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3年,甘庄街道种植芒果就接近50000亩,产量14900余吨,产值达4900余万元,目前预计已超出60000亩。
甘庄芒果味道好规模大、品种好、耐储运,果子一成熟就被果商收走,这是甘庄街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振芒果产业的结果。
改良品种扩大种植规模
甘庄街道距离元江县城14公里,境内有两个山间小盆地,即甘庄坝和干坝,年平均气温21.2℃,属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等热区作物和芒果等经济林果。甘庄街道的芒果发展,早期由侨难民自行种植和林业部门作为荒山绿化倡导发展,大量种植了以三年芒为主的芒果数万亩。三年芒味道虽好但不耐储运,销售半径小,商品率较低。一度甘庄芒果市场前景不乐观,农民种植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甘庄街道一方面完成老果园品种改造,另一方面新植耐储运的台农、金凤凰(贵妃)、水英达等品种芒果。通过示范带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改良芒果品种,提高农民种植芒果的积极性。品种改良后,甘庄芒果一年比一年好销,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芒果飘香引来客商
4月的元江,热带花果飘香,而最亮丽的风景却要数成片成片的芒果林。从玉溪出发,沿着玉元高速顺行南下,刚驶入甘庄热坝,满眼的绿色便“奔涌”过来。不知什么时候,曾经荒芜半荒芜的山坡绿了,而且全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芒果林。
带着好奇,记者来到了甘庄街道红新社区。该社区绿树成荫,共种植芒果3.6万亩,有的人家单户就种植数百亩。记者跟随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勇上山,相对平缓的山坡都已经改成台地种上了芒果,曾经的荒芜被绿色代替。沿途还有不少村民正在整理土地,准备移栽芒果苗。一姓范的村民说,他家种植了60多亩芒果,一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比外出打工要划算。
据了解,除了红新社区,甘坝社区、甘庄社区村民种植芒果的收入每年都能稳定在5至6万元,而且随着甘庄芒果产量增加、规模扩大,收购商也越来越多。据甘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龙武介绍,截至2013年底,林果种植面积已达65700余亩,芒果接近50000亩,产量14900余吨,产值达到了4900余万元。近两年来,甘庄芒果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目前种植面积预计已超出60000亩。
标准化生产拓宽致富路
为充分发挥热区资源优势,元江县确立了甘庄作为全县芒果主产区的目标,特别是在加快芒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程上加大了力度。
继续推广优良品种,推动品种更新换代,示范推广当前最具市场竞争力的芒果优良新品种金凤凰、台农1号等。其中金凤凰成熟早、纤维少、风味浓郁、色泽鲜艳,深受消费者青睐;台农1号高产、稳产、纤维少、味香甜、肉质多、耐贮藏运输,可以统一采收,深受果农和客商喜爱。一方面依托企业建芒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努力提高芒果标准化种植水平;另一方面继续推广芒果实用技术,强化科技措施落实,在最佳时段2-4月和8-10月实施品种矮化处理、高枝嫁接改良,推广疏花疏果、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综合防治病虫害、采后商品化处理等集成应用技术。
针对元江芒果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等问题,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并推广,保障关键生产环节和重大生产技术措施到位、操作规范,确保标准化生产贯穿于生产全过程,提高芒果种植科技含量,提高优质果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制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技术指导、示范引导、宣传发动和检查监督等措施,新技术、新品种得到广泛应用,林果种植管理质量大有提高。
甘庄芒果产业正在走强
由元江县红十字会、甘庄街道红新社区居委会倡导成立的金侨热带水果专业合作社,不但在生产环节进行了优化,还在种、管、销上带领群众全盘经营,提品质、创品牌、打市场。目前,该合作社的芒果品牌已注册,正在与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开辟电商销售新渠道,助力芒果销售。
曾经的甘庄芒果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如今的甘庄芒果产业正在走强。(记者 张志云)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元江县甘庄街道办事处 发布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