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云茶”产值超千亿元,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云南省税务部门落实落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助力“小茶叶”焕发“大生机”。 “小茶山”收获“大丰收” 云南的山头随处可见一片片绿色的茶园,全省茶叶农业产值248亿元,是当地群众致富的主要产业。“高山云雾育佳茗”在云南临沧的邦东乡,海拔高达3200米,白雪皑皑的山巅与湿热宜人的峡谷交相辉映,生长着许多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茶。 当地税务部门组建“税惠服务队”深入邦东乡的茶园,开展一系列定制化的纳税服务活动,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针对企业的涉税需求,现场解读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给企业“一对一”的解答与指导,推动茶产业实现从“绿叶子”到“金叶子”的华丽蜕变。 临沧一水缘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2024年以来,该企业已成功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政策,累计免税收入达4.2万元,减免税费额共计3.3万元。 “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让我们能够更加充分地享受政策带来的红利,从而更加专注于茶叶的生产与经营。”临沧一水缘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仁德感慨道。 碧丽园(云南)茶叶有限公司,作为云南沧源茶叶产业的佼佼者,在发展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税务支持带来的强大助力。公司财务负责人肖佩玲表示:“这些年,临沧茶叶声名远扬,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这背后,税务部门的‘政策春雨’功不可没。2024??年,我们公司根据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政策,减免金额16万余元,更让我们的发展充满电、有奔头!” “小景区”焕发“大活力” 云南依托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名山古树资源和民族风情特色,将旅游元素融入茶产业发展,形成以茶产业为载体、茶文化体验为内容的茶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云南临沧的凤庆县安石村是滇红茶的诞生地,被称为“滇红第一村”,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步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1958年落成的苏式风格建筑群,这里是承载滇红茶历史的滇红活态博物馆,博物馆里老式进口制茶机器在春茶季仍用于生产,走进博物馆,便是置身于滇红茶的历史中。 据悉,景区于2022年开放,由凤庆县滇茶源文化旅游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管理,景区内集滇红茶展销中心、滇红茶销售直播间、茶叶生产车间等功能于一体。 当地税务部门紧扣云南茶旅游融合发展目标,走进茶文化景区“一企一策”精准辅导,帮助企业梳理文旅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及时响应企业诉求,助力滇红茶文化焕发“新活力”。 “从日常的涉税问题到税费减免政策辅导,税务部门一直在支持我们发展。2024年,我们享受到税费优惠减免近7万元,给了企业继续做好滇红茶文化传承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企业法定代表人茶建福说道。 “小茶企”成就“大产业” 饮茶已成为当代国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茶企通过创新发展,逐步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打造了从“茶园”到“茶杯”的高质量云茶产业。 云南双江是勐库大叶种茶的发源地,是“中华国茶名片”冰岛茶的原产地,具有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已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企业,现有茶园基地34个、精制加工厂3个。近年来,企业开展技能攻关、技术革新、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攻克产改壁垒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当地税务部门助力茶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不断深化税收大数据运用,利用税收信息数据对企业进行精准分析研判,同时实地了解茶企生产经营情况,为茶企量身定制“一企一策”,让企业享受到“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利,实现产销两旺。? “我们勐库大叶种茶,不仅包含细嫩的芽尖,更有一芽两嫩叶的丰富形态,这些嫩叶品质本身就已经达到了特级茶的标准。”在加工茶叶的车间里,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戎玉廷说,“除了主动上门讲解茶叶加工、销售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税务部门还教我们如何在电子税务局上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2024年企业发生的82万余元研发费用享受到加计扣除政策。真的是为我们创新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