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秋冬农业开发暨2009年小春生产的意见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08-10-29 15:43:31 点击率: 25 【打印】 【关闭】
 

各乡镇人民政府、农场,县直各单位

为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切实抓好秋冬季农业开发,提高小春生产质量,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现提出我县2008年秋冬农业开发暨2009年小春生产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围绕“烟草兴市、生态立市”战略,按照“依托烤烟建产业,围绕增收调结构”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优化秋冬农作物种植结构, 把优质油菜生产作为烟后生产和秋冬农业开发的重中之重,通过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努力做强做大油菜产业,全面提高秋冬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冬季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县计划小春作物总播种面积87000亩,比上年增加1441亩,增长1.6%。全县秋冬农作物粮食与非粮作物比例由上年的72.627.4调整为52.847.2,非粮作物比重提高19.8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7592亩,增长75.1%。力争实现小春种植业现价产值3320万元,比上年增加740万元,增长28.6%

(一)小麦播种面积30000亩,比上年调减3886亩,平均单产 153公斤 ,比上年增加 15公斤 ,总产量460万公斤,比上年减少 8万公斤

(二)豆类(含豌豆、蚕豆)播种面积10000亩,比上年调减3939亩,平均单产100公斤,比上年增加14公斤,总产量100万公斤,比上年减少20万公斤。

(三)薯类(含洋芋)播种面积4000亩,比上年增加1913亩,平均单产300公斤,比上年增加45公斤,总产量120万公斤,比上年增加67万公斤,增长126%

(四)油菜播种面积27000亩,比上年增加19351亩,增长252%,平均单产116公斤,总产量312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86万公斤,增长147%

(五)蔬菜播种面积13500亩,比上年增加708亩,平均单产 741公斤 ,总产量1000万公斤,比上年增加 8万公斤

(六)示范种植除虫菊500亩。

三、主要措施

(一)发挥优势, 整合布局

我县绝大部分耕地均在海拔 1800以下,秋冬季的光、热条件充足,而且11万多亩烤烟收获比较早,在秋冬农业开发和小春生产中要紧紧围绕烤烟生产,整合作物种植布局,突出字,抢抓秋季雨水集中和土壤湿度大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秋播油菜、冬早蔬菜等高效作物。做到一压缩、三调减、四扩大。即:压缩低效的荞子等杂粮播种面积;调减小麦、菜豌豆、蚕豆播种面积;扩大秋播油菜、冬早蔬菜、烟后红薯、秋甘蔗等作物,努力提高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的非粮食作物比重。

在布局安排上,青龙厂、洼垤、龙潭三个相对干旱的乡镇以种植小麦为主,适当发展烟后套种红薯和蔻豆;因远、咪哩、羊街、那诺、羊岔街等五个乡镇重点发展秋播油菜,搭配种植菜豌豆、秋蔬菜等作物;热区重点发展冬早蔬菜、冬玉米、冬大豆、秋甘蔗等高效作物。

(二)依靠科技,挖掘潜力

1. 以良种为先导,努力提高良种覆盖率。在小麦生产上重点推广绵阳26、绵阳29、云麦4288―404、楚麦4号等品种;油菜品种以推广高产、抗病、中熟的双低油菜“H019―4”为主,在肥水条件较好大田上扩大示范花油8品种;菜豌豆重点推广珍珠绿、中豌6号两个品种;红薯生产要扩大新引1号、杂交细叶、脱毒1号、盘江14个新品种的示范种植;秋甘蔗品种在海拔 1000以下的田蔗以粤糖93/159、巴西45号为主,旱地蔗以台糖90/790922号、24号、25号为主,海拔1000―― 1500 的蔗区以闽糖69/421、桂糖11号为主,海拔 1500以上的蔗区以福引97/9为主;洋芋以推广会―2、合作88为主,使秋冬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充分挖掘增产潜力。

2. 抢抓栽种节令。我县冬春干旱严重,秋季雨水集中,土壤湿度大,要千方百计抢抓秋季雨水集中和土壤湿度大的有利时机,提早作物的播种节令,一是可以保证农作物全苗;二是可以合理避开霜冻危害;三是可以保证下年度烤烟按时移栽。秋播油菜最佳播期为 91―15日,菜豌豆等其他作物播期不超过 930

3. 扎实抓好实用技术的推广。一是要切忌农作物散播或耕牛点播,提高规范化栽培水平;二是要扩大小麦/豆类、小麦/油菜等间套种植模式的应用;三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四是加强农作物病、虫、鼠害综合防治。努力提高秋冬农作物的科技到位率和贡献率。

4. 积极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县、乡两级80%以上的农业技术人员要进村包户,通过对口指导的形式,以户带社、以社带村、以村带乡,全面提高秋冬农业生产技术入户率。

(三)大力开展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

围绕优质良种、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大力开展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在开展高产创建活动过程中,要实行三个结合,即把创建活动与行政推进和技术落实有机结合;与重大农业项目实施有机结合;与农科教通力协作有机结合,确保三个落实一个提升,即示范面积落实,关键技术落实,配套资金落实,通过集约项目、整合资金,提升生产条件。

1. 油菜高产创建活动。按照百亩方、千亩片和五千亩区的要求,在因远镇因远村委会和北泽村委会举办5000亩山地油菜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单产指标:百亩方”180千克,千亩片”150千克,五千亩区” 130千克,由县农科所和因远镇农业中心共同负责组织实施。

2. 除虫菊高产攻关示范样板100亩,集中安排在咪哩乡咪哩村委会,单产指标:十亩攻关点”150千克以上,百亩方”120千克以上,由县农科所和咪哩乡农业中心共同负责组织实施。

3. 在因远、羊岔街、羊街、那诺、咪哩、青龙厂等6个乡镇各举办油菜高产攻关示范样板100亩,单产指标150千克;在羊街、那诺、咪哩2个乡镇各举办豌豆示范样板500亩,单产指标300千克;在洼垤乡举办烟后套种红薯示范样板500亩,单产指标1400千克;在因远、青龙厂等2个乡镇各举办小麦新品种示范样板500亩,单产指标400千克。通过举办样板,带动大面积生产,提高整体效益。

(四)开展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一是要及时根据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和动向,设置新的技术创新开发项目;二是要积极引进、推广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加快农产品的升级换代,提质增效;三是要增强创新意识,注重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高产栽培技术、免耕技术、节水栽培技术、高效施肥技术、病虫害无害化防治技术等技术集成研究和试验示范,为今后秋冬农业生产发展增加技术储备。

四、加强领导,搞好服务

秋冬农业生产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农场要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秋冬农业开发,做到早安排、早落实。农业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围绕工作重点,精心组织,统筹兼顾,在做好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同时,积极配合各乡镇、农场搜集农产品市场信息,拓宽服务领域,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元江县2008年秋冬季农业暨2009年小春生产指导性计划表

 

 

二○○八年九月二十二日

出处:发布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