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元江:农场改革十五年 侨乡开出“幸福花”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4-05-13 16:20:30 点击率: 40 【打印】 【关闭】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庭院前鲜花绽放、瓜果飘香,巷道干净整洁,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映入眼帘”。在元江,说起红侨社区,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红侨社区围绕实现“农业强、社区美、群众富”的目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建强基层组织、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发扬侨乡文化等措施,走出一条“党建强村、产业富村、基础促村、环境美村、文化活村”的新路子。红侨社区前身是“国营红河华侨农场”,是云南省13个安置归侨的华侨农场之一,辖2个居民小组,共有515户1261人,其中归侨侨眷有101户280人,始建于1960年。2008年,启动了新一轮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国营红河华侨农场按照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融入”要求,于2009年3月,正式并入元江县澧江街道并成立红侨社区,迎来了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2023年,红侨社区经济总收入5704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00.00元,比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9300.00元多7800.00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0.00万元。

坚持党建引领,让社区“强起来”

“红侨社区与13个国家和地区有联系,现今我们过上了富裕生活,居住在国外的许多华人华侨,看到我们的变化,对我们的美好生活十分羡慕。”澧江街道侨联主席颜训禄介绍说:近年来,红侨社区全面推进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积极推荐优秀侨民入党,推选一批党性强、能力强、有担当的归侨侨眷加入社区“两委”班子。社区党总支始终围绕“党建带侨建、侨建促党建”的目标,按照“夯基础、抓引领、强载体”的思路,通过实施村级组织大岗位制、制定村规民约、落实“门前四包”卫生整治制度、集中整治私搭乱建等措施,强化党员示范、建强基层组织。把侨务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整体规划,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抓实侨民思想建设,引导基层侨联动员归侨侨眷发挥优势和特长,参与家园建设,形成“社区为侨、侨为社区”的良好氛围。同时,利用“侨胞之家”经常性开展侨乡美食文化节、“民族团结、情暖侨乡”文明实践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归侨侨眷的爱党、爱国、爱乡之情,引导侨界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好政策和涉侨的好故事传到海内外,走出一条“党建带侨建、侨建促党建”的路子,先后被国务院侨办授予“侨之家”、“全国为侨公共服务示范单位”。

夯实基础设施,让社区“美起来”

红侨社区始终把夯实基础设施、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2015年4月启动红侨社区旧村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达1000余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已建成规划有序、家家“洋房”、门前庭院的现代化新农村。持续的投入,使社区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入村道路宽阔整洁、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垃圾集中处理、公厕改造升级、雨污同流排水系统设施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老虎箐小组公路成为全县农村进村道路等级最高、路面最宽、质量最优、安全防护设施最完备的入村道路之一。同时,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农田灌溉沟渠已实现全覆盖,机耕路修到了田间地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建成了四通八达集生产、灌溉、运输的水路网络,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机械化、管理的现代化,先后被评为县级美丽村庄称号、省级美丽村庄称号,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归宿感和自豪感。

聚焦产业发展,让社区“富起来”

“近年来,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生产、销售实现了‘四个统一’方式运作,通过采取统一生产、统防统治、统一质量、保证价格、统一品牌、形成规模、统一销售,来辐射带动周边村寨,合作社网售袋装果干,产品产值大大高于生鲜果交易,且供不应求。”,元江县勤农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越南归侨苏永仁说。红侨社区干热河谷气候优势明显,过去以种植甘蔗、水稻为主,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后,社区群众主要种植以芒果、青枣、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大胆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合作社带动,竭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品一红”品牌效应,建设了芒果生产、销售、加工完整的产业链,进一步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增加侨界群众收入。2023年,红侨社区种植芒果1500多亩、青枣900多亩、香蕉300多亩,合作社种植芒果共1113亩,产量达1450吨,产值实现720万元,户均收入11.8万元。

打好农文旅三张牌,让社区“火起来”

“下一步红侨社区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热区、侨乡资源优势,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共同富裕元江样板。”红侨社区党总支书记白建光说。红侨社区生活着哈尼族、彝族、傣族、苗族、京族等11个民族群众和归侨侨眷、港澳台属,在红侨社区,不仅可以品尝到果甜味美的芒果,还能体验侨乡风情,品尝到越南小卷粉、春卷等侨乡系列美食。社区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也更加注重丰富精神生活,通过申报和实施文化惠民示范村项目,建设侨乡文化陈列室,组建文艺队,打造民族团结公园、农业观光园、侨乡风情园、芒果森林长廊,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旅游线路等旅游打卡点,讲好侨场故事,展示红侨美丽新形象正逐步践行,一朵绚丽绽放的侨场民族团结之花正美丽绽放。2023年,红侨社区被评为玉溪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现已成为花香果甜、家园和美,新时代宜居宜业的“和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