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朱家寨光伏发电项目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公示


来源:元江县自然资源局 时间:2025-02-13 17:10:58 点击率: 5 【打印】 【关闭】

《元江县朱家寨光伏发电项目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项目规划方案于2025110日通过玉溪市元江县自然资源局组织的部门及专家评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划审批程序要求,现将该规划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 2025214—2025315日(共30天),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对该规划提出宝贵意见。

 

公示意见反馈方式:

1.传真可发至0877-6515290,请注明规划公示意见字样,并留下相应联系方式。

2.信件请寄往元江县同吉路104,邮编:653300,信封上请注明规划公示意见

        3.电子文档可发至邮箱417665057@qq.com,请注明规划公示意见,并留下相应联系方式。




一、规划背景

农光互补光伏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能源发展的需求

国家对绿色能源发展需求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球共识。绿色能源作为清洁、低碳的能源形式,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2)能源安全与供应稳定:传统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过度依赖可能导致能源安全问题。而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利用有助于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和稳定性。

3)经济转型升级: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4)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能源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推广绿色能源,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需求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新能源如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电力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还能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新能源发电具有清洁、低碳的特点,其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这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资源更加丰富,且分布广泛。通过合理布局和开发,可以实现能源的本地化供应,减少长距离输电带来的损耗和成本。

(三)能源科技发展与辐射东南亚“一带一路”倡议需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 备实施方案》,《方案》为能源装备制造业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主要包括:2020 年前,突破一批能源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发展的关键技术装备并开展示范应用,能源装备制造业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能源装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能过剩 明显缓解;2025年前,新兴能源装备制造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较完善产业体系,总体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面对云南省能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研发力量较为分散,领军人才稀缺,自主创新 基础薄弱,能源装备制造整体水平较低的现状,通过建设复合型光伏示范基地,大力提 升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能源科技发展。

元江县区位、资源优势独特,引进一流的光伏发电企业在进行光伏基地建设同时开 展先进能源装备制造,以更先进、高效和经济的装备产品向省外及邻近的东南亚地区拓展其装备市场,借助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助推云南光伏发电装备业走向南亚、东南亚市场,促进云南省打造辐射内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二、项目区位

朱家寨光伏发电项目场址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场址遍及澧江街道、甘庄街道、羊街乡及那诺乡附近的坡地上。场址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其中南 片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7′2″102°11′13″、北纬23°25′53″23°28′49″之间,高程在 480m1300m 之间;北片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6′40″102°7′54″、北纬23°51′23″23°52′15″之间,高程在990m1320m之间。场地覆盖范围广,区域相对分散,地形以山脊缓坡为主,坡度主要在10°35°左右,局部可达45°左右。场址可通过国道、现有乡道和通村公路等到达,交通便利。

1739437261426.jpg

三、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分为两个层次,即研究范围与规划范围。

研究范围面积为90.4126公顷,包含光伏板敷设区以及各光伏区的连绵区域,该区域主要为太阳能采集区,不需要对光伏区的用地进行征转,不干扰地面植被、作物的成长。

规划范围面积为1.8255公顷,是本次规划实际需要控制的区域,该区域的用地为需要征转的农用地,为项目建设分变箱、铁塔塔基与升压变电站的用地。

四、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合理利用土地,避免生态破坏。在建设光伏电站时,对于占用的土地,可以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模式,使土地得到双重利用。 

2.因地制宜原则

依据不同的坡度、高差等条件进行规划。结合山地地形安排用地布局和交通线路,免过度平整土地或大规模改变地形,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协调性原则

详细规划应依据批准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编制,落实总体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相关专项规划的内容要纳入详细规划中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承上启下,横向协调。根据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对工程项目的要求,紧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与周边城市相关规划相互协调,使既定的规划思想、规划目标能够得到充分实现。

4.节约用地原则

项目建设要充分考虑占用土地的规模、类型及质量,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尽量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建设项目沿线占用林地、草地等,改变了原有土地的功能,影响了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应与当地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充分调查研究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用地、规划,使土地占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可避免占用耕地、林地的,要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坚强土地复耕,适度开发宜农用林牧荒地。通过土地复耕,恢复增加农用地面积,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5.安全原则

项目建设对城乡公共安全的影响,项目建设期间和建成后对城乡公共服务、城市防灾、土地安全、生态安全、人身安全等公共安全可能存在的威胁,建设项目对机场净空、微波通道、军事设施保护及国家安全等特殊要求的影响等安全性要求。

五、用地规划布局

依据城市规划原理,本次规划将升压站用地与箱变用地划分为二类工业用地,用地代码为100102

依据光伏发电项目的工艺特性,由光伏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电能通过箱变转换汇集到升压站,升压站升压后入网。升压站布置在用地中部的位置,便于多方汇集时距离差距不大,箱变宜与光伏区布置,整个项目用地将成串联的用地布局形式。

升压站、开关站

场址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地形起伏,布局为阳坡面,非常利于光伏组件的安装及布置。升压站和开关站位于各自片区的类几何中心,地质稳定,利于升压站和开关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出线较为方便。 升压站、开关站选择山顶缓坡地带,场地较为平整,地表较多荒草,有部分裸露岩石;

开关站采用顺坡布置,场地原始标高1184-1193m,项目区场地设计标高为 1187-1187.5m,场地采用顺坡布置,在开关站西北侧侧形成2-2.7m开挖边坡,开挖边坡底部采用自然放坡。

