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09-02-24 09:34:41 点击率: 96 【打印】 【关闭】

元江哈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统计局

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08年,元江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生态富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和“强矿电,壮烤烟,提热作,兴旅游”的发展思路以及年初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建元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视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元江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了县域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呈现出全县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景象。

一、综合

2008年全县实现现价生产总值(GDP226852万元,比上年增加3497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81674万元,比上年增加15097万元;第二产业(工业及建筑业)增加值63683万元,比上年增加876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1495万元,比上年增加11115万元。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实现生产总值185899万元,增长11.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095万元,增长8.12%;第二产业增加值52077万元,增长19.43%;第三产业增加值71727万元,增长9.75%。人均生产总值10488元,比上年增加1560元,按可比价增长10.99%。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共完成增加值97599万元,占GDP的比重为43.0%,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8年,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烤烟生产,着力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县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现价)121565万元,比上年增加2327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546万元,比上年增长8.40%2008年,实现农业(种植业)产值89831万元,比上年增加17716万元。新兴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年芦荟产量14124吨,实现农业产值752万元,比上年增加188万元,增长33.33%;实现工业产值5648万元,比上年增加421万元,增长8.05%;茉莉花鲜花交易量达2435吨,实现农业产值2885万元,加工花茶3860吨,实现工业产值385万元;种植花卉4513亩,比上年增加1810亩,实现花卉产值5387万元,比上年增加2827万元,增长110.43%;青枣产量4429吨,实现产值1683万元。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

    

  计量   单位

2008

2007

2008年比上年增减

绝对数

%

粮食总产量

万公斤

5361.51

5003.82

357.69

7.15

其中:大 春

万公斤

4524.91

4292.90

232.01

5.40

     小 春

万公斤

836.60

710.92

125.68

17.68

油料总产量

万公斤

151.75

116.33

35.42

30.45

甘蔗总产量

 

71.77

71.25

0.52

0.73

其中:果蔗

 

2.90

2.22

0.68

30.63

烤烟产量

万公斤

1074.48

833.65

240.83

28.89

水果总产量

万公斤

5088

3759

1329

35.36

其中:芒果

万公斤

560

587

-27

-4.60

香蕉

万公斤

2278

1552

726

46.78

      青枣

万公斤

442.9

427.3

15.6

3.65

蔬菜产量

万公斤

2016.99

1582.86

434.13

27.43

   备注:(1)甘蔗产量2007年数为2007-2008年榨季实产数,2008年数为2008-2009年榨季预计数。(2)青枣产量2007年数为2006-2007年种植年度实产数,2008年数为2007-2008年种植年度实产数。

林业工作稳步向前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全年实现林业产值(现价)1795万元,比上年增加499万元。完成造林面积5.84万亩,义务植树49.1万株;全县森林面积覆盖率达50.9%,林地面积覆盖率达61.9%

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向前推进,全年完成畜牧业产值(现价)28274万元,比上年增加4922万元。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存栏数如下表:

    

  计量   单位

2008

2007

2008年比上年增减

绝对数

%

生猪年末存栏

131669

123376

8293

6.72

肥猪年内出栏

137673

129093

8580

6.65

猪肉产量

万公斤

1178.69

1139.64

39.05

3.43

大牲畜年末存栏

54500

53218

1282

2.41

其中:牛存栏

54380

52574

1806

3.44

牛出栏

14100

13486

614

4.55

牛肉产量

万公斤

169.54

163.77

5.77

3.52

山绵羊年末存栏

36579

35112

1467

4.18

山绵羊年内出栏

19321

17564

1757

10.00

羊肉产量

万公斤

47.62

43.09

4.53

10.51

家禽出栏

861280

735838

125442

17.05

肉类总产量

万公斤

1538.69

1467.61

71.08

4.84

渔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年水产品产量1005,比上年减少91,实现总产值(现价)1120万元,比上年增加31万元;全县水产养殖面积9242,其中:坝塘908亩,水库6835亩。

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45万元,比上年增加107万元,农、林、牧、渔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占全部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3.89%1.48%23.26%0.92%0.45%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年末农村劳动力117043人,占农业人口的67.65%;年末总耕地面积278329亩,其中:水田73924亩,地197430亩(水浇地38072亩),临时性耕地6975亩,农民人均拥有耕地1.61亩。全年完成农田水利化建设项目67(不含小水窖),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800亩,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6.88万亩,水利化程度达62.2%。全县年末实有水库45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41座,水库总库容10414万立方米;小坝塘79座,总库容186.      5       万立方米      。全年完成供水量15625万立方米,其中:农业供水13893万立方米;工业供水850万立方米;城镇生活供水443万立方米;农村生活供水439万立方米。全县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341.46万瓦特,其中:拖拉机1246763.2万瓦特;化肥施用量41218吨,比上年增加3105吨,增长8.15%;农药使用量224吨,比上年增加34吨,增长17.89%;农膜使用量395吨,比上年增加193吨,增长95.54%

