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羊街乡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9-03-15 09:14:54 点击率: 31 【打印】 【关闭】

中共羊街乡委员会

羊街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羊街乡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乡属各单位:

《羊街乡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已经乡党委、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羊街乡委员会

羊街乡人民政府

2019313

羊街乡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

 

为确保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根据《元江县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要点》的要求,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制定羊街乡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请各村(社区)、乡属各单位按要求贯彻落实好各项工作。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坚定信心决心、压紧压实责任,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巩固提升年度目标任务,抓实抓细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计划、脱贫措施户户清行动和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三年行动乡、村实施方案,形成精准组织、精准指挥、精准落实的攻坚机制。把精力聚焦到抓落实上,切实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集中力量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目标任务。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着力在贫困对象动态管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性扶贫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切实加强交通、人饮、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2019年力争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3人,与全市同步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春季攻势”行动

1.加强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一是开展数据比对工作。根据县上反馈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拥有车辆、工商、公职人员、大病、商品房等信息,及时比对信息和线下核查工作,并在系统维护权限开放后及时录入。二是严格按照《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云南省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云贫开发〔201731号)和《玉溪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玉溪市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玉扶组发〔201715号)明确的标准、步骤和程序,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要求和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的原则,认真开展好年度信息采集、贫情分析、数字录入等工作,确保无错评、错退和漏评。综合贫困发生率达到市级要求,切实扣紧精准扶贫第一颗扣子。

牵头领导:王  森、丁文平

责任领导:李  婷及各村(社区)挂钩组长

  人:白璟松等乡扶贫办工作人员、帮扶(联络)人

完成时限:按县上的安排部署,按期完成

2.完善项目储备工作。针对扶贫对象脱贫退出、收入、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保障等情况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项目库,因村因户因人制定户户清措施。纳入项目库的项目根据贫困人口需求、政策调整变化、脱贫攻坚进度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做到有进有出。根据项目进展、项目效果等情况,及时更新调整相关项目内容。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管理的项目,采集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竣工后扶贫效果和跟踪情况等信息并及时录入系统。

牵头领导:王  森、丁文平

责任领导:李  

  人:王  腾、白璟松

完成时限:按县上的安排部署,按期完成

3.全力组织小额信贷本息催缴工作。全乡扶贫小额贴息贷款逾期56笔,累计逾期本金181万元,逾期利息7.1万元。按照问题工作通报法推进逾期扶贫小额贷款本息催缴工作,如期完成催缴工作。

牵头领导:王  森、丁文平

责任领导:李  

  人:包户干部

完成时限:2019330日前

(二)打好“五场硬战”

1.围绕建立带贫益贫机制抓产业扶贫全覆盖。积极培植发展扶贫产业,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领域的作用,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一是培育壮大梯田特色农业、中药材、蔬菜、水果、养殖、乡村旅游等重点产业,提质增效烤烟、甘蔗等传统产业,切实让发展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加快建立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做大做强产业扶贫、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进一步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和致富奔小康能力。二是积极探索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本乡范围内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起良好的领导机制和组织基础,建立贫困户和专业合作社绑在一起、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绑在一起发展的两绑工作机制。三是采取产业扶持资金入股(或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入股)+贫困户保底收益+分红智慧农业+农户+认种认养订单收购+就业优先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核实508户的户户清,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一项产业增收项目。四是提高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健体功能,全力以赴实现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不少于4万元。

牵头领导:王  森、丁文平

责任领导:李  婷、史颢郡及各村(社区)挂钩组长

  人:村(社区)总支书记和主任、帮扶(联络人)

完成时限:20194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期落实

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建立三个清单,做实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地点、就业单位、联系电话等基础信息数据统计工作,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对有转移就业意向和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等相关信息进行认真统计,建立健全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基础台账。推动就业意愿、就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切实提高有组织转移就业的比例,解决就业扶贫自发式多、稳定性差等问题。全年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02人次以上,完成转移就业人数541以上。乡辖区内的公共服务岗位,优先考虑贫困人口,解决好有劳动能力又无法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增收难题。

牵头领导:王  森、丁文平

责任领导:汤晓月

  人:祝晓英、陈  梅等社保中心干部

完成时限:20194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期落实
    3.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公共基础设施和后续产业就业措施。进一步妥善处理好伙易地扶贫搬迁遗留问题,落实好后续产业就业帮扶政策、措施,加强村庄管理,全面整治搬迁安置点私搭乱建行为,加强美化绿化,维护新村新貌,提高入住质量。

牵头领导:丁文平

责任领导:王陆正

  人:普江成、白  微、李海斗等村组干部

完成时限:20194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期落实

4.全力推进生态扶贫工作。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生态扶贫机制,加大贫困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在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优先选聘生态护林员26人以上,实现生态改善和脱贫致富双赢。积极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对符合退耕政策的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牵头领导:丁文平

责任领导:王陆正

  人:袁纪颜、普江成

完成时限:20194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期落实

5.强化保障性政策措施落实。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统筹,造血输血协同,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聚焦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发力,健全和完善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教育扶贫。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制定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实施贫困学生台账化精准控辍,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每月排查一次在校生情况,对不在校的学生及时动员劝返入学。

