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号信息约稿 疫情下的元江林果产业发展出路在何方? 一、元江县林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元江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思路,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理念,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立足森林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带动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县林草产业呈现出了比较好的发展势头,资源优势逐步变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截至2020年末,预计全县经济林果种植累计面积达54.95万亩,总产38291.33万公斤,产值14.2亿元,其中核桃累计发展面积17.83万亩,产量95.79万公斤,产值1826万元。 但是,2020年来由于疫情影响,林果产业遭到重创,果农的利益受损,如何实现林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何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新型林业经营组织滞后,产业规模化程度低 元江林果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是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虽然林果种类丰富,但除了芒果、核桃,其它产业规模都比较小,仍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的局面,特色产业散、小、弱问题依然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滞后,产业转型升级牵引力不足;现代物流体系不健全。品牌包装滞后, “三品一标”认证少,整体覆盖率不高。元江县林果规模种植发展组织化程度低,现有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林果专业合作社,如元江县龙洞荔枝专业合作社,主要业务范围是荔枝种植、收购、销售,引进荔枝种植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化肥零售等,但是由于合作社组织成员认识不高,重视不足,发起人带头作用不明显,产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系列问题,加上该地林果基地建设规模小而分散,很多林果产品主要出售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短,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实际对林果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 (二)经营管理粗放,科技支撑不足 一是管理粗放。元江县核桃种植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米-2100米范围的山区,自古以来就有在四旁栽种核桃的习惯,但真正规模成片种植始于2007年,由于核桃种植主要在山区,民族地区,林农文化素质不高,重栽、轻管,幼树期套种高杆作物的现象普遍存在,整形修剪滞后,严重影响了幼树的生长发育,导致挂果延迟;结果后对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整形修剪等先进实用技术应用少,导致果品产量和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进入市场交易的竞争力。二是科技支撑体系薄弱。随着产业的不断壮大,经济林果单产低、经营效益低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等问题日渐突出,而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应用滞后,直接影响了我县特色林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县、乡特色林果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目前元江县林业和草原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4人(副高级工程师13人,工程师 12人,助理工程3人,技术工人6人),但是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工作,林果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技术指导需求。三是林果业社会化服务层次低,科技贡献率不高,部分干部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部分农民安于现状,科技意识不强。 (三)基础设施滞后,市场化运作不强 一是基础设施滞后。水利化程度低,项目建设资金困难,交通路网不够完善,公路等级低,互联互通能力差,农产品流通困难,生产条件差 ,元江县大部分果园用电、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规模化发展。二是特色林果产业市场化运作不强。我县特色林果产业市场体系建设正在起步阶段,产、供、销和加工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虽然近几年都在积极打造元江县金色芒果旅游节,也有了一定成效,但一直在模仿,创新不足,未能真正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知名品牌,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四)林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转化能力低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尤其疫情爆发后,线上销售的不断上升,元江的林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在产品的加工、包装、贮藏保鲜、运输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如运输时间长,贮藏基础设施落后,贮藏保鲜措施不完善等。果农只关心产量,果品的质量没有充分的保障。果品的清洁度低以及贮藏保鲜能力差,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少,不能适应快速升级的消费需求,使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元江县林果深加工企业由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跟不上,导致大部分林果产品进行加工达不到精深加工的水平,多数果品以原果状态上市,没有知名品牌,在中低端市场销售,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林果产品多样性的需求。 (五)财政扶持力度较低 虽然元江林果产业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特色林果基地建设乃至特色林果产业发展都需要建设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整合资金较少,筹措渠道少,建设资金缺口大,农民对林果业自主投入力不足,要想加快林果业的转型升级,就需要每年获得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和相应的银行贷款。 三、元江县林果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是持续优化林果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热坝区综合特色热带水果,半山区、高冷山地温带林果生态经济产业带建设,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力度,带动特色林果产业发展。 二是打好林果“绿色食品牌”。立足元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以芒果为主导的热区水果产业,推进以山区温带林果为主的产业发展。积极组织“三品一标”认证,抓好林果产品的监管,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三是打造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林果科技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加示范基地建设的各环节科技含量,推进林果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如加快优质高产示范园建设。建设特色优质高产示范园,为果农提供观摩学习、技术交流与培训场所。 四是建立技术培训体系建设。一是对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进行系统培训,开展乡、村技术员及种植户技术培训,一采用会议理论培训、现场观摩、播放技术专题电视讲座,制作发放管理技术日历等形式提高林农的林果栽培管理技术,帮助种植户解决林果管护经验不足的实际问题。二是录制林果栽培管理技术光盘发放到村组,帮助群众提高林果栽培管理技术知识。三是建立林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以示范样板带动农户科学种植全面提升林果产业科技含量。四是突出实用栽培技术培训和丰产、抗逆性管理措施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致富本领。 五是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确保果园基地建设及综合管理、无公害生产与产品质量监测、采后处理与包装贮运等方面推行生产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把基地建设成优质林果产品示范基地、品牌产品生产基地,创建产地品牌,进一步增强果品市场竞争力。 六是完善产业链延伸体系建设。按照元江县产业发展的思路,加快建成现代化水果交易市场,发展本地水果深加工企业,引进水果深加工知名企业。 七是强化组织保障,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林果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统一标准的配套林果的发展资金,这保证了林果产业的发展技术研究和技术培训经费的投入。加快研究和制定扶持特色林果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户等经营主体生产性贷款的金融扶持力度,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八是统一生产标准,提升深加工水平。加快制定林果优良品种、栽培条件、灾害防范、基地管理以及采收、分级、 包装、贮运、保鲜等生产环节的技术标准,建立起涵盖林果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立一批有特色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林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元江大力提倡果品采后全程冷链贮藏、运销,发展林果精深加工业,果品采后的全程冷链贮运销售是保证果品质量、 占领高档果品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果品标准化生产的重要一环。果品采后的全程冷链贮运销售就是从果品采收开始一直到销售,全程进行冷藏保鲜,避免果品品质降低。元江县林果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果品贮藏保鲜业,逐步建立并完善公司化运营和农户自主冷藏保鲜相结合的冷链贮运销售体系,保证果品品质,提高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产业,提高果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增加果农收入。 九是加快市场流通,拓宽销售渠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南博会,形成果品聚集效益。依托电商,建成现代化营销网络与物流模式, 建立起林果产品外销体系和市场流通新体系,形成规模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确保元江林果产品进入全国市场以及东南亚国际市场,带动提升基地建设、加工转化和科技支撑能力。 十是发展林果产业可开发林草业多种功能,推动休闲农业发展。通过休闲农业把一、二、三产业发展融合起来,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林果业提质增效,带动林农就业增收,乡村振兴等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林果产业是休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其属性可开发多种休闲产品类型,春可赏花,秋可摘果,融观光体验、休闲采摘于一体,同时可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能够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实现四季有收益。元江县热区依托林果产业可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热区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元江县林业和草原局 白璐 13887776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