功能展示大厅、线上线下体验店,二层是电商孵化中心及双创中心,二层是项目交流中心、电商培训室及双创办公区。装修方已于71日进场开展装修改造工作,目前,装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预计8月底可完成装修改造,9月初购置相关设备,月底可投入使用。

2.乡镇(街道)、村级电商服务站

520日至6月5,县电商办、县供销社、县邮政公司及承办企业用半个月的时间,深入10个乡镇(街道)81个村(居)委会调研考察交通状况、产业结构、网络基础设施等实际情况,为三级网点及物流支线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为了使乡镇(街道)、村级服务站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给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创业就业的机会,在布点工作开展前县电商办与各乡镇负责人深入沟通,认真了解各乡镇推荐的服务点负责人和所选场所的情况,结合前期调研和培训所掌握的信息、服务网点所承担的销售与便民服务等工作需要挑选出最适合的场所开展了布点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0个乡镇(街道)41个行政村共计51个站点选址工作,下一步将督促承办企业加快服务站的建设工作,确保9月底投入使用。

3.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建设以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具备网销网购商品的品控分拣、打包配送,并逐步实现集采统储、互采分销、统配统送及协调售后服务等相关功能的物流整合地为目标,有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由元江县远博物流公司承建的元江县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已完成房屋建设、路面硬化等工程,正进行钢结构厂房及冷链配套建设。同时,为全面实现生活用品下行和农畜产品上行,县电商办与承办企业工作人员对县内家快递公司进行调研,通过与各快递负责人交流沟通,现已与邮政、圆通、中通、申通、顺丰五家快递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实现资源共享,待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投入使用后入,预计9月底可全部入驻。

4.供应链管理体系

为积极整合元江现有的商品资源,对全县电子商务发展产业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县电商办会同县农业局、县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局、市场监管局、供销社等部门对全县农特产品、少数民族文化、酒店服务业、商贸流通业等行业进行实地走访,调查整合全县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包括芦荟、茉莉化、酸角、白糖、芒果、火龙果、油桃、荔枝、橙子、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等适合电商发展的农特产品。

5.营销服务体系:由承办企业开发的元江独立电商服务平台万益云品1.3已于20163月上线,并整合淘宝、天猫、京东、诚信通、田觅觅等多家第三方电商渠道,拓展元江农产品线上上行渠道。同时,我们将积极邀请阿里巴巴、亿赞普、京东商城、颐高集团、青岛昌盛、供销e家、云南国资商城等知名电商企业集团入驻元江电商产业园区,为农畜产品、旅游产品双向流通提供平台营销支撑。

6.电子商务培训体系

315日至31日,我县以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活动为契机。分别于315日上午在羊街乡(龙潭乡)政府大会议室;316日在那诺乡、洼垤乡乡政府会议大厅;317日在曼来镇、甘庄街道办政府会议大厅;321日在咪哩乡政府大厅;322日在因远镇政府大厅;323日在澧江街道街道办大厅;324日在红河街道街道办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在各乡镇(街道)参加农村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培训的人员有:各乡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村(社区)三委班子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种养殖大户,反向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等,此次参加培训共计1000余人。培训由元江万益云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商业界专家翁志林老师担任讲师,主要围绕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电子商务人人都可以参与、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等几个方面系统地为大家讲述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通过例举一些身边的生动的实例、权威的数据对农村电商进行阐述,从各个层面剖析电商实质及拟定发展方向,介绍我县区位优势,地理优势,热区资源。发展热带水果、农产品加工热带经济电商产业的可行性。结合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向学员介绍,并推广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的普及、宣传,鼓励大家做电子商务的参与者。

6月26日至27日,我县电商办全体人员参加了市商务局主持召开的全市电子商务培训会议。26日早,由市商务局局长段家祥同志发表开班动员讲话拉开培训序幕。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公共事务总监郑威与乡村事业部生态服务运营专家楼程奇做了《阿里农村新战略》与《新零售下的县域电商痛点和机会》的主题分享,讲述目前电商趋势,提出以传流的方式打开市场,并以信息流、村淘、物流商等条件升级稳定电商发展,先打通基层电商的出路,由县域领导领路,解决目前发展三大难点:一是物流成本压缩,品质把控;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电商人才缺失。共同打造云南县域电商强县。27日,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云南省域经理王磊针对以上三大难点,提出农村淘宝县域落地执行方案,并由通海县农村淘宝村小二鲁娇女士通过实例讲述还原通海电商从发展初期至如今法杖壮大的坎坷之路、功成之法,全体参会人员受益颇多。

(三)资金使用情况

目前,中央财政资金已拨付350万元,其中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室内装饰工程费用250万元,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中心100万元,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建设直接带动企业投资近1000万元。

