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和《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提出发挥云南资源多样和富集优势,做强做大生物医药产业。云南省税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升级服务举措,精准开展政策推送辅导,持续提升服务效能,落实落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大对生物医药企业税收支持与服务力度,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强劲发展。
政策直达快享,企业迎来资金“活水”
藏药是我国民族传统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2000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完整理论和浓厚民族特色的藏医药学体系。迪庆藏族自治州藏药制作历史悠久,为助力藏药产业做大做强,当地税务部门建立远程咨询和办税辅导服务新模式,充分挖掘系统数据资源,筛选辖区药企名单,根据数据比对对符合政策享受条件的企业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享尽享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激发藏药企业创新活力。
迪庆香格里拉某藏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深耕藏药研发、藏文化开发传承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和产品经营,企业逐渐建设起了初具规模的藏医药文化传承基地和藏医药文化旅游创意园,目前拥有2项藏药生产专利技术,生产的藏药产品远销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谈起近年来企业发展中的税费体验,企业财务人员罗明翠表示:“每当有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出台,税务部门都会及时通过上门服务或远程解答第一时间宣传解读、辅导我们及时享受优惠政策,企业能有今天的发展成绩,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始终陪伴。”据了解,随着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升到100%,该企业享受到近80万元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税惠资金极大减轻了公司企业的税负压力,让企业能致力于产品研发,打造拳头藏药产品。
与藏药一样,傣医药同样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远在2500年前的《贝叶经》中便有记载。云南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民族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打的滴眼液具有清热解毒、祛翳明目的功效,在全国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为不断提高药品的功效,扩大傣药的市场影响力,该企业每年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在提高工艺、研发新产品上做足文章。
“2020年我们企业启动了滴眼液三合一的二次研发项目,新开辟了消毒液、酒精等消杀产品生产线,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减税降费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021年以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167万元,2021年以来我们安置残疾人42人,享受到了安置残疾人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退税156.65万元。减税降费节约下来的资金为我们企业降低负担、加快升级,拓展市场提供了资金保障。”该公司负责人丁青说道。
在红河,为进一步推动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当地税务部门及时梳理符合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清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微信、电话、实地走访、云税通平台等各种渠道对纳税人进行优惠政策宣传和辅导,推动政策红利精准落袋。
云南弥勒某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由于生物医药研发存在周期长、投入高、风险高等特点,企业每年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运转压力较大。“我们公司除了能享受到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优惠,还享受到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政策,2021年以来共享受各项税费优惠达140余万元,一系列的税费优惠,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让我们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技研发中,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赖小飞表示。
税惠红利加持,企业抢占发展机遇
云南省税务部门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将生物医药企业列入重点扶持与服务名单,建立生物医药企业清册,组建专业骨干团队,实施分级分类服务,确保第一时间将政策落实到位,让税惠政策化作“及时雨”,浇灌企业发展沃土。
普洱是全国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被誉为“生物种质基因宝库”,是获取良种、发掘新药的自然宝地。为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税费优惠政策,普洱市税务部门积极开展“送红利清单、问政策需求、解发展难题”惠企利民走访活动,不断推动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助力企业安心研发、放心发展。
云南某制药有限公司是云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上市倍增计划的金种子企业,拥有52个药品批准文号,研发的各类产品共获得34项专利。“企业从‘制造’到‘智造’的发展,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今年以来,我们共享受到各项税费优惠达356万余元,税务部门的‘用心’服务为企业降低了办税成本,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公司财务负责人夏静表示。
作为玉溪生物医药产业的代表,玉溪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云南唯一一个细菌性疫苗研发平台。由于前期投入大、研发周期长、资金回流慢,该公司长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为帮助企业减轻发展压力,当地税务部门推出“一企一策”服务,以更加精准到位的服务措施不断为企业发展赋能添力。据了解,自该公司成立以来,享受到西部大开发减免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费政策强有力的叠加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的压力,助力企业不断加大研究开发力度。
同样感受到税惠红利加持的还有云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利用临沧当地糖蜜资源培养精制酵母抽提物、饲料酵母的科技型制造企业。为节能降耗的同时提高酵母产出物的质量,今年年初企业购置了新型酵母废水浓缩生产设备变废水为有机肥,但由于原辅料价格上涨、前期资金投入大,企业有设备、产品畅销但原料不足、无法满足订单需求。“290多万元的留抵退税刚好可以用来购买一批糖蜜原料,2022年以来我们还享受到11.18万元的缓缴税费,让我们按时交付了几笔订单产品。”企业财务负责人李奋华算起了“退税效益账”。“得益于好政策的加持,公司一直致力于自有产品的研发升级、应用更新。新的组合式税费政策出台后,预计2022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将达900万元,攻克技术难关后,我们也准备投资成立新厂。”
服务贴心暖心,企业发展再加速度
为服务好企业,云南省税务部门坚持“服务超前、全程贴身、精准到位”的原则,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向企业精准滴灌宣传最新优惠政策,通过远程协助实现远程帮办、问办结合,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多种类广覆盖的中药饮片生产制造与销售企业,属曲靖市沾益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企业于2019年正式投产,加工的中药材有300余种,原材料产地覆盖四川、甘肃、安徽、云南等全国各地,并与多家中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在推动曲靖市中药饮片行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地方农户种植中药材,吸纳本地人口就业。
“我们公司自投产至今,原材料采购成本、人员工资、新产品研发等费用投入较大,可流动资金少是目前企业存在的难题。”公司财务毛红梅说道。“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出台,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就辅导我们提交了留抵退税申请,42万元的退税款能让我们用于支付前期原材料采购款和职工工资发放,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积极申创高新技术企业及龙头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文山,税务部门通过“一对一”领导挂联、税收大数据“指路”、“线上+线下”咨询辅导等方式,“望”准三七产业发展方向,用足、用好、用活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现税惠“红包”全覆盖,全产业链税惠直达快享。
“近40万的留抵退税和180万的缓税简直是雪中送炭。”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云生表示。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以三七种植、中药材收购及销售等为主的中医药制药企业。该公司对三七地上部分开发、三七全株综合利用等方面走在国内同行业前列,申报发明专利55项、获得发明专利33项。近年受疫情影响,该企业逐渐出现订单减少、运输成本不断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当地税务部门在了解情况后,挂联领导及时组织业务骨干走访企业,向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及操作答疑,确保税惠红利应享尽享。“适用什么税惠政策,怎么操作,税务部门工作人员都会用数据告诉我们,减的是税费,增的是信心,优的是服务,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张云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