三、工业

2008年,继续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年末,全县共有工业企业524户,其中:国有工业5户;集体工业2户;有限责任公司5户;股份有限公司2户;港澳台投资工业1户;私营工业93户;个体工业416户。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52678万元,比上年增加16722万元,其中:制糖业产值23527万元,比上年增加1348万元;镍矿开发业产值24309万元,比上年减少9010万元。总产值中: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产值15454万元,占10.12%;股份制工业和港澳台投资工业60654万元,占39.73%;私营工业63950万元,占41.88%;个体工业12620万元,占8.27%。全年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54841万元,比上年增加5448万元,按可比价增长16.22%2008年,全县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1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00197万元,比上年增加198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4418万元,比上年增加1432万元,增长1.27%,实现利税总额4520万元,比上年减少17059万元,减79.01%。规模以上亏损工业企业7户,亏损面为46.67%,比上年扩大13.34个百分点,亏损额为5408万元,增亏3716万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表: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8

2007

2008年比上年增减

绝对数

%

   

79163

63312

15851

25.04

   

3960

3412

548

16.06

电 解 镍

931

840

91

10.83

发 电 量

万千瓦时

36619

29311

7308

24.93

   

639492

516108

123384

23.91

人造水晶

133

151

-18

-11.92

电 解 铜

913

899

14

1.56

   

千克

33

18

15

83.33

铁 合 金

12702

13308

-606

-4.55

纤 维 板

立方米

10845

23748

-12903

-54.33

精制茶叶

2563

2682

-119

-4.44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079万元,比上年增加17025万元,增长30.37%,其中:城镇投资48179万元,比上年增加7534万元,增长18.54%;房地产开发投资5906万元,比上年增加3506万元,增长146.08%;农村投资11245万元,比上年增加2898万元,增长34.72%;农村私人投资7749万元,比上年增加3087万元,增长66.22%。全年施工项目85个,其中:城镇51个,房地产开发3个,农村投资31个。竣工项目60个,其中:城镇29个,房地产开发1个,农村投资30个。施工房屋面积308061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254794平方米。本年新增固定资产82265万元。

2008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842万元,比上年增加3319万元,增长42.97%。年末全县共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5家,从业人员606人,实现总产值4012万元。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2008年全县交通运输进一步发展,道路状况进一步改善。县乡公路全部实现等级化,年末,全县公路里程2533公里,其中:国道241公里(含高速公路100公里),县道396公里,乡镇道路1563公里,专用道路62公里:村道271公里。2008年末,全县共拥有大型汽车1192;小型汽车3383;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车)545 ;摩托车31958辆,其中:二轮三轮摩托车30417,轻便摩托车1541辆。

2008年末,全县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发展到29579门,固定电话用户数17675户,流动市话用户数2973户,全县共有公用电话1311部。固定电话普及率(含流动市话)每百人9.55部,比上年减少4.51部。年末移动电话在网用户71507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33.06部,比上年增加2.98部。年末全县互联网用户4389户。全年国内外函件11.26万件,订销报纸累计69.35万份,订销杂志累计7.51万份。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42.00万元,比上年增加19.11万元,增长5.92%

六、商贸、招商引资及旅游

2008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781万元,比上年增加11953万元,增长19.98%,其中:批发零售业完成48612万元,比上年增加7921万元,增长19.47%;住宿餐饮业完成16769万元,比上年增加3634万元,增长27.67%。外贸出口总额163万美元,比上年增加45万美元,增长38.14%2008年共引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8项,其中:结转上年项目5项,本年启动实施项目13项,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44473万元,比上年增加10339万元,增长30.29%;引进实施外资项目1,实际利用外资28.2万美元。

2008年末,县城内实有星级宾馆4家。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37人次,比上年减少150人次,减52.26%;接待国内旅客44.37万人次,比上年减少5.53万人次,减10.82%;旅游社会收入达15646.27万元,比上年减少939.12万元,减5.66%

七、财税、金融及保险

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4799万元,比上年增加2504万元,增长11.23%,其中:中央级收入8392万元,比上年减少477万元,减5.38%;省级收入2487万元,比上年增加1261万元,增长102.85%;县级收入13920万元,比上年增加1720万元,增长14.10%。地方财政支出完成47115万元,比上年增加4713万元,增长11.12%,其中:县级支出43161万元,比上年增加4927万元,增长12.89%;乡(镇)级支出3954万元,比上年减少214万元,减5.13%。全县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9840万元,比上年减少656万元,6.25%;地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10440万元,比上年增加2323万元,增长28.05%

金融运行平稳。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2391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6810万元,增长10.15%;各项贷款余额96721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006万元,增长2.12%;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376311万元,现金支出411782万元,累计现金净投放35471万元,比上年少投放6305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9673万元,比上年增加21788万元,增长27.97%;居民人均储蓄存款4608元,比上年增加720元,增长18.52%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保险经营机构10个。全县保险业务收入4209.87万元,比上年增加295.52万元,增长7.55%;赔款支出997.49万元,比上年减少67.52万元,减6.34%,累计赔款支出占累计保费收入的23.69%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

