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喷打,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为了更好贯的彻落实省市“一喷三防”实施方案,夺取夏粮丰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
一、防治适期和种类
“一喷三防”适期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防治四病三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麦穗蚜、吸浆虫、麦蜘蛛)为重点,兼治其它病虫害,防早衰、增粒重,夺取小麦丰产丰收。
二、防治技术
“一喷三防”应采取综合作业,一喷多效,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混配剂施用。根据我县小麦穗期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出以下病虫害防治技术。
1、以防治锈病、吸浆虫为主的麦田,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克或12.5%烯唑醇40毫升加4.5%的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再加98%磷酸二氢钾100克或液体叶面肥50毫升加水喷雾。
2、以防治赤霉病、麦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50%多菌灵60毫升或70%甲基硫菌灵100克、加3%啶虫脒乳油25毫升或10%吡虫啉20克、再加98%磷酸二氢钾100克喷雾。
3、以防治叶枯病、穗蚜为主的麦田,亩用65%代森锰锌150克或70%甲基托布津100克加10%吡虫啉20克,再加98%磷酸二氢钾100克喷雾。
三、注意事项
1、在购药时一定要到三证齐全的正规门店选购,拒绝使用所谓改进型、复方类粉锈宁、三唑酮,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2、配制药液要采用二次稀释法,以免药液不匀影响效果和导致药害。
3、用药量要准确。根据亩用药量及用水量配制药液,配制采用标准计量器,切勿随意加药。
4、田间喷药要选在无露水情况下进行,严格农药操作规程,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喷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总之,小麦生长中后期,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病虫发生种类多,且发展速度快,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各乡镇、街道办一定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及早做好准备,筹措资金,宣传培训到位,备足农药和药械,必要时启动应急防控,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元江县农业局 发布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