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农场,县直有关单位:
为圆满完成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解决我县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特别是解决我县哈尼族布孔支系、彝族山苏和仆拉支系贫困户看电视难的问题,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元江县2009年度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二○○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元江县2009年度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人口较少民族和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玉发〔2009〕4号)精神,强力推进我县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确保“村村通、户户看”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彻底解决我县哈尼族布孔支系、彝族山苏和仆拉支系贫困户看电视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政府为主导,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强力推进,不断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2009年度,我县要确保完成6302户少数民族群众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工程建设任务,重点解决哈尼族布孔支系、彝族山苏和仆拉支系2500户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满足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实现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的目标。
三、技术方案
此次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以有线电视联网、个体接收、卫星中频分配三种形式为主。
1.有线电视联网
在距已建光缆线路附近,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村(组)将实施有线电视联网,入网山区农户可收看到与县城居民同样标准和服务保障的高质量电视节目。
2.个体接收模式
用户使用配发的专用卫星接收设备可免费接收鑫诺3号C波段和中星9号直播卫星上的广播电视节目,工程完工后,配发给农户的卫星接收设备产权归农户所有。
3.卫星中频分配
采用几户或十几户人共用一个前端接收系统,接收鑫诺3号卫星上免费的广播电视节目,通过有线分配网络,每个用户独立使用一台卫星接收机,能收看到25套以上的广播电视节目。
四、资金保障
按照县十五届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决定的“哈尼族布孔支系、彝族山苏和仆拉支系三个人口较少民族受益农户的购买标准为50元/户外,其它受益农户的购买标准都统一为100元/户,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国家、省、市、县配套补助”的标准执行。
光缆就近接入模式根据物价部门的规定需交纳200元的入网费,并每年按收费标准交纳收视费用,用户纳入云南广电网络元江支公司统一管理。
五、建设措施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国家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是解决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较少数民族及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民心工程”,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十一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的部署要求上来。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切实把这项惠民工程抓紧、抓实、抓好。
(二)广泛宣传、家喻户晓
各乡镇、农场要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作用,依托他们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以及熟知村情民情、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把国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的惠民政策宣传到村、宣传到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顺利推进今年“村村通、户户看”工程建设做好充分的思想发动。
(三)明确任务、各负其责
按照国办发〔2006〕79号和云广发〔2009〕36号文件要求,乡镇人民政府、农场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各乡镇、农场必须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干部考核内容,并认真落实责任;县发改委要积极牵头做好工程的规划、项目申报等相关工作;县财政局要积极筹措工程项目所需资金;县广电局要积极协调各方力量,精心组织 “村村通”工程建设,同时做好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2009年,我县将完成6302户少数民族群众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工程建设任务。各乡镇人民政府、农场和县直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重点做好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少数民族和“盲村”的工程建设,制定实施计划分步进行实施,确保做到重点突出、有序推进,按时完成。按照工作要求,我县今年的“村村通、户户看”工程建设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上半年优先建设2500户哈尼族布孔、彝族山苏和仆拉三个较少民族支系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工程建设任务。
第二阶段:下半年完成3802户贫困少数民族及广播电视“盲村”的建设任务。
(五)抓好培训、建好队伍
县广电局要针对我县受益少数民族用户居住较为偏远、设备安装困难较大的实际,调动一切力量,选派精兵强将,切实抓好技术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把培训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确保所有建设村组有1至2名技术骨干,真正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村村通”工程骨干技术队伍。各乡镇要积极协调配合县广电局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增强基层技术力量,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六)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各乡镇、农场要将符合安装条件并自愿购买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备的受益农户在全村张榜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经群众认可后,由受益农户持本人身份证办理领取设备相关手续后,方可实施安装。设备安装完成、接收正常后,由受益农户确认签字验收。县广电局要对受益农户进行认真登记造册,并按要求建立准确、详实的电子档案。
对符合安装条件但还没有电视机的受益农户,县广电局要认真备案,在优先解决好“盲村”中的“盲户”的基础上,对已经安装过卫星接收设备但已不能正常接收的农户,要慎重对待,酌情考虑,有计划分阶段解决。
(七)加强督查、强化监管
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工程是今年我县确定的10件民生工程之一,各乡镇、农场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工程建设的全程监管、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对建设方案的编制,资金筹措和使用,设备的采购、发放安装和工程验收等主要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对任务落实不坚决、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违规违纪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相关责任。
(八)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各乡镇人民政府、农场和县直相关单位要按照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安排部署工程建设工作。各乡镇要按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要求,做到主要领导重视,分管领导主抓,靠前指挥、精心组织、全力推进,以确保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的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