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4-08-11 16:44:44 点击率: 162 【打印】 【关闭】

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直有关单位:

为确保我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现将《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要按照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及时设立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开展普查工作。乡镇(街道)普查领导小组要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如实、完整提供普查所需资料,积极支持配合开展普查工作,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强化监督检查。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乡镇(街道)普查工作进行指导,严格质量监督,强化督促检查。各乡镇(街道)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按照《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方案》要求及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加强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和处理普查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按照工作计划推进普查工作,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普查任务,顺利提交普查成果。

 

 

              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49

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云政办函〔2013105号)、《关于印发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地普发〔20141号)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溪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玉政办发〔201460号)精神,结合我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普查的目的是查清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2010年以来,李克强同志连续三年在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批示中,都要求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2013228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指出: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2013819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摸清地理国情家底,科学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准确掌握、科学分析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对于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的管理决策水平,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长远规划和宏观政策具有重要意义。2013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云政办函〔2013105号),成立尹建业副省长为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杨斌、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杜筑华、省统计局局长姚堂文、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耿宏为副组长,全省25个相关部委、局领导为成员的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负责全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办督查,协调解决普查中的重大问题。20141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下发《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关于成立玉溪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政办201418号),成立左广长为组长,政府副秘书长姜兴林国土资源局局长梅荣生统计局局长朱映辉为副组长,全22个相关部委、局领导为成员的玉溪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负责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办督查,协调解决普查中的重大问题。

    基本地理情具有地形地貌复杂、山地面积大、相对高差大、湖泊河流纵横、森林资源丰富、民族众多、人口居住分散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等特点。开展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全面查清我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摸清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真实、权威的地理情普查成果,对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前瞻性,更好地推进我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我人口聚集、优化资源配置、国土空间高效利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等重大战略以及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普查目标及任务

    (一)工作目标

    全面查清我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摸清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基本地理市情信息,建立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系统,同时为我今后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及科学制定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布局,提供权威、可靠的基本地理市情信息服务。

    (二)主要任务

    在全范围内,采用航空航天遥感、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测绘地理信息先进技术,充分利用省、市、县已有的1:50000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1:20001:500等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及其它重大工程获取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等资源,共享整合我国土、林业、水利、交通、住建等专业部门已有的普查成果或与地理国情普查相关的专题信息资源,通过多源遥感影像快速获取与处理、现场调查、信息提取、地理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反映地表特征、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各类地理环境要素进行空间化、定量化和属性化的普查,形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全面普查结果。具体普查任务如下:

    一是查清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关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地理要素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

    二是查清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地理要素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三是开展地理国情信息综合统计分析,包括对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的综合统计分析,以及将地理信息与经济社会数据进行整合,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行空间化、综合统计分析评价;

    四是建立覆盖全的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形成一系列地理国情普查图集和普查报告;同时,形成系统、规范的地理国情普查技术和标准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机制。

    三、普查时点

    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630日,需利用20153月至2015630日时期获取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对前期普查成果进行核准,形成符合标准时点要求的成果。

    四、普查范围、对象和内容

    (一)普查范围

    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范围为全县2718.38平方公里的国土范围。

    (二)普查对象

    普查对象为我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裸露地、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和地理单元等。

    (三)普查内容

    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普查、地表覆盖普查、地理单元普查。

    1.地形地貌普查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本底数据库,查清我实地10×10米分辨率的坡度和坡向;在我主要人类活动聚集区(现有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覆盖区),查清实地5×5米分辨率的坡度和坡向;结合有关地貌研究和调查资料,查清我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状况。

    2.地表覆盖普查

    包括植被(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房屋建筑区(群)、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地表水体及地理单元等的普查。具体普查内容与指标如下:

    1)植被

    查清我实地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米的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

    2)房屋建筑区

    查清我实地面积大于等于1600平方米连片房屋建筑区的空间分布范围;查清我实地面积大于等于5000平方米的连片废弃房屋建筑区(主要对象为整体搬迁或废弃的村落);查清实地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米的多层独立建筑和实地面积大于等于200平方米的低矮独立建筑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等。

