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粘虫发生现状及防控建议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5-09-30 17:19:57 点击率: 0 【打印】 【关闭】

    一、粘虫简介
   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等。除新疆外,其它各省均有危害。寄主于麦、稻、粟、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及棉花、豆类、蔬菜等16科104种以上植物。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成为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
   二、全县发生现状
  进入7月上中旬,元江县已进入雨季,高温高温的气候条件极有利于粘虫迁入和发生。为摸清今年全县粘虫发生情况,县植保站对粘虫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
2015年8月12日,在红光农场五队后山的甘蔗上发现有粘虫危害,总体来看,危害相对较轻,但局部甘蔗田块危害严重,植株叶片被幼虫吃光。据县植保站监测,当前全县发生面积145亩,全为甘蔗,平均百株虫量为17头,比去年同期(去年21头)少19.05%,最高百株虫量为110头,比去年同期(去年132头)少16.67%。
   三、防控建议
  针对粘虫繁殖速度快、短期内暴发成灾,3龄后食量暴增、抗药性增强等特性,粘虫防治应采取“控制成虫发生,减少产卵量,抓住幼虫3龄暴食危害前关键防治时期,集中连片普治重发生区,隔离防治局部高密度区,控制重发生田害虫转移为害。密切监视一般发生区,对超过防治指标的点片及时挑治”的策略。
   (一)防治成虫,降低产卵。利用粘虫成虫产卵趋枯性、趋光、趋化性,采用枯草把、糖醋液、性诱捕器、杀虫灯等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产卵量,降低田间虫口密度。 
  1、枯草把法。一般扎直径为5厘米的草把,每亩插60至100个,5天换一次草把,换下的枯草把集中烧毁,消灭粘虫卵块。
    2、糖醋法。取红糖350克、酒150克、醋500克、水250克、再加90%的晶体敌百虫3克,制成糖醋诱液,放在田间1米高的地方诱杀粘虫成虫。 
   3、性诱捕法。用配粘虫性诱芯的干式诱器,每亩1个插杆挂在危害田块,诱杀产卵成虫。
   4、杀虫灯法。在成虫交配产卵期,于田间安置杀虫灯,灯间距100米,晚8点至早5点开灯,诱杀成虫。
   (二)防治幼虫,减轻危害。在幼虫发生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把幼虫消灭在3龄之前。当水稻、玉米或甘蔗田虫口密度达20头/百丛以上时,亩用40%毒火(毒死蜱)乳油75克+5%杰功(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60毫升兑清水45千克均匀喷施,或亩用5%杰功(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60毫升+5%高威严微乳剂30毫升兑水45千克均匀喷施。施药时间应在晴天上午9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若遇雨天应及时补喷,要求喷雾均匀周到,田间路边的杂草要求喷到。高龄幼虫,适当加大用药量。虫口密度高的田块,先拍植株,将粘虫抖落地面,再向地面施药,可收到良好防效。对侵入玉米雌穗的粘虫可采用涂抹内吸剂药液的方法防治。施药机械可采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风送式喷雾机或采用烟雾机喷雾。喷雾时要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
   (三)建封锁带,防止转移。在粘虫迁移危害时,可在其转移的道路上撒成15厘米宽的药带进行封锁;或在玉米田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5千克拌砂土30公斤制成毒土撒施进行隔离。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元江县农业局 发布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