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直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市驻元单位: 《元江县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9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元江县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6〕110号)、《云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六个一”行动实施方案》(云政办发〔2018〕34号)、《玉溪市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施方案》(玉政办发〔2017〕16号)、《玉溪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玉政发〔2018〕20号)和《元江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要求,为加快推进我县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结合元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的安排部署,坚持服务便民利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的原则,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务服务理念,以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为核心,大力推动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依托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全面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全县一体运作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云南省政务服务模式改革目标,结合元江实际,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全力推进元江政务服务“一号一窗一网”建设,即“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实现服务内容更加集约、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号”申请。以身份证、社会信用代码分别作为公民、法人申请办事的唯一标识,构建统一的电子证照库,实现公民、法人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等。 “一窗”受理。整合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一网”通办。建成网上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进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实现多渠道服务的“一网”通办,大幅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 三、工作内容 (一)全面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实现服务事项一码管理 全面梳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制定统一的受理标准、审查标准、决定标准和监管标准,对全县事项进行统一赋码,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编码管理。 1.梳理和公布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参照《元江县县级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各部门依据法定职能全面梳理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直接面向群众、企业提供的具体办事服务事项,编制和公布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牵头单位: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责任单位: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直各单位) 2.编制标准化办事指南、业务手册。对于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中的每一事项,按照《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编写规范》和《行政审批事项业务书册编写规范》,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逐项编制格式一致的标准化办事指南、业务手册。(牵头单位: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责任单位: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直各单位) 3.规范明确申办受理的标准。在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中,要重点规范办理依据、受理范围、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基本流程、申请表单、收费流程等要素,依法科学合理减少申请材料,消除模糊语言、兜底条款,为群众办事提供清晰指引;取消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凡法律法规未要求提供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各部门可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细化量化受理、审查、决定以及监督检查等环节的裁量基准,明确各环节审查或检查的内容、要求和方法,规范和限制自由裁量权。(牵头单位: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责任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直各单位) 4.推进办事流程简化优化和服务方式创新。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改进服务质量。重点整合压减和规范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等办理环节。对跨部门办理事项,加强政务服务事项的关联分析,大力推进面向服务对象的主题服务建设,对同一主题,整合优化相关事项的申请材料和表单,实施前台多事项一表式申办受理,后台多部门一站式并联办理的一体化、集约化审批服务模式。(牵头单位: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责任单位: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直各单位) 5.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机制,实现统一编码管理。在标准化的基础上,依托一站式惠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将全县行政许可与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其中进行统一赋码,实现对事项及其内容的录入、编辑、变更等全过程管理,逐步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统一编码”,为全县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透明化提供扎实的基础支撑。(牵头单位: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县政府法制办公室;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直各单位) (二)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打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在建立全县统一的事项目录、业务流程和数据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政务服务前后端受理审批分离管理的业务模式。 1.提供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结合实际情况,对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改造。内部服务以综合受理窗口为主,设置引导咨询区、综合受理区、休息等候区、后台协同区等专门区域,提供大屏幕、自动查询、自助上网等信息服务设施。同时依托县、乡两级服务大厅,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将县、乡两级事项逐步整合进实体大厅。(牵头单位: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 2.科学划分服务主题,推动“一窗”受理。政务服务事项原则上应全部整合集中到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实行一窗通办,政务服务大厅综合服务窗口负责各部门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的咨询导引、预约办事、接件受理、进度跟踪和结果反馈等前台服务;各职能部门作为服务后台负责事项的审查决定和结果签发;鼓励即来即办事项授权由实体综合服务窗口当场办理并出具审批结果。(牵头单位:县政府督查室;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县直各单位) 3.畅通政务服务方式渠道,实现“一网”通办。依托一站式惠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加大自助终端运用,逐步扩大手机和自助终端受理办理的事项范围,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渠道和方式。(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直各单位) 4.建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做到“一号”申办。