    3)道路

    查清我地面宽度大于等于3米且长度大于等于500米以上的各类道路的类别、位置、长度和相关设施的实际占地面积;查清我各类铁路的类别、位置、长度和相关设施的实际占地面积。

    4)构筑物

    查清我实地面积大于等于2500平方米的硬化地表、工业设施和除房屋建筑区及道路之外的其他构筑物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等。

    5)人工堆掘地

    查清我实地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米的人工堆掘地(包括采掘场、建筑工地、尾矿和垃圾堆放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

    6)荒漠与裸露地表

    查清我实地面积大于等于1600平方米的荒漠和裸露地表的类别、位置、范围和面积等。

    7)水体

    查清我宽度大于等于3米且长度大于等于500米的常年河、时令河和人工河流(渠)高水位、常水位界线的空间位置及影像获取时水面覆盖情况;查清我常年水面面积大于等于5000平方米的湖泊及常年水面面积大于等于400平方米的水库、坑塘的空间位置及影像获取时水面覆盖情况。

    8)重点区域

    在查清房屋建筑区的基础上,查清其中面积大于等于5000平方米的居住区的空间范围信息;查清水厂、电厂和污水处理厂的空间位置信息;查清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乡(镇)级及以上政府驻地、行政村驻地、汽车枢纽站的空间位置信息。查清面积大于等于50000平方米的休闲娱乐区和风景区的空间范围信息,以及实地占地面积大于等于10000平方米的大型体育场馆、文物古迹和宗教场所的空间范围信息等。

    3.地理单元普查

    查清我主体功能区、国家级开发区和保税区、世界遗产地、重点旅游区、风景名胜区、流域、湿地保护区、沼泽区和地貌类型单元等的空间范围信息。

    五、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

    (一)主要依据

    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

    2.《关于印发云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地普发〔20141号)

3.《玉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溪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玉政办发〔201460号)

    4.《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

    5.《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办法》

    6.《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

    7.《地理国情普查试点方案》

    8.《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QJC0012013

    9.《地理国情普查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GQJC0042013

    10.《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技术规定》

    11.《地理国情普查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

    12.《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1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

    1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 10072001

    15.《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2009年)

    (二)技术路线

    收集整理全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数据及各种专题数据,获取处理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按照地理国情信息普查内容和指标要求,结合元江实际,针对不同地理要素的特点,基于遥感正射影像,采用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方式和自动与人机交互影像处理、多源信息辅助判读解译、外业调查与核查、内业处理与整理、空间数据库建模等方法,开展全地形地貌、地表覆盖、重要地理国情要素普查信息采集和处理工作,建立元江县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库,并进行全地理国情统计分析与应用服务。

    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1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技术流程

    (三)主要工作内容

    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主要包括编制普查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和数据采集技术方案,成立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组建技术队伍,组织普查试点,开展普查技术培训,收集并处理基础资料和行业专题资料,进行宣传动员等工作。

    2.遥感影像获取与处理

    1)遥感影像资料获取

    收集获取时相不早于2011年、覆盖全2718.38平方公里的国土范围的地面分辨率为0.5米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

    2)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按照《地理国情普查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的要求,根据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需要,对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处理,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同时根据影像分类与信息提取的需要,采用恰当的波段组合进行必要的融合处理,形成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底图数据。

    3.普查信息采集

    普查信息采集包括内业数据采集、外业调查核查与内业编辑处理等工作。

    1)内业数据采集。主要按照《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的要求,以高分辨率遥感正射影像为基础,利用收集整理的基础地理信息和其他专业部门的资料,采用计算机自动分类与人工判读解译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地理国情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内业判读与解译;补充或更新水系、交通、构筑物以及地理单元等要素实体,提取要素属性,进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内业判读和采集。

    2)外业调查核查。在内业信息分类与判译提取的基础上,基于融合的彩色正射影像,叠加空间专题信息、内业判读解译数据等,制作外业调查与核查工作底图。利用外业调查与核查工作底图,对内业分类与判译工作中无法确定边界和属性的地理要素实体,以及无法准确确定类型的地表覆盖分类图斑进行实地核实确认和补调;同时实地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建立代表性地物的遥感解译样本数据库。