(四)信息报送和综合示范项目全过程信息公示公开情况

我县根据上级通知要求按时报送商务部信息系统报表,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设立综合示范项目专栏,及时公开项目建设信息。

(五)加大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力度

我县把农村电商作为精准扶贫之一,不断在推动电商与扶贫深入融合上下功夫,科学谋划,创新电商工作模式,在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中,逐步探索形成电商扶贫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大势,结合村级电商服务站工作及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改善下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打造农产品品种种类,推出哈尼梯田特色村”“革命老区彝族村”“金色芒果傣族文化村等旅游品牌村。以惠民、利民、便民为目的,实现精准扶贫。初步考虑将因远、洼垤等贫困乡镇(村)列为电商扶贫示范乡镇(村),通过示范引领带动贫困农牧民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和增收,使电商扶贫成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我县电子商务发展刚刚起步,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一)电商意识不强,电商氛围不浓本地企业、电商从业者和群众大部分缺乏必须的电商产品意识、电商标准化意识、电商规模化意识和电商品牌化意识;同时,缺乏电商专业技术人员,不具备高水准的电商品牌及营销策划、设计、包装、宣传、运营服务能力,电商企业和电商网商创业者迫切需要提供电商销售技术指导和服务,但没有机构和人员满足他们的需要。

(二)人才匮乏,电商发展缓慢。电商人才呈现向沿海发达地区集聚的趋势,西部云南地区电商人才缺口较大,引进电商企业难,留不住人等问题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电商业务的拓展在较短时间内人才匮乏问题难有根本性改变。我县产业发展、信息网络、交通网络和仓储、物流、配送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等困难,造成产品单一、业态单一交易不足、收入不高等现象,给电商服务商的引入造成较大阻碍,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缓慢。

(三)物流配送通达率难以全覆盖。山区地广人稀,加之青壮年人群外出打工,留守人群消费力低下,形成的物流快递业务量小,物流快递运输成本高,利润空间小甚至亏损,导致物流快递企业不愿下乡进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服务覆盖面有限,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完全破解,直接制约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扎实深入推进。

(四)电商主体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全县还没有年销售过千万元的电商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不足和投入资金短缺,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分布零散,还处于初级业态,规模集聚效应未能突显,导致资源、技术、人才、产品、政策保障等困难难以解决,企业难以发展壮大。网上代卖和网销农副土特产品、旅游产品工作还需提升。

(五)农产品网销标准化进程亟待加快。元江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品牌打造滞后,无地标品牌和区域品牌,没有鲜明的市场优势,还有许多农品还不符合网上营销的条件,没有进行质量认证,注册品牌商标等,农产品转化为商品,再转化为网销产品进程亟待加快。

(六)传统企业及中小电商网商网上营销能力总体较低。目前,传统工业企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企业仍注重实物销售传统营销模式,很少有企业专业团队和专业人员开辟网上销售空间。同时,现有大多数电商网商不具备产品线上销售策划、设计、包装、宣传推介能力,缺乏网上营销意识,很少投资进行产品的策划、设计、包装、宣传,难于形成网上营销影响和竞争优势,缺乏营销竞争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将积极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让更多群众在电商高速发展中获益。

(一)实现资源共享,打通最后一公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建设县级电子商务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成立快递物流协会,整合配送路径,实现资源共享,降低配送成本,促进邮政及四通一达等重点物流快递企业快递业务直接通达到中心站、代办覆盖到村站,打通最后一公里 

(二)进一步强化宣传推广,积极与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对接合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我县电子商务企业及交易平台的知名度,扩大我县热带农特产品及标准件、旅游等产业及特色生物资源线上交易量。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30%以上,网络零售交易额同比增长35%以上。真正做到农产品有市场、有渠道,实现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与千变万化的销售市场有效对接,确实解决卖难问题。

(三)加强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元江县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把控、深度挖掘和精细化开发。实现源头可控制、过程有监管、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跟踪、质量可溯源、信息可查询的质量管理目标。完善相关技术措施,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产业融合,引领全县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应用能力。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及技能培训,继续加大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力度。

(五)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村级站点效益。完成51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对现有站点植入金融、保险等增值服务,引入村淘、京东等平台资源,将村站负责人发展成京东推广员、村淘淘帮手,多渠道提高村站收入。

(六)推进电商扶贫,加快农产品上行。通过技能培训、产业带动、政策支持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把贫困户引导到电商产业链中来。引导和帮助村级电商服务站、传统企业或个体上线营销本地农产品。利用农村淘宝、京东、邮乐农品、开展网上销售等活动,帮助贫困户提高收入。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抓紧培育网销产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二维码溯源体系平台,引导企业植入并培育网销农产品,加快推进农产品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