2008年,继续推进“科教兴元”战略,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年末,全县在人事部门登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42人,取得资格的3529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66人,中级职称1337人,初级职称2026人;在岗未评定职称的专业人员113人。年内全县共举办各种科学技术培训3457期,培训279662人次。

2008年,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形式、多层次教育,培育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小学校79所(不含幼儿园),其中:高中2所,职业中学1所,初中11所,小学65所;全县共有在校学生33222人,其中:高中2988人,职中1207人。初中9619人,小学19408人;全县共有幼儿园9所,其中:教办4所,民办5所,在园幼儿2028人;学前班88个班,共有学龄前在校儿童1897人;全县毕业学生人数7659人,其中:高中932人;职中206;初中3084人;小学3437人;高中毕业报考大学人数1053人,被录取600人,其中:本科267人,专科333人,录取率达56.98%;学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04.33%;全县共有专任教师2281名。全县共有县委党校1所,乡镇党职技校10所,县委党校年末共有本科、大专函授班6个班,在读人数102人,年内毕业77人。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县民族歌舞团坚持“三下乡”活动,全年共演出110场次,观众达16万余人次;全县10个乡镇文化站共组织各类文娱活动267场次,观众达14.74万余人次;放映电影1131场,观众达12.66万余人次;县图书馆藏书达77188;县档案馆馆藏档案105全宗,31704卷。广播电视事业继续深入开展“村村通”创建工程,年末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8.7%。电视台全年共播出新闻14877,拍摄制作电视专题片4,播出专栏节目8期。

九、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

2008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18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3个,乡镇医院12个,其它卫生机构3个;拥有病床375张,有职工5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9人,有执业医师124人,执业助理医师54人,注册护士120人。有乡村卫生所72个,拥有乡村医生150人,卫生员71人。个体开业34户,从业人员21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84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人。全年门诊诊疗病人436911人次,入院人数15609人,治愈7178人,治愈率57.55%;病床使用率68.11%;传染病发病率147.28/10万;“四苗”覆盖率99.05%

2008年,全县共举办各种运动会49次,参赛运动员119478人次,向上级输送各类体育人才36人,学校体育达标率99%,我县运动员全年共获得省级比赛金牌3枚,银牌4,铜牌6;市级比赛金牌11枚,银牌17,铜牌18,全县体育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9%

2008年末,全县共有重点优抚对象288人,发放抚恤定补金额108.82万元;义务兵家属132户,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30.36万元;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7234267人,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658.55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845811814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67.41万元;全县共有“五保”对象799人,其中:集中供养的133人;集体办敬老院11个,有职工22人,床位数288张。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8年末,全县在社保局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数3722户(含个体户和自谋职业3352户),参保人员14758 人(含个体户和自谋职业5102人),收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9422.67万元(含个体户和自谋职业461.43万元),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9078.53万元(含个体户和自谋职业372.25万元);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406户,参保职工17224,其中:在职人员12651人,全年实际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3392万元,支付2957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付1542万元,个人账户支付1415万元;今年6月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参保登记人数达8580人,收缴医疗保险费84万元,支付9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50635人,筹集基金1315.19万元,其中:个人缴纳150.64万元, 全年全县共减免补偿315619人次,医疗总费用2611.03万元,补偿基金1063.96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261,全年实际收缴失业保险金511.12万元,支付82.94万元,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参加工伤保险4791人;参加生育保险4292人。

十、物价、人民生活及环境保护

2008年全县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6.02;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6.15,物价上涨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2008年末全县在岗职工12574人,比上年减少303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7881人,比上年减少221人;集体单位职工211人,比上年减少35人;其它单位职工4482人,比上年减少47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1593万元,比上年增加3379万元,增长11.98%,其中:国有单位23281万元,比上年增加2382万元,增长11.40%;集体单位462万元,比上年增加47万元,增长11.33%;其它单位7850万元,比上年增加950万元,增长13.77%。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4086元,比上年增加3081元,增长14.67%,其中:国有单位27768元,比上年增加1787元,增长6.88%;集体单位20625元,比上年增加3775元,增长22.40%;其它单位17410元,比上年增加3990元,增长29.73%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06元,比上年增加818元,增长25.6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3元,比上年增加711元,增长22.49%;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04元,比上年增加1782元,增长16.47%

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629.46吨,比上年减少104.79;二氧化硫排放量436.99,比上年减少33.83吨,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68%;工业废气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

十一、人口和计划生育

2008年末全县总户数58364户,总人口200328人,比上年增加32人,其中:男102685,97643人;农业人口173023人,非农业人口27305人。少数民族人口160428人,占总人口的80.08%,其中:哈尼族82961人,占41.41%;彝族44192人,占22.06%;傣族24555人,占12.26%。年内出生人数1443人,出生率7.22,年内死亡人数900人,死亡率为4.50‰,人口自然增长率2.72‰ ,比上年上升0.11个千分点。

2008年末,全县已婚育龄妇女人数达38932人,累计领取独生子女证人数8527人,年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4597例,累计落实各种节育措施人数33691,节育率达86.54%,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快报数据。

             2、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均为可比价增速。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元江县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元江县统计局 发布人:陈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