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元江县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上半年,全县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经济运行保持增长 上半年,元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8510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下同)10.8%,两年平均增长5.4%,比一季度平均增速加快3.7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725万元,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6.0%,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84358万元,增长3.8%,两年平均增长3.9%,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5019万元,增长14.9%,两年平均增长5.9%,拉动经济增长8.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2%、31.5%和57.3%。 (二)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上半年,元江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469万元,增长12.6%,位居全市第1位,增加值66157万元,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6.1%,比一季度平均增速加快3.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从总产值分行业看,农业102739万元、林业7159万元、畜牧业26369万元、渔业782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420万元,分别增长13.7%、7.6%、10.2%、1.2%、6.7%。 (三)工业生产持续恢复 上半年,元江县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54725万元,增长1.3%;增加值102994万元,增长6.0%,拉动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3%,比一季度平均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规模以下增加值增长3.6%,分别排全市第8位、第4位。从三个门类来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长3.3%,规模以上制造业增长11.2%,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1%,分别排全市第2位、第9位、第6位。 (四)贸易业总体呈现活跃增长 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256万元,增长16.8%,增速比全市高2.5个百分点,排全市第5位。贸易业的四个行业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20942.7万元,增长32.7%,增幅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排全市第3位;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43475.8万元,增长27.4%,增幅低于全市1.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住宿业实现营业额5575.1万元,增长57.9%,增幅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餐饮业实现营业额34828.9万元,增长50.3%,增幅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排全市第3位。四个行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2.4、0.1、0.8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逐步提速 上半年,元江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6.1%,比1—5月份、1—4月份和一季度分别加快5.2、13.1、27.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7%,比一季度提高6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0.9%,比一季度下降8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比一季度提高27.7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支出和金融信贷继续增长 上半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35954万元,增长107.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108万元,增长143.3%,税收收入9663万元、非税收入14445万元,分别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0.1%和59.9%。地方财政支出107839万元,增长1.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249万元,增长7.0%。 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48700万元,增长14.9%;各项贷款余额612574万元,增长5.5%。 (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上半年,元江县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80元,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2元,增长13.8%,两年平均增长9.9%。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量少质弱,下半年难以提速发展。2021年6月止,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仅占全市的4.8%,其中中型企业4户,微型企业2户,其余为小型企业,没有大型企业存量。岔河、呈达、明辉、银岭处于停产状态,复产时间难以确定,现有的规上企业支撑乏力,下半年如果没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入库,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将会持续加大。新能源企业在规上工业中的占比较大、承压明显,上半年,我县4家新能源企业总产值、增加值在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中的比重分别占到了23% 和42.8%。 (二)建筑业恢复缓慢,建筑业总产值和建安工程投资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在新的GDP核算制度下,建筑业增加值核算增加了“建安工程投资”。上半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5.4%,排全市第9位,与增速最快的峨山县(40.7%)相差25.3个百分点。建安工程投资增长3.9%,排全市第6位,结合全省注册地总专包企业总产值发展速度/当期全省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发展速度计算出的建筑业增加值仅增长1.1%,对GDP贡献率为1.6%,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在上半年的GDP核算表中,建安工程投资增速每增长1.0%,GDP增长0.1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存不足,申报入库的项目材料质量不高。目前,全县在库投资项目共89个,可以出数的仅有37个,剩余投资额855467万元(其中果香四季项目占63.0%)。从申报入库的项目材料质量来看,存在提供的施工合同材料混乱、逻辑不符,施工现场不达标,项目成熟度不够,材料依据不足以支撑计划总投资等问题。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出数依据不足难出数,在上报投资额时,项目单位往往不能及时提供解锁所需的支撑材料,或者提供了也存在胡乱拼凑材料的问题,造成难解锁,难出数。 (四)第三产业支撑项发展后劲不足,压力依然很大。上半年,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8.5个百分点。其中,影响较大的餐饮业营业额增长50.3%,排全市第3位,与增速最快的澄江市(55.6%)相差5.3个百分点,与上报增速相比,下拉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总额增长2.8%,排全市第9位,与增速最快的江川区(19.7%)相差16.9个百分点,与上报增速相比,下拉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是对上半年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项。 三、几点建议 (一)做好准规工业企业的培育工作,不断壮大工业总量,努力稳住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一是全面摸排和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在1500-2000万元之间的工业企业,加强调研,密切关注其生产经营情况,一旦达规,立即纳统,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的保有量。二是积极培育工业新增量。加大新兴工业的培植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工业项目的落地和建设,不断增强工业的发展后劲,为全县工业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动力。三是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停产企业的调研,做好协调服务,竭尽全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工业各行业全面增长。 (二)抓实建安工程投资项目,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抓好建安工程投资项目入库工作,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要及时入库纳统,做到不重不漏,应统尽统。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进展顺利的项目,要抢抓机遇,能快则快,争取形成更多投资量,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要针对瓶颈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解决方法,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顺利推进。 (三)强化统筹谋划,抓好落实每项基础指标。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后,参与GDP核算的48项基础指标涉及门类更广、行业更多,各责任部门要对标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基础指标,既要重点关注我县占比较大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建筑业总产值、批、零、住、餐、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等重点指标的走势,重点培育批零住餐、 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加强对所有行业企业进行全面筛查,切实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对接近规上限上的企业进行跟踪监测,做好纳规各环节服务,企业一旦达到规上限上标准,及时申报入库报数,形成新的支撑,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更要兼顾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和营利性服务业等指标,做到统筹兼顾,超前谋划、提前部署。 签发:赵林春,审核:陈娟,拟稿:陈娟,联系电话:6016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