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假莫代村委会有10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有355户1266人口,劳动力有1058人(其中外出务工25人);列入建档立卡贫困自然村6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39人,五保、低保户50户118人。辖设1个党总支 7个党支部,现有党员39 人(其中女党员 4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1.1亩,其中农田0.66亩;主要以种植水�、玉米为主,还有部分零散种植烤烟、蔬菜、水果等。
白房子村民小组距街道办事处14公里,距村委会5公里,最高海拔1600米,全村共41户,151人(劳动力108人),低保户6户1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39人(其中3户12人于2015年脱贫),耕地面积126亩(其中:水田56亩,地70亩),林地面积2500亩,主要产业以玉米、水稻、烤烟为主。
二、精准扶贫帮扶措施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坚持宜农则农的原则,采取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短期以发展烤烟、甘蔗和蔬菜产业为主,中长期以发展芒果和核桃两个产业为主,促进扶持政策落实到户;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申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使贫困户直接受益、有稳定收入,具体措施如下。
1、积极发动群众种植烤烟140亩,每亩补助烤烟育苗款85元,种植烟后作物菜豌豆50亩,提供栽培技术及销售信息服务;
2、以县糖办挂钩联系为契机,积极动员群众种植糖料甘蔗120亩,由县糖办免费提供秧包和化肥农药;
3、街道主动联系县林业局,争取到林果发展产业扶贫资金,为全村每户提供至少50棵芒果种苗;
5、发放扶贫到户贷款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产业;
6、村委会主动协调两个村小组共同拿出公益林补助资金8万多元维修扩宽了进村主干道,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7、实施革命老区扶贫项目,共投入27万元为该村新建实用技术培训室、活动场地、村内亮化等工程。
三、精准到户帮扶措施
1、普学保 家庭人口4人,帮扶措施:种植烤烟5亩(扶持育苗款资金425元),甘蔗0.4亩(无偿提供秧包、化肥、农药),新增芒果种植面积2亩(无偿提供种苗),菜豌豆5亩。
2、李加明 家庭人口4人,帮扶措施:种植烤烟5亩(扶持育苗款资金425元),甘蔗15亩(无偿提供秧包、化肥、农药),新增芒果种植面积2亩(无偿提供种苗),菜豌豆1.5亩,玉米4亩。
3、李文明 家庭人口4人,帮扶措施:种植烤烟5亩(扶持育苗款资金425元),甘蔗2亩(无偿提供秧包、化肥、农药),新增芒果种植面积2亩(无偿提供种苗),菜豌豆5亩,玉米5亩。
4、普花明 家庭人口4人,帮扶措施:种植烤烟3亩(扶持育苗款资金255元),甘蔗1亩(无偿提供秧包、化肥、农药),芒果种植面积6亩(部分无偿提供种苗),玉米8亩。
5、李文先 家庭人口4人,帮扶措施:种植烤烟5亩(扶持育苗款资金425元),甘蔗1亩(无偿提供秧包、化肥、农药),芒果种植面积16亩(部分无偿提供种苗),菜豌豆1亩。
6、普明光 家庭人口4人,帮扶措施:种植烤烟5亩(扶持育苗款资金425元),甘蔗2亩(无偿提供秧包、化肥、农药),新增芒果种植面积2亩(无偿提供种苗),玉米3亩。
7、李勤明 家庭人口4人,帮扶措施:种植烤烟5亩(扶持育苗款资金425元),甘蔗1亩(无偿提供秧包、化肥、农药),新增芒果种植面积3亩(无偿提供种苗),菜豌豆1亩,玉米15亩。
8、普有康 家庭人口4人,帮扶措施:种植烤烟5亩(扶持育苗款资金425元),甘蔗1.5亩(无偿提供秧包、化肥、农药),芒果种植面积20亩(无偿提供部分种苗),菜豌豆5亩,玉米5亩,发放扶贫到户贷款5万元用于发展生产。
9、普松保 家庭人口4人,帮扶措施:种植烤烟5亩(扶持育苗款资金425元),甘蔗8亩(无偿提供秧包、化肥、农药),新增芒果种植面积3亩(无偿提供种苗),菜豌豆1亩。
10、李学文 家庭人口4人,帮扶措施:种植烤烟5亩(扶持育苗款资金425元),新增芒果种植面积2亩(无偿提供种苗),菜豌豆2亩,玉米5亩。
四、脱贫攻坚目标
通过对白房子村民小组进行短、中、长期种植产业帮扶措施、基础设施的扶持政策,假莫代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计划在2017年12月前全部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