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那诺乡有外出务工流动党员174名、占全乡党员的四分之一,其中在县城务工的流动党员151名。结合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多的实际,那诺乡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1234”方法,确保流动党员教育不脱节,管理不断线,作用好发挥。
一、建好用好一间流动党员活动室。针对在县城流动党员多的实际,在县城设立一间流动党员活动室,按照党员活动室建设的“八有”标准配备外公开了党政班子信息和党员分布情况,接通了网络与远程教育平台,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培训有场地、有设备。同时,安排一名党员正常值班,接待党员群众的来信来访和民事代办,方便在县城群众办事与情况问题反馈,尽力为群众提供方便,截至目前,已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困难57件,民事代办126件,接受群众来信来访34件。
二、流动党员底数与教育目的两个清。一是摸清底数,实现流动情况清楚。村(社区)党总支每年在哈尼十月年前后,对本辖区内的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收集流动党员的动态,及时了解党员的外出务工原因、具体地址、联系方式及所从事的工作等情况,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二是教育管理,方法途径清楚。对流动党员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和党员活动室设备集中进行补课,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召开座谈会、观看党员电教片等多种形式,组织流动党员集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与外出务工自我保护常识。截至目前,已举办专题培训班 12次,召开座谈会10次,观看党员电教片138人次。
三、稳抓双向互动三联系制度。那诺乡立足于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推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目标,探索了“党政班子+党支部委员+流动党员+群众”的模式,制定完善了党政班子领导联系党支部委员、党支部委员联系流动党员、流动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制度。加强党政班子成员与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委员的联系,向他们听取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支部委员履职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每位临时党支部委员与所在的村(社区)流动党员结对联系,重点联系帮助生产生活中有困难的党员,并在党员中收集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普通流动党员通过与外出务工群众“拉家常”的方式,在群众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群众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并把他们的所思所盼所急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
四、教育服务与作用发挥四个到位。一是开展服务帮扶关爱到位。包村干部经常深入流动党员家中登门走访,交流思想、工作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把“有困难问题找支部”的服务承诺宣传到每个流动党员家中。二是党员交流互动到位。向流动党员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介绍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发展政策,与流动党员交流工作学习心得、畅谈创业致富经验,积极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如那诺社区流动党员段和平提出在那诺扩大紫丹参种植面积,增加群众收入渠道。三是开展流动党员模范带头工作到位。与流动党员交心谈心,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带头宣传政策法规、带头做好计划生育、带头完成税收任务、带头支持家乡建设。如浪树村流动党员李嘎者带头在元江务工群众中每年积极宣传新农合、新农保政策。四是激发流动党员争当“三员”工作到位。积极引导流动党员树立“我为那诺形象添光彩”的理念,工作生活中争当那诺形象宣传员、争当群众致富信息员、争当招商引资宣传员。如者党村流动党员王成云帮助引进外地客商发展紫丹参种植。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元江县那诺乡人民政府 发布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