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早上,玉溪市元江县咪哩乡堕谷村常年省外务工的90后阳光小伙金天灵的身影在村里忙碌着,与师傅们敲敲打打,抬东西、支模板。寻遍整个村,难得发现青壮年还在村里“晃悠”的。不知情的还以为小伙回村做起了搬运工,殊不知,其实是攒够钱回村建新房。 金天灵,元江县大新村堕谷组人,今年29岁。他笑着对人社工作人员说:“别看我年龄不大,但是务工已经10余年。当时离开村子选择小小年纪就去外面打工是想着家庭环境比较差,在村里耗着也没有什么收入,再加上父亲那会生了重病需要钱看病。刚出去的时候没有学历,就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帮着干一些扎钢筋的杂活,工资也低。村里出去省外的人越来越多,听说省外工资还挺高,就跟着出去了。先后去了广东、上海、浙江这些大城市工作,除了每月能挣到钱,还在厂里跟师傅学了机修、焊工技术。后来就稳定在上海一个生产螺丝等产品的厂,每月工资7000元左右,主要厂里还帮交着社保。今年春节本来就计划着把这些年在外务工攒下来的钱拿回来盖新房。”村干部忍不住夸赞说:“我们村这个小伙子孝顺、踏实、努力,不懒不靠,能通过打工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名副其实的家中顶梁柱。他是更多年轻人学习的榜样。”确实,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人社工作人员还担心他如果不及时返回原单位会不会影响工作,小伙子自信的回答:“首先与厂里已经沟通好了,再有就是厂里很重视向他们一样的技术工人的。” 工资性收入是村内种养殖无法企及的,近几年元江县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非常重视,人社部门对接一万五千余个省内外就业岗位,且提供出行保障服务,积极动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群众尝到了务工改善生活的甜头,务工家庭不仅在外面挣钱养家、供子女读大学。还在大城市长了见识、丰富了生活,买车、建房或购置新房的实例比比皆是。年轻人出去务工,家里老人有事需要帮忙的,村干部也帮着张罗,相互帮衬,让在外的家人也放心。 大新村是咪哩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村,2020年还被玉溪市认定为就业扶贫村。如今从村内出至全国各大城市的交通非常便利,务工收入成了大多农村家庭最主要、最直接的经济来源。大新村已经形成了外出务工的浓厚氛围,每年春节刚过,大家都积极返岗,开启幸福新征程。
元江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2023年3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