    3)内业编辑处理。主要基于外业调查核查成果,对内业采集的数据进行几何位置和属性的编辑修改,形成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成果。

    4)时点统一核准。按照普查时点要求,重点针对城镇等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地区和与人类活动关联度较高的普查对象,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获取20153月至6月的航空或航天遥感资料,结合外业调查,开展时点统一核准。

    4.数据汇总与信息系统建设

    对经过外业调查核查和内业整理的普查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与数据入库,形成地理国情普查基本数据库体,建立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库、地理国情普查本底数据库和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数据库,开发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服务信息系统。

    5.统计分析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和基本统计数据库,通过数据预处理,开展以级行政区域、多级网格及与普查地理单元相一致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区域单元为统计单元的基本统计汇总工作,形成我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系列报表、报告成果及图件成果。

    六、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形式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工作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由国家、省、市和县四级政府分级负责组织实施。其中,国家负责普查总体方案、实施方案及相关技术规定和规章制度等普查文件的编制、普查影像资料获取与分发、各省普查工作的组织指导、普查成果的抽查验收、普查成果的汇总、统计分析和普查报告编制等。省级主要负责全省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和相关技术规定的编制、省级普查经费筹措、项目组织实施管理、遥感影像的统一处理、普查技术人员培训、作业队伍资格审查、普查成果数据检查验收、成果汇总、成果分析评价及成果汇交等。市级主要负责本级普查工作方案编制,组织实施本区域普查工作,监督指导下级政府的普查工作,组织协调普查成果的整理汇交等。县级主要负责编制本级普查工作计划,协调收集相关资料,组织监督专业队伍开展普查作业,成果汇总上交。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确保我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要求及全省、全市统一部署,参照国家云南省、玉溪市地理国情普查机构设置模式,我成立乡镇(街道)两级地理国情普查机构。政府成立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由封志荣长担任组长,副组长及成员由相关委办部门领导担任。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元江县国土资源局,承担普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成立相应的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1.级普查机构职责

    普查领导小组负责负责本行政辖区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主要职责是:制定本级普查工作计划,组织开展普查工作;负责收集本行政辖区相关行业专题资料,协助普查作业队伍开展外业调查与核查工作;负责对作业队伍进行监督管理;负责本区域普查成果的整理、汇总和上报。

    2.级领导小组职责分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和《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政办发20148号)文件的要求,元江县20142月成立了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普查的组织和领导工作,研究决定地理国情普查的重大事项,制定地理信息国情普查有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国土资源局: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与监督检查,负责地理国情普查的日常工作,全面负责地理国情普查的技术工作,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共享利用与分发服务工作。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监测与核查成果、地质调查、地质灾害分布、地质公园信息等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委宣传部:负责指导地理国情普查宣传工作,会同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宣传工作方案,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有关宣传报道。

    发展改革:负责协调地理国情普查方案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及有关规划的衔接工作,负责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和能源(包括电力)设施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工业商贸和科技信息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信息化建设有关基础设施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公安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全人口信息等资料的协调工作。

    民政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行政区划、行政区域界限及界桩、重要自然地理实体、地名等基础资料及社会福利机构信息等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财政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办公室运转经费的保障落实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协调指导地理国情普查项目表彰工作。

    环保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自然保护区分布、生态功能区分布和环境统计年报等资料的协调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点镇名录、城市、镇、乡、村庄建成区和规划区范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等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交通运输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成果以及公路、水路等交通设施等基础资料协调保障工作。

    农业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农业资源区划等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林业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料调查、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第四次全国荒漠化监测成果以及林业系统五种类型自然保护区、植物园(树木园)、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水利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及世界文化遗产、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旅游资源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审计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工作。

    办: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涉外基础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统计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等成果的协调保障工作,指导地理国情普查方案的制定,协助普查统计工作。

    防震减灾局:负责地理国情普查所需陆态网观测成果、全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元江主要地震活动断裂分布图、地震信息等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县人武部:负责军事管理区和军事禁区内地理国情普查的组织管理工作。

    武警玉溪支队直属大队:按照用兵规定,协助配合做好地理国情普查安全保障工作。

    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指导和督促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地理国情普查的协助和配合工作,并及时提供地理国情普查所需各部门资料。