以居民身份证号、社会信用代码分别作为自然人和法人办事的唯一标识,整合实体办事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不同渠道以及各部门业务系统的用户认证,形成线上线下互认的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一次认证、无缝切换、多点服务,提升政务服务的便捷性。(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公安局、县直各单位) (三)建设政务服务大数据体系,保障政务数据一库共享 1.建设政务服务网上办事数据库。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一站式惠民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各部门业务审批系统、电子证照系统等各类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确保前后台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审批服务的相互衔接,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 2.开展政务服务数据分析和挖掘。运用“互联网+”手段,整合分析网上办事大厅群众行为数据、政务服务数据库等资源,形成方便为群众和企业服务的数据资源体系。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精简事项环节,优化事项流程,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编办;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 (四)加强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构建政务服务一体化运行 在事项标准化、信息化基础上,打造政府服务群众的统一界面,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全时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进一步强化政务服务效能监督,推动办事过程公开透明,强化社会监督。 1.完善政务服务运行机制。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开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县政务服务工作管理体制,优化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职能,理顺工作职责,增强服务能力,建设集政务公开、行政许可、便民服务、热线电话、电子政务等相互交融、协调保障、运行一体的“大政务服务”工作机制。(牵头单位: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责任单位:县直各单位) 2.加强部门内部运行一体化。推进审批重心前移,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能,不断简化部门内部审批流程,推进部门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审批事项向网上办理集中运行模式。(牵头单位:县政府办公室;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直各单位) 3.加大政务服务公开力度。推进政务服务过程公开,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通信等技术,向社会全面公开事项的办理流程和要求,实时告知事项办理进展、经办部门和人员信息,及时公开办理结果,向服务对象提供便捷、多样的办理情况实时查询渠道,逐步实现办理过程全透明。(牵头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直各单位) 4.强化政府服务效能监督。在大数据管理的基础上,依托网上大厅评价、实体大厅评价、第三方社会调查等数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政务服务水平进行即时绩效评估,并将绩效评估结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发布绩效评估结果,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用,不断提高行政许可和服务效能。(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委、县政府督查室,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直各单位)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2018年7-8月) 1.动员发动。召开县级部门及省市驻元单位、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和业务人员深化“放管服”改革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培训会。 2.拟定征求意见稿,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印发《元江县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一站式惠民政务服务推进工作,明确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强化统筹协调推进。 3.完成元江县一站式惠民建设平台选址,确定改造地点。 4.开展县、乡两级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梳理规范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8年9-12月) 1.2018年9月,推进一站式惠民平台建设,确定政务服务大厅升级改造工作方案,完成事项梳理审核、公布工作。 2.2018年10月,开展政务服务大厅的升级改造和配套设备硬件等采购工作,确定人员招聘工作方案。 3.2018年11月,完成人员招聘及业务培训和技术培训工作,完成政务服务平台的环境部署及系统调试工作。 4.2018年12月,完成政务大厅升级改造,完成人员配备和事项入驻,开展一站式惠民政务服务工作。 (三)全面推广阶段(2019年1月) 根据平台运行实施情况,结合全县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总结实施经验,优化提升服务质量。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对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其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内容,纳入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重点改革任务,统筹部署推进。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部署,狠抓落实,并明确一位分管领导具体分管,协调督促,常抓不懈,确保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为全面推动我县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形成党政齐抓、高位统筹、分工协作、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成立元江县一站式惠民( “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专项工作组,负责推进专项工作。 (二)严格落实责任。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统筹推进一站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负责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和政务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推动一站式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及业务组织实施。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会同县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根据一站式惠民政务服务模式改革的要求,做好相应出台的行政许可、政务服务管理、事项管理等文件修订工作。县直各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扎实做好本领域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办事指南及业务手册编制以及事项进驻等各项具体工作,密切配合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做好网上大厅、实体大厅相关整合改造工作以及政务服务数据库建设工作。各牵头单位要会同责任单位制定具体落实措施、落实责任分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横向业务配合、纵向业务指导,保障“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站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顺利推进。 (三)保障项目资金。县财政要统筹保障全县开展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相关资金,在平台建设、服务人员费用、大厅整改、配套硬件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资金倾斜。 (四)强化考核监督。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对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发挥媒体监督、专家评议、第三方评估等作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通过模拟办事、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服务情况,汇聚众智改进服务。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立曝光纠错栏目,公开群众反映的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对综合评价高、实际效果好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工作开展不力的要予以通报,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要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五)加大培训推广。