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和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的家国情怀。9月17日,元江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以“童心庆祝党的二十大·争做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2022年第一期“圆梦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上午,孩子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咪哩乡李和才故居,孩子们边走、边听、边看,通过观看革命历史图片和影视片,把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得到有机融合,进一步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孩子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下午,孩子们来到因远镇安定社区安定村,亲临手工米干作坊,了解米干制作的全流程。从原材料挑选、研磨米浆、搅拌兑水、蒸饪、分离、晾晒等每道工序,让孩子们进一步懂得传承保护传统制作工艺的重要意义,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了解传统作坊文化和悠久的中华文明。在安定村非遗传统根雕基地,孩子们参观了根雕制作工艺及根雕作品,让孩子们知道根雕是一种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非遗传统艺术,需要手艺人以高度的耐心和精力,巧妙利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而创作出多姿多彩的根雕作品,使人们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晚秋时节,田野间稻谷飘香、沁人心脾,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安定村的水稻种植基地,体验了一次秋收的忙碌与喜悦。活动中,孩子们看到了镰刀、打谷机等农用工具,并在农民伯伯的讲解下知道了培秧、插秧以及谷物从“一粒种子”变成“一粒米”的漫长过程。随后,孩子们又来到茶园基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采茶、制茶等各种茶知识。让孩子们在绿油油的茶园里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同时也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远白族文化传习馆内各式各样的服饰、刺绣、扎染、木雕、竹器等手工艺品,栩栩如生地呈现了白族的礼俗、民俗和浓郁的特色文化。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孩子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教育需要实践,成长需要体验。通过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历史与未来、传承与发展的时空对话,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校实践活动项目和丰富了少先队员校外实践活动载体。孩子们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研行”一致、品学兼修、自强不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实际行动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争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好少年。 来源:元江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文字:李文珍 编辑:郑 翔 初审:许创明 终审:李虹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