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羊街乡基本概况 羊街乡位于滇中南部哀牢山区,元江县东南部。国土面积161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羊街村距县城46公里。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600米,呈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毫米。全乡辖羊街社区、戈垤村委会、坝木村委会、党舵村委会、垤霞村委会、浪支村委会6个行政村(社区),53个自然村,54个村民小组。2016年末,全乡总户数4883户,总人口18976人,少数民族人口17352人。全乡耕地面积34597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8244亩,总产899.78万公斤,主要作物有烤烟、甘蔗、水稻、玉米、小麦等。 羊街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乡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全乡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努力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着力培植下,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传统支柱产业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和巩固。2016年,全乡实现经济总收入20516.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37万元,农民人均所得7122元。 二、“三农通”信息服务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信息服务开展情况 2012年以来,羊街乡“三农通”涉农信息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新农村发展这一主题,立足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优势,按照省三农通信息服务中心的要求, 认真做好“三农通”涉农信息采编、上报等工作,积极开展多元化信息服务,为农业丰产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7年12月,羊街乡信息员采编、上传信息236条,获得省评优秀信息2条,已完成县级三农通联络站下达乡镇信息员每年考核指标任务和要求。“三农通”专门向农民朋友传递涉农实用信息,内容涵盖种植业技术、病虫害防治、惠农政策、供求信息、农资动态、灾害预警、农业机械、外出务工及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日常生活信息、国家法律法规宣传等涉农实用信息服务,覆盖全乡6个村民委员会,53个自然村,54个村民小组。 (二)信息服务取得实效 “三农通”涉农信息紧贴农时,紧随节令变更,与当地农事活动同步,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信息的发送对全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新技术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解决了“三农通”信息服务面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三农通”信息项目实施几年来,发送三农信息236条,信息真实,农户受益明显;二是“三农通”信息以手机短信方式发送,免费为农村提供农业政策、农业科技及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生活常识等对农户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三是“三农通”信息平台效率高,辐射农民群众广泛,效果显著,让农民群众公平、同步享有三农信息,解决了农民群众信息闭塞、信息来源单一的问题和困境。 总之,我乡“三农通”手机短信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推动了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延伸,扩大了农民信息面, 增强了农民科普知识,为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农通”信息发送平台逐渐成了我乡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交流的平台,农产品交易的平台,农业技术传播的平台,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便捷通道,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助力器。同时,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帮助解决了技术难题。反馈的农民朋友都说:希望农业部门更多涉农信息,把最好的种子、最好的技术、最实用的法律知识送到农村送给农民,让农民得到更多更直接的实惠。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 主要问题:当前,我乡农民获取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主要还是通过广播、电视、宣传、通知、广告等渠道获取,渠道固然很多,信息量也比较丰富,但由于农民个体素质差异和信息自身的时效性、权威性等问题,很难准确及时有效的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另外,受信息内容字数、字符限制,好多信息内容不便拓展说明,农户无法全面知晓。 意见建议:建议信息内容字数、字符(计空格)增加至100字为宜。 四、今后工作措施 结合本乡“三农”工作实际,一是深入基层,积极宣传“三农通”的好处意义,让更多老百姓学会使用“三农通”信息,了解政策、找到专家、学到技术,让农户能相信并充分利用“三农通”信息指导生产,服务生活;二是深化“三农通”服务主体地位的认识,真正以农民为服务主体,把三农服务作为“三农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三是做好“三农通”信息采集、筛选、上报,保证信息及时、有效、实用和安全,为农民群众提供具有实用性、服务性、指导性的信息,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信息多样化的需求;四是不断提高产前信息、产中技术指导、产后流通的服务工作,基于“三农”信息服务面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后进一步加大与各部门、行业间的信息沟通力度,宣传国家惠农有关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五是认真履行“三农通”乡镇信息联络员职责,不断总结经验,完成县级三农通联络站下达乡镇信息员每年信息考核指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