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农民富——黄精花开,带来希望黄精古时又称“仙人余粮”,性味甘甜,食用爽口。其肉质根状茎肥厚,含有大量淀粉、糖分、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多种其他营养成分,生食、炖服既能充饥,又有健身之用,可令人气力倍增、肌肉充盈、骨髓坚强,黄精根状茎形状犹如山芋,山区老百姓常把它当作蔬菜食用。
滇黄精作为云南省重点发展的药食同源传统地道药材,是“十大云药”之一,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中医认为黄精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精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治疗肾阴虚及肾精不足等作用。据统计,全国共有150余种中成药、170余种保健品均以黄精为原料加工生产。
黄精按形状不同,可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红花滇黄精”等。而那诺乡当地群众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滇黄精种植,那诺社区章兰组段玉福就是其中之一,他既是社区干部,同时也是当地的产业带头人,他家种植黄精共有3亩,品种主要就是“红花滇黄精”,“红花滇黄精”的外表为红色,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生于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多生长在云南和四川等地。
我们来到黄精种植基地采访他时,地里的黄精树上开满了红花,一串串一簇簇相拥在一起,好不热闹。段玉福介绍道:“黄精一般是种植三到四年后才开始采收,我家种植的是红花滇黄精,今年长势和质量总体来说都还算不错,滇黄精块茎大、产量高、药含量高,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每年只要行情好,我家都会挖出来带到市场上售卖,基本上每年都是采摘完就销售一空了。”
段玉福还说道:“今年马上要进入采收期了,已经有顾客上门联系了,预计今年每公斤均价在25元左右,产量约1-2吨,可以卖到2-3万元左右,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对产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我们百姓的干劲也越来越足,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这些又高又大的黄精是我的父亲转山时从山上挖回来的,今年计划搭一座育苗棚进行育种,多的话只要统一品种,养仔育苗,总结经验,扩大规模,量大了自然就能见到效益,群众的积极性也会进一步提高。”段玉福望着黄精高兴地说道。
那诺乡境内野生滇黄精植物资源丰富,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在“需求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发展”的理念推动之下,那诺乡党委政府鼓励群众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发展中药材产业。据不完全统计,那诺乡境内规模及零散种植黄精约10亩,年育苗种能力预估20亩。
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振兴,那诺乡正在积极探索中走一条产业兴旺之路、群众富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