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元江县第二学区初中数学组交流活动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9-11-30 10:07:40 点击率: 102 【打印】 【关闭】

 为进一步提高元江县初中数学教师素质和能力,加强校际间教育教学的互动交流,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11月21日下午,我县第二学区学校数学教研团队由第二学区主任杨丽先老师及各学校校长带队赴洼垤中学进行数学组课堂研讨交流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元江初中第二学区数学教育交流合作,互相促进,资源共享,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地域生源特点,就教学方法、备课以及学生的分类指导等诸多方面进行广泛且深入的交流,促进各校内涵发展。

来自三中的解麒琦老师所讲的《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教学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让中下层学生都参与了学习 ,激发了中下层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解老师 在教学中通过表格的形式 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从而掌握解此类问题的方法。解老师 还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例子 ,进行变式 ,让学生加深了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羊街中学的杨婷老师所讲的是《分式》,杨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思路都很清晰,设计的练习和例题选题典型 、能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能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杨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得出分式的概念 ,通过小学学习的分数与分式的类比 ,从具体到抽象 ,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分式 ,轻松有效地导入了深课。杨老师 利用填表探究题 ,创设条件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取新的知识 ,让学生能有效地理解分式有意义 、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

在接下来的曼来中学白礼丽老师《一元一次方程》课堂中,白老师很好地把握了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课堂语言富有亲和力和极强的启发引导作用 ,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学习 ,主体作用发挥明显 。同时,白 老师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能够让学生思考探究 ,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甘庄中学马丽娜老师《平方差公式》课堂中,马老师 利用乘法公式的引入 ,使学生既复习了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又形象直观地理解了乘法公式的内在实质 。王老师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知识,推导出平方差公式,又设计了一个 “寻找a(相同)、b(相反)"的环节 ,通过这个练习进行难点的突破 。引导学生反思练习过程 ,得出“谁是a(相同)、谁是b(相反)",并不是以先后为准 ,而是以符号为准 这一结论。

洼垤中学李文开老师所授的《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从学生熟知 ,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出发 ,将生活经验数学化 ,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李老师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设计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层层推进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经历方程思想 的形成过程

各教研组长评课中提出此次几位教师的授课:一是教学目标的呈现,有的给出,有的没有。无论呈现与否,都是通过复习导入,由上一节内容引出本课。二是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课堂模式,课堂的把控,学生的反应与预期不一样,你怎样处理?三是问题呈现以后,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上课不要出现知识点的错误等涉及的观点和问题。

下午召开了由各兄弟学校校长、书记及副校长组成的优生培养和管理工作会议和各校教务主任组成的教务教研工作会议,学区教师和我校老师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困惑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有讨论、有赞同、有感动。作为数学一线教师,老师们的质朴纯粹、爱岗敬业、忘我付出的品质令每一位与会教师深深折服。只要全情投入、倾情付出,相信每位数学教师都可能成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优秀数学教师。老师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精神将成为我们教育生涯的写照。

此次数学教学交流活动为各校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反思、提升的平台,对我校教师而言更是一次鞭策与鼓舞,五场精彩的课堂,各学科组热烈的研讨交流,在开阔我校教师教学视野的同时,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将有力地激发教师的敬业精神,促进专业水平和师德的提升。

    活动虽已结束,但是留给每位老师的触动和反思却很深刻,兄弟学校之间也结下了更加深厚的情谊。临别之际,各校领导对我校热情的接待和精心的安排表达着深深地谢意和诚意的邀请,大家合影留念,共同记录这次美好而温暖的相聚。相信我们洼垤中学会以此次交流学习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期待着今后学区里能继续开展更深层次、更广泛的、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