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联创】红河街道桥头社区:“三招”让村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3-10-18 09:28:14 点击率: 82 【打印】 【关闭】

自开展“四级联创”以来,桥头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坚持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多举措深化“四级联创”工作,助推乡村振兴长效化。


1.jpg

盘活资产创效增收,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水”

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核查,对集体闲置的办公用房、土地、水资源等进行摸底清理,规范管理,根据自身地理位置和特点,以资产租赁、投资形式参与经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一是对“外”借鸡生蛋。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将新建设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闲置的漫漾小学房屋、漫章那小组集体团山土地、打炭小组30余亩集体土地进行租赁,增加经营性收入,实现变“废”为“宝”;加大集体流转土地,统一流转给外来企业发展用地,增加管理服务性收入。二是对“内”自力更生。成立村办公司,为农户订购了400余盏太阳能灯、开办化肥农药农资服务点、代收水利费等,既为群众降低了投入资金成本又增加了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

3.jpg2.jpg

注重长效联合发展,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添“压舱石”

一是推动水果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打造绿色有机水果品牌。以打炭小组和高粱费小组为试点,成立了打炭青枣经济合作社和高粱费芒果经济合作社,在桥头社区领导干部的指导帮助下改良品种、改进管理方法,提升水果品质,逐步打造成绿色有机水果,积极争取绿色有机认证,提升桥头水果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利用网络平台打造桥头水果电商产业,让水果产业成为桥头社区的经济收入的保障、成为桥头绿色文化名片。二是推行“果农+社区+水果种植大户”经营模式。对于不具备生产能力,特别是科技意识差、管理水平差、智力差的农户,鼓励和引导他们为水果种植大户打工,由农民变成“农业工人”。大力推广使用水果种植专用机械设备,提高果农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真正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农民轻轻松松种植水果。三是积极转变群众思路,激发农户参与发展的内生动力。想方设法让农户户掌握发展门路,把“要我扶”变为“我要扶”。实施了“职业技能培训班”行动,根据群众需求分季度举办“电工技能提升培训班”,“厨师技能提升培训班”,授课教师都是具有专业技能丰富经验的老师来授课,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截至目前,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2场次,培训群众100多人次,专业技能外出劳动力就业80余人次,有25户家庭困难户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班”行动实现稳定增收。困难农户内生动力充分驱动,强力提升了群众增收的“造血”功能。

5.jpg4.jpg

整合资源统筹布局,为村级集体经济挖掘“潜力股”

充分利用打炭乡村振兴建设成果,领办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村域景区、农家乐、民宿等业态经济,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推出的乡村一日游“周末打炭值得打探”的文化旅游项目,共吸引游客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余万元,打造成为集民族文化体验、观光旅游、农事体验、特色美食为一体的国家2A级景区。

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