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农业局2016年部门预算
公开情况
一、农业局基本情况
元江县农业局现有编制25人,其中:行政编制14人(其中:设局长1名,副局长3名),暂定编制7人,工勤2人;周转编制2人。
农业局现实有人员24人,其中:行政人员21人,工勤人员3人。行政人员中:局长1人,副局长3人,糖办副主任1人,烟办副主任1人,领导6人。办公室3人,种植业管理股3人,财务与人事管理股1人,产业发展与信息股2人,政策法规与综合执法股2人,畜牧兽医股3人,农业机械化管理股1人,一般工作人员合计15人。工勤人员(驾驶员)3人。
二、主要职能职责
元江县农业局为县政府的工作部门,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农村经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乡镇企业、生态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编制全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等布局结构调整。承担完善农村经营业管理体制的责任,指导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品质的改善,负责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工作,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负责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指导农用地、草地、渔业水域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组织、管理好局属事业单位的工作,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2015年元江县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一系列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力转方式、调结构,提升一产、促进二产、强推三产,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2015年农业工作情况如下:
1、高原特色农业稳步发展;
一是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2015年粮食总产量9650万公斤,比上年增63万公斤,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
二是烤烟生产稳步推进,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积极落实种植面积,适时移栽63300亩,做好栽、种、管、售各个环节管理,收购烟叶815万公斤,烟农售烟收入2.25亿元以上。
三是甘蔗生产徘徊不前,继续采取“两推广、两提高、一完善”工作措施,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实施高产创建项目。受种植结构调整、五年连旱、种植比较效益不高等因素影响,糖料甘蔗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完成2014-2015年度甘蔗产量30万吨,入榨甘蔗27.11万吨,生产白糖3.4万吨,蔗农收入1.3亿元,运蔗收入1500万元,企业收入2.39亿元。
四是蔬菜生产稳步增长,改善蔬菜生产条件,引进蔬菜种植大户,大力发展秋冬蔬菜种植,全年蔬菜种植40000亩,蔬菜总产量6000万公斤、比上年增1663万公斤、增长38.3%。
五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克服霜冻、持续干旱影响,油料产量与上年持平。2015年种植油料25000亩,产量350万公斤。
六是热区特色生物资源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充分利用热区资源,引进扶持种植、加工大户,带动热区农民种植热带花卉、芦荟、茉莉花,热区特色生物资源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热区农民收入来源之一。2015年全县种植热带花卉、芦荟、茉莉花32000亩、同比增加3392亩、增11.86%,实现农业产值40000万元、同比增加14564万元、增57.3%。
七是水果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种改良和引进市场价格较好的水果品种,水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大幅提高,为元江打造“花果园”夯实基础。2015年全县种植水果26.2万亩、同比增加2.4万亩、增10%,水果产量243500吨、同比增加27672吨、增12.8%,产值130138万元、同比增加30029万元、增30%。
八是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狠抓动物防疫、规模养殖和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工作,有力促进了畜牧业发展,2015年全县肉蛋总产3090万公斤、同比增加512.7万公斤、增长19.9%。九是稳步推进渔业生产。全县渔业养殖19467亩,其中池塘养殖2422亩、水库养殖6895亩、稻田养鱼10150亩,生产鱼苗16500万尾、鱼种464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2%,水产品产量2000吨,同比增加278吨、增16.1%。
2、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做好产业发展保增收的同时,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收,确保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041人,累计外出务工人员34002人,实现外出务工收入3.5亿元以上;二是以“一折通”形式开展兑付良种补贴资金、种粮补贴资金和农资综合补贴工作;三是完成发放2015-2017年度畜牧贴息贷款5000万元工作;四是各级财政和养殖户投入90.94万元开展9094头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全县10个乡镇(街道)80个村委会3032户养殖户参保;五是兑付217.58万亩草原承包和补奖资金453.225万元,全县10乡镇(街道)、74个村(居)委会、622村民小组、27114 户、103874人受益;六是开展2015年度兑付购机补贴资金100万元工作;七是开展土地流转57123亩,受益农户10825户,实现土地流转收入3311.7万元。