升压站生产区采用顺坡布置,场地原始标高556-579.26m,项目区场地设计标高为 565.5-566.3m,场地采用顺坡布置,在升压站南侧形成3.8-6.3m开挖边坡,开挖边坡底 部采用混凝土挡墙防护,挡墙同时作为围墙基础,挡墙以上部分采用浆砌石护面。

1)升压站、开关站用地选择,应根据光伏组件布置、集电线路设计、场内道路布置,结合接入系统设计的要求全面综合考虑。

2)用地选择,应充分考虑节约用地,合理使用土地。

3)站址已充分考虑场内已有线路、出线条件,避免或减少架空线路相互交叉跨越。

4)站址应交通运输方便,尽可能靠近公路,减少天气对交通的影响。

5)站区场地设计标高高于频率为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

6)考虑升压站与邻近设施、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与协调。

综合考虑,升压站、开关站选址位于光伏场区中部区域。根据系统规划出线方向、光伏电站的总体规划及相关专业的要求,新建升压站用地面积约14125㎡,场地地基承载力较好,能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

箱变

箱变的位置相对较为灵活,用地需求约30平米一处,每个光伏阵区考虑1-2个箱变用地,本项目中共规划箱变用地26处,规划用地面积780㎡。

塔基

塔基是传输电力的高压铁塔的基座,需要对用地进行征收和转用,本次规划共涉及49个,用地面积7-37/个。

光伏阵

根据《关于进一步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通知》(云自然资[2019] 196 号),光伏复合项目,架设在一般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上的光伏方阵用地,满足光伏组件最低沿高于地面 2.5米,行间距大于6.5米的架设要求。

光伏阵不需要对用地征转,维持原用地地类。

image.png

六、道路交通

研究范围内没有村庄,所以现状道路基本为过境的村道和农耕的机耕路。

研究范围内道路主要以满足消防、检修维护和巡视需要为主要目的。根据道路的使用要求和交通量预估,研究范围内道路宜采用枝状布局,可以充分利用布置太阳能电池板矩阵之间的有效距离,作为场区道路,以减少场区的用地。箱变就近布置于场区道路边上,以满足箱变运输、安装、运维的要求。

道路布置尽量利用已有道路,以减少工程投资和降低环境影响。新修建的检修道路宽度不宜超4.5米,最宽不超6米,道路采用碎石路面,路基在原地面基础上整平夯实,在条件允许的地方适当拓宽,便于会车,规划图中以虚线示意,具体以实际修建时,在下一步修建性详细规划中体现。

停车设施:规划范围内不考虑专用的停车场用地,宜采用用地配套的方式,满足停车泊位的需求。

七、竖向规划

(一)规划原则

场地标高和道路高程充分考虑现状地形和排水要求;场地标高的确定考虑不同性质用地对于场地地形的要求,以满足场地使用要求;考虑道路标高与现状道路合理衔接,使道路行车安全。减少填挖方,尽量平衡整个场地土方,以节约建设费用。

(二)场地竖向规划

根据现场条件,同时考虑到原有地形场地的稳定性,以及场地地震烈度等级较高的情况,规划对仅对规划范围中的逆变器、箱变安装场地、组件及支架堆放场地、及施工临时设施建筑区域进行场地平整,对其他区域略加修整,不进行大规模场平,临时占用场地届满时,应恢复原地类,达到耕作条件。

升压站建设场地内场地设计标高为565.5米;

开关站建设场地内场地设计标高为1187.5米。

(三)道路竖向规划

维持现状的道路竖向标高,规划道路与现状道路进行衔接,规划道路多为检修道路,对道路竖向并无严格要求,处于安全性考虑,其规划道路的纵坡不宜超过8%,极限纵坡不易超过12%,局部地段考虑防滑措施,横向坡度为2%3%,道路路基宽度为4.0m,路面宽度为3.5m,转弯半径为12m,进站道路基宽度为6.0m,路面宽度为4.5m,站前200m范围内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其余采用石渣路面,满足设备运输及运行管理的需要。

八、建设开发控制

依据项目的特殊性,本次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主要对升压站、开关站(二类工业用地)的进行建设指标控制。

1.升压站

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用地代码为100102

用地容积率为FAR≥0.15

建筑系数D≥40%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建筑高度为H≤24米(构筑物不控制高度,但需满足区域航空、微波等行业的要求)

绿地率为G≤15%

配套要求:停车场地(按需配置,应考虑平急两用)、公厕、污水处理设施

2.开关站

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用地代码为100102

用地容积率为FAR≥0.3

建筑系数D≥40%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建筑高度为H≤24米(构筑物不控制高度,但需满足区域航空、微波等行业的要求)

绿地率为G≤15%

配套要求:停车场地(按需配置,应考虑平急两用)、公厕、污水处理设施

光伏阵区、塔基用地与箱变用地为设施与构筑物用地,不做建设控制指标的要求,用地性质按二类工业用地出让,用地代码为100102该用地不得改建为建筑物用地。

1739437362142.jpg

1739437395581.jpg

九、图则

1739437448632.jpg

1739437464575.jpg

1739437488272.jpg

1739437511698.jpg

1739437555608.jpg

1739437575049.jpg

1739437601145.jpg

1739437624135.jpg

1739437642737.jpg

1739437661468.jpg

1739437682776.jpg

1739437729682.jpg

1739437747576.jpg

1739437765354.jpg

1739437782546.jpg

1739437822230.jpg

173943784229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