    (三)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

    一是严格按照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出台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及云南省、玉溪市下发的《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元江实际,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方法,精心设计,统筹规划,按照全省、全市统一的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认真编制《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方案》。二是参加地理国情普查的业务技术培训,熟悉掌握普查技术路线和方法,提高普查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打好技术基础。三是积极向省相关部门或行业专家进行咨询,请省(上级)咨询组对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进行技术咨询和专业指导,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

    2.队伍保障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做好全普查工作,在成立各级普查机构的基础上,必须有充足的专业技术队伍作保障。一是依托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专业技术力量,辅以其他部门的各类专业技术力量,开展专业技术队伍组建和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快速建立起一支素质好、效率高、能确保成果质量的普查专业骨干力量。二是参与地理国情普查的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综合能力。作业单位应具有乙级以上《测绘资质证书》和相应的业务范围,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须经过地理国情普查专业培训。三是严格按照省级普查机构关于相关资质及工作经验审查结果及政府采购相关要求选择作业队伍,确保资质合格、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作业单位来承担地理国情普查任务。

    3.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地理国情普查的关键环节,是科学、准确和真实地获取普查数据的重要保障。在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过程中,坚持全过程、全员和分级分类质量控制原则。

    1)根据国家、省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检查与验收规定,做好我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

    2)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普查方案编制、技术设计、数据采集处理、外业核查、图件制作、成果汇总等普查工作的全过程,及时消除事前、事中、事后影响普查数据质量的各类因素,确保普查成果质量。

    3)建立成果质量分级管理负责制。严格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落实质量责任制。普查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执行二级检查制度,做好质量管理控制及记录;级普查机构及时整理、汇总普查成果并提交级普查机构检查验收。

    4)建立普查持证上岗制度。按照国家、省、市统一要求,对普查人员和质检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普查人员和质检人员经普查机构考核合格者方可参与普查工作。

    5)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普查数据的报送质量。各级普查机构对本级上报的普查成果质量负责,对本级接收的普查成果进行严格审核把关,按时按质按量报送普查数据,确保普查成果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可靠。

    4.安全与保密

    1)地理国情普查包括大量的外业调查核查工作,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2)地理国情普查中要使用大量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和数据,为确保涉密资料和数据的安全,要求参与普查工作的单位和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规定》和《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增强安全保密意识,建立健全安全保密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地理国情普查中所获得和使用的涉密资料和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确保不发生任何泄密事件。

    七、进度计划

    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为期3年时间,从20131月开始至201512月结束。普查工作总体上分为前期准备、影像处理与普查信息采集、汇总建库与统计分析三个阶段。各阶段工作计划如下:

    (一)20131月至20139月为前期准备阶段。其中,20131月至20136月,主要完成普查试点方案编制,开展普查试点培训和试点工作,为全面开展普查积累经验;20137月至20139月,开展普查培训和宣传动员,学习相关技术规定和管理办法。

    (二)201310月至20156月为影像处理与普查信息采集阶段。主要完成遥感影像正射处理、内业数据采集、外业调查与核查、内业数据编辑等工作。其中,201310月至201412月,全面完成普查数据资料获取与处理,完成全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和地理单元等普查信息采集与成果质量检查工作;20153月至20156月,利用统一获取的最新影像开展时点统一核准工作。

    (三)20157月至201512月为汇总建库与统计分析阶段。主要完成普查信息的整理、逐级汇总和审核,完成普查成果数据库建设,建立普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系统,开展普查成果数据基本统计、综合统计和分析评价工作,编制普查图件和普查报告,发布普查结果。

    八、主要成果

通过元江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从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两方面获取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掌握元江县基本地理市情,形成我一整套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包括普查报告、数据和数据库、信息系统、统计分析报告及普查图件等成果。

    级成果

    1.报告成果

    1元江县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报告

    2元江县地理国情普查技术报告

    3元江县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成果报告

    2.数据成果

    1元江县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库

    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库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库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数据库

    高分辨率坡度坡向数据库

    2元江县地理国情普查本底数据库

    高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库

    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地理国情遥感解译样本数据库

    3.信息系统成果

    元江县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4.图件成果

    元江县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系列图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元江县 发布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