3、加强农业项目建设工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一是投资363.2万元,在那诺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建成 “三面光”沟渠5件15.73千米,增施商品有机肥1500亩。二是投资155万元,完成5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三是投资200万元,开展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山地养鸡项目建设。四是投资283.63万元在龙潭乡阿乃村委会建设完成2014年中央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建成标准化牛舍2457平方米、建成标准化羊舍516平方米、青贮窖481立方米、贮草棚245平方米;完成多年生人工草地2172.5亩、改良牧草草地面积4215亩。五是农村节柴改灶、沼气池、畜禽养殖小区联户沼气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4、扎实推进科技推广工作,努力提高科技到位率。一是采取培训、示范样板、创建科普基地等形式,完成科技培训558期、培训72622人,创建样板363个,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粮食、经作、畜禽、渔业等新品种、新技术115项。二是完成1个万亩油菜高产创建,2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1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1个万亩甘蔗高产创建。三是完成科技推广水稻64045亩、玉米135685亩、小麦27450亩,推广秸秆还田551142亩、秸秆覆盖21156亩、化肥深施421235亩、配方施肥260642亩、间套种308452亩、水果品种改良9875亩,推广节水灌溉103652亩,推广利用大棚1754亩。四是引进、推广良种猪1520头,引进良种牛130头,良种羊35只,推广猪人工授精8050窝,牛冻精改良520头,推广生物发酵床190平方米,人工牧草种植5222.5亩,改良天然牧草草地8475亩,推广青贮、氨化饲料5.1万吨,新建青贮、氨化池130立方米,新购置秸秆切碎机43台、全县有切碎机7723台,推广种草养畜21000头只,畜牧兽医科技培训10124人次,新建1个畜禽养殖小区、2个养殖专业村、10户养殖大户。
5、做好动植物疫病防控,确保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县级投入专项资金119.56万元,积极采取免疫、检疫、监测、消毒、宣传、防疫人员安全防护等措施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我县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避免了畜禽疫情造成的损失,全年完成猪口蹄疫免疫28.9万头、猪瘟免疫28.9万头、猪蓝耳免疫28.9万头,牛口蹄疫免疫10.6万头、牛气肿疽1800头,羊口蹄疫免疫8.7万只、小反刍兽疫免疫1317只,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48.2万只、鸡新城疫免疫98.3万只,狂犬病免疫7924只。利用阿维菌素、驱虫精、敌百虫开展畜禽驱虫145.37万头次。用菌毒杀、碘伏、消毒灵、烧碱、石灰等消毒药5650公斤,消毒养殖场(区)75个、畜禽交易市场32个、养殖农户约24350户,消毒面积5.7万�,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各类动物死尸4785具。畜禽采血1056份,抗体检测合格率达70%以上。畜禽疫病死亡率猪2.62%、大牲畜1.18%、羊1.6%、禽4.98%,控制在市级下达指标范围内。二是为降低果实蝇危害,继续投入100万元实蝇防控资金,按照《元江县实蝇防治方案》,在314个村民小组开展统防统治17万亩;完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57.3万亩次;建立3个木虱监测点,挖出患病柑橘树355340株,统防柑橘黄龙病21000亩次;完成10个乡镇、575个自然村灭鼠工作。
6、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品牌农业。一是扶持发展7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亿元、比上年增长6%以上,年销售收入21亿元、增长16.7%。二是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注销不合格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全县共有在农业部门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5个,合作社成员数7590户,带动非成员农户6067户,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以上。三是突出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县有17个农产品注册商标品牌,有6个玉溪市知名商标、6个云南省著名商标,通过有机食品认证2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个,元江鲤、元江芒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4户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全县农产品商品率达90%以上。四是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全县在农业部门备案的家庭农场有36个,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26个、畜牧业家庭农场6个、种养结合家庭农场4个,6个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6个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3064亩、劳动力117个、常年雇工劳动力24个。
7、稳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工作。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投资1337.3万元开展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全县“二调”耕地面积61.92万亩,其中:农村土地承包合同面积15.87万亩,承包农户4.1万户,户均地块数量约10块。8月19日完成招标工作,9月15日县农业局与中标单位昆明土地公公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元江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技术服务合同书》,9月20日中标单位安排技术人员进入10个乡镇(街道)开展前期数据的收集、核实、录入工作。红河街道完成实地调查勘测承包地块10429个地块、实测面积13083.99亩,其中:承包地10099.03亩、自留地604.71亩、自开荒地1489.11亩、集体土地891.14亩。目前基本完成资料收集、入户调查、实地踏勘、空域申请、技术设计编写、航拍、内业指认、外业核实、审核公示等相关工作,进入建立登记簿阶段,等省级统一承包经营权证书即可打印发放,待市级完成软件系统招标后,即可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和资料归档。二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县管理村集体资金64443098.43元,固定资产133248698.33元、长期投资838360.00元,在建工程3178634.56元,林木资产78500.00元,经济合同30份。