牵头领导:丁文平

责任领导:杨桥林

  人:倪忙色、卢新忠及各村(社区)书记和主任

完成时限:20194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期落实

(2)健康扶贫。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巩固提升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健康扶贫30条措施,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符合转诊转院规范的住院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规范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每户建档立卡户有1名家庭签约服务医生,每年主动上门服务至少2次。落实签约服务政策,杜绝重签约轻服务,优先为妇女、老人、残疾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

牵头领导:丁文平

责任领导:杨桥林

  人:李强富

完成时限:20194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期落实

(3)住房安全。全面开展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20193月底前,全面完成排查2016年以前部分已享受过补助实施危房改造的4类重点对象房屋,因当时补助额度较低,加固改造技术单一,加之多年使用或者自然灾害等影响再次成为危房的部分存量,及2017年实施危房改造以后仍改造不彻底的危房存量,确保4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在20199月底前全面清零

牵头领导:丁文平

责任领导:李  

  人:王  腾、王永福、龙才者

完成时限:20193月底前排查完存量危房,9月底前全面改造完成

4)全面推进综合保障扶贫行动。统筹各类保障措施,加强农村低保制度、残疾人双项补贴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为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

牵头领导:丁文平

责任领导:史颢郡

  人:杨林强、杨买福

完成时限:长期落实

(三)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

1.加强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羊街乡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坚持乡村振兴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乡村振兴协调推进。一是积极争取脱贫攻坚巩固提升项目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等,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二是加快推进火头田田园综合体、水龙美丽乡村、旅游标识标牌等再建设项目,完善云海梯田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百千工程等审计和收尾工作,加快推进章巴三村、塔垤、浪施、尼当、脱的等农村公路建设,妥善解决元高速那诺连接线建设纠纷。

牵头领导:王  森、丁文平

责任领导:杨桥林、李  

  人:杨来琪、王  腾、王永福、龙才者

完成时限:20193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期落实

2.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村庄长效保洁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完善环境卫生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元江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暨百日攻坚工作方案》精神。二是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组织领导体系,乡12位党政班子成员全部挂钩联系12个重点难点村民小组,形成党政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分片抓、重点抓,一般干部具体抓和乡村组同时行动的工作格局。三是严格问责追责。压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采取清单制+责任制和痕迹管理制度推进工作,为每名干部戴上追责紧箍咒。严格问题通报工作法,做到半月一提醒通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处理一批干部,形成以日包周、以周包半月、以半月包月、以月包季、以季包年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强大合力,强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四是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各村民小组人居环境整治村规民约,严格落实星期一农户区域卫生打扫和村组一个月一次集中大扫除,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以一村一策方式,改善农村脏乱差现象。五是多方筹资加大环境卫生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今年内再购买垃圾箱40个、专用垃圾清运车辆2辆,达到2个村委会至少拥有一辆垃圾清运车的标准。六是推行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制度,从大村开始,逐步建立可回收资源站,通过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的形式,减量生活垃圾、减少可回收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牵头领导:王  森、丁文平

责任领导:汤晓月及班子成员

  人:全体乡村组干部

完成时限:20193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期落实

(四)抓好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年”行动

1.强化基层党建引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与基层党建双推进行动。坚持以党建促脱贫、促发展,强化贫困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切实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持续加大整顿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认真组织摸排,逐村分析研制。坚持群众主体作用,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推动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提振精神,增强感党恩、跟党走和守诚信、求上进的意识,解决好想脱贫能脱贫会脱贫快脱贫稳脱贫的问题;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强化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培育乡风文明,加强对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等问题的专项治理,不断提高村级治理水平;讲好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的故事,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发自内心的感恩,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脱贫质量。

牵头领导:王  森、丁文平

责任领导:雷雨田、苏龙孙、汤晓月

  人:赵忙车、方  瀚及村(社区)总支书记

完成时限:20193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期落实

2.切实做好转作风、大调研、抓精准、促落实专项行动及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

按照《元江县转作风、大调研、抓精准、促落实专项行动方案》,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行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开展求真务实大调研,扑下身子到群众中解决最迫切问题,建立遍访台账。要求书记、乡长每月遍访1次有扶贫任务的行政村,年内遍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他班子成员每月不少于2次走访挂钩行政村,年内遍访所挂钩联系村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络)人年内走访所帮扶(联络)贫困户不少于2次;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和驻村干部每月遍访2次自然村,每季度遍访1次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月遍访1次未脱贫户;村(居)民小组党支总书记、组长每月遍访1次建档立卡贫困户。

牵头领导:王  森、丁文平

责任领导:李  

  人:全体乡村组干部和驻村干部

完成时限:完成时限:20193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长期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站位,加强领导。2019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巩固提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体乡村组干部要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组织领导不减弱,责任压实不减码,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落实。乡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问题通报工作法,做到半月一提醒、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处理,形成以周包月、以月包季、以季包年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强大合力,强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对总指标任务提前完成或成绩突出的干部有必要时作通报表扬,并在年终考核或绩效考核中按规定加分;对阶段性指标已完成但总任务未完成的干部作工作提醒;对阶段性工作未完成的干部作通报批评,并在年终考核或绩效考核中按规定扣分。累计被通报批评3次的乡干部由乡主要领导约谈1次,累计被约谈3次的问责1次;累计被通报批评3次的村干部由乡挂钩组长约谈1次,累计被约谈3次的问责1次;累计被通报批评3次的组干部由村书记和主任约谈1次,累计被约谈3次的问责1次。通过问题通报,促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