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一年中有四个重要的节日,分别是苦扎扎节、新米节、哈尼十月年、祭龙节,因远镇哈尼族至今还保留着这些传统的节日。 “祭龙”是一个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祭祀节日,主要习俗活动有祭祀、煮红蛋、染黄米饭、歌舞庆祝等。但因远镇哈尼族支系较多,对于节日的叫法也不一,祭祀方法等也存在差异。在浦贵村委会浦贵小组、浦海小组和施通小组的哈尼族梭比支系就称之为“九祭献”,而因远镇其余哈尼族村寨则称之为“祭龙”。“九祭献”为每三年一小祭,为期3天;每六年一中祭,时间为5天;九年一大祭,时间为7天。 “祭龙”、“九祭献”虽在祭祀方式、时间上有着差异,但都是求神保佑,消灾纳吉,企盼与大自然和睦相生之意。 每个村寨祭祀的时间尽不相同,有的选属“猪”的日子、有的选属“牛”的日子,内容也有差异。如伴坤村委会伴坤小组就只有祭祀祖宗、煮红蛋、染黄米饭的环节,而都贵村委会哈浦小组则有上山祭祀神树、在家祭祀祖宗、煮红蛋、染黄米饭、歌舞表演等环节。 12月18日至22日正是都贵村委会哈浦小组“祭龙”的日子。节日期间,村民们煮红蛋、染黄米饭迎接节日,然后着手准备接下来的祭祀活动。祭祀这天,祭祀队伍一早就上山祭祀祈福,其余的村民则在广场准备现场祈福的祭祀品,等上山祭祀的队伍返回到村口就全部跳着祈福的舞蹈去迎接祭祀队伍。广场的上方及中央摆着两排坐席,村内长者排列而坐给后辈们“赐福”,最后一起敲锣打鼓、欢歌载物庆祝节日。 哈尼族群众通过最传统的“祭龙”方式,祈祷祖先保护寨子清洁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哈尼族民俗文化。 等待一展风采的村民们 欢欢喜喜迎接“祭祀队伍” 老人为新婚夫妇“赐福” 村民们欢歌载舞庆祝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