8、加强农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农业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完成农作物种子、动植物检疫、农资市场监管和农机管理工作,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2件,其中种子管理3件、农药管理4件、兽药管理3件、渔业管理2件。
一是加强种子管理,共检查种子市场48个次,检查种子经营户163户次,出动执法人员176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0台次,查处违法经营种子案件3起,没收种子84.8公斤,货值金额11823元,罚没款315元。
二是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对柑桔黄龙病和溃疡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玉米退绿斑驳病、扶桑绵粉蚧、香蕉枯萎病、红火蚁等害生物进行调查和依法进行检疫,在因远沙莆、甘庄青龙、澧江那塘山建立3个木虱监测点,采样送检样品75个,实施产地检疫2.3万亩、调运检疫60批次。
三是加强动物检疫工作,在90个畜禽报检点产地检疫猪48950头、牛3950头、羊3168只、家禽59840只,检出病猪13头、病禽44只,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产地检疫率达100%。在9个定点屠宰场屠宰检疫肉猪49896头、牛羊3463头只、家禽59615只,检出不合格猪肉55头、家禽94只,屠宰检疫率达100%。在14个交易市场检疫畜类46868头、禽类63021只、动物产品4620吨。
四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利益。组织执法人员完成检查农药经营单位86个次,抽检农药产品质量4个,抽查农药产品标签560个,下发签收整改告知书15份,整改农药经营门市15个,立案查处违法经营案件4起;完成检查肥料门市147家,发放宣传资料10000份;完成检查76户兽药门店,抽检兽药2226盒(包),发现不合格兽药15盒(包)、价值208元,查处不合格兽药3起,检查119个饲料门店,抽查饲料192个品种16100公斤。
五是加强水产品市场教管。完成发放宣传材料300份,检查水产品市场3个、苗种场2个、鱼塘养殖户80户,立案查处违法捕鱼电鱼2起。
六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对农贸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品种进行农药残留抽样检测38次,检测样品2090个,其中蔬菜样品1850个、合格率99.0%,水果样品240个、合格率98.0%,达到市级下达的指标内。
七是加强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与10个乡镇(街道)农业技术农机工作站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11 份,与拖拉机机主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74份。在“两节”、“打非治违”、“平安农机”活动中,深入乡镇、作业场所48次,张贴标语27条,发放安全宣传材料6700份,播放安全警示教育音像片20场,检查拖拉机386台次,查处拖拉机脱检脱保48台次、无证驾驶24台次、超速超载32台次、酒后驾车11台次、违法载人32台次、无牌行驶18台次、未换证审验17台次、未年检26台次、其它违法行为15台次。
2015年,我县农业工作虽然呈稳定发展的态势,但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龙头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和精深加工层次较低,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整体带动能力还比较弱。二是虽然热区作物品种齐全,但是缺乏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的主导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各种作物争地矛盾突出,造成加工企业原料不足。三是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缺乏品牌产品,制约着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四是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低的问题更加凸显。五是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业效益偏低的矛盾较为突出。
四、本年度收支基本情况
农业局经审查批准的2016年部门预算数:收入预算总计57,288,181.00 元,支出预算总计57,288,181.00元。其中:经费拨款安排的支出57,288,181.00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035,356.00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90,260.00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643,165.00元;项目支出54,219,400.00元。
五、对本单位的收支情况
元江县农业局在部门预算执行中,认真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批复执行,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及审批程序;严格按照预决算要求,做好本单位的预算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其他需要办理的事项严格按照财政要求办理。
元江县农业局
二○一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附件:元江县部门预算公开样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