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把面向公众办事服务作为公职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既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技能又精通政务服务的专业化队伍。加强业务研讨,分享经验做法,共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做好宣传推广和引导,方便更多群众通过网络获取政务服务,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社会认知度和群众认同感。 (六)确保信息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完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机制,强化信息化支撑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采取必要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切实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及公民个人隐私。 附件:元江县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元江县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封志荣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雷 鸣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方永东 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 夏利新 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刘玉龙 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邓拾祥 县政府副县长 苏新荣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成 员:白运明 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龙云锋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信访局局长 何静妍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杨 忠 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察委员会副主任 刘健康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 陶文相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倪朗沙 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主任 杨海月 县档案局局长 陈建南 县保密局局长 付 治 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局长 白继光 县教育局局长 朱胡尚 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杨万昌 县民政局局长 张忠华 县司法局局长 白江荣 县财政局局长 李文刚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杨 涛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彭志刚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杨创新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冯德华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刘梦萍 县农业局局长 杨连松 县林业局局长 徐建国 县水利局局长 李 劼 县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局局长 胥春云 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 刘文彦 县审计局局长 杨永伟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李 枭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赵林春 县统计局局长 王里成 县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马丽敏 县招商合作局局长 龙成山 县防震减灾局局长 张文林 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 王金学 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赵智勇 县税务局局长 李晓法 县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 杨丽萍 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李 刚 县气象局局长 伏占红 县政府副科级督查员 杨雪娅 澧江街道办事处主任 杨杰生 红河街道办事处主任 苗永平 甘庄街道办事处主任 金 城 因远镇人民政府镇长 李剑东 曼来镇人民政府镇长 丁文平 羊街乡人民政府乡长 张 荣 那诺乡人民政府乡长 白新华 洼垤乡人民政府乡长 普 媛 咪哩乡人民政府乡长 普文光 龙潭乡人民政府乡长 元江县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7个专项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由付治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站式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工作的推进与落实,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并对项目任务的组织、动员、宣传、资金等工作进行协调。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有变动,原则上由接任工作的同志接替,报领导小组备案,不再另行发文。专项工作组成员及分工如下: 一、业务梳理组 组 长:倪朗沙 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主任 副 组 长: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分管领导。 成员单位: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主要职责:完成公安、人社、民政等部门现状业务调研及职能梳理工作,协助完成县、乡镇(街道)层面业务梳理工作,协助对梳理后的职能及工作任务进行标准化建设和流程改造,并审核把关与核对确认。 二、信息化支撑组 组 长:李松捌 县网络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副 组 长:李 鸿 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信息产业股工作人员 成员单位:县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县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街道)。 主要职责:掌握原有信息化支撑和配套情况,协助构建数据应用平台,推进软件系统建设;推进各单位业务系统与电子政务外网的对接;推进平台实施工作;协助对工作人员进行软件培训,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体系建设组 组 长:张文林 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 副 组 长:县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分管领导 成员单位: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主要职责:负责元江县一站式惠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工作,建立服务标准、服务理念,拟定服务工作人员管理、大厅管理等规范及制度,并协助确定受理、审批等服务工作人员组建方案。 四、场地设施组 组 长:张文林 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 副 组 长:李益芬 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主要职责:确定政务服务中心的地理位置、内部布局、设计和装修、配套硬件事宜。 五、宣传组 组 长:刘健康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 副 组 长:何静妍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李 劼 县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局局长 成员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局、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主要职责:制定整体宣传方案,与上级及相关媒体密切沟通,对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报告和宣传。 六、人员培训组 组 长:李益芬 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 副 组 长:各部门分管领导 成员单位:县直有关单位、县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各乡镇(街道)。 主要职责:组织综合服务人员就各部门业务标准化内容培训及软件系统的操作标准培训。 七、督察组 组 长:杨 忠 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察委员会副主任 副 组 长:伏占红 县政府副科级督查员 成员单位:县纪委监委、县政府督查室。 主要职责:监督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推进与落实完成情况,并对工作不力方面给予督促整改,直至问责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