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霓虹渐次褪去白日喧嚣,夜色中,一群身影正悄然踏上街头。他们的脚步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肩头那抹荧光绿在暗夜里闪烁,划出一道道让人心安的轨迹。近段时间以来,元江县公安局紧扣“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立足辖区实际情况,多维发力,全面织密社会面防控网络,主动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让群众的夜间安全感稳稳扎根在家门口。 让“见警率”拉满“安全感” “以前晚上走夜路总有点担心,现在经常能看到警察巡逻,心里踏实多了!”家住江东的李女士道出的真切感受,正是元江公安深耕夜间巡逻防控、筑牢平安防线的生动缩影。 
针对当前夜间社会治安特点,元江公安强化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持续完善“网格+联勤”的立体化巡防体系,不断优化“特巡警+局机关+派出所+街道干部”的巡逻防控机制,聚焦商业综合体、夜市商圈、广场公园、背街小巷等人员密集区与治安复杂地段,采取“车巡+步巡”“定点值守+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模式,确保每晚8时至次日凌晨3时关键时段“巡不停、防不松”,让“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成为夜间街头的常态风景。 
同时,依托县局情指中心强化“视频夜巡”,通过科技手段弥补人力巡逻“盲点”,形成“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应急有响应”的闭环防控机制。一旦视频巡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指令就近巡逻警力快速处置,将安全隐患化解在萌芽阶段。截至目前,已出动巡逻警力1100余人次,通过及时介入处置,成功预防夜间盗窃、寻衅滋事等案件12起,及时化解矛盾纠纷25起,用“看得见的守护”为群众夜间出行撑起“安全伞”。 严监管”稳住“夜秩序”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配合例行核查,出门记得锁好门窗,贵重物品随身携带。” 9月18日晚,民警在某酒店核查入住旅客信息时,一边仔细比对登记数据,一边向旅客叮嘱安全事项,这是元江公安强化夜间场所监管的日常一幕。 
为进一步夯实平安根基,元江公安坚持以管护安,定期对辖区KTV、酒吧、出租房屋、宾馆旅店、物流寄递业等治安复杂场所开展“地毯式”清查。清查中,民警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重点检查场所硬件安全设施是否达标、住宿登记制度是否严格落实,全面排查消防隐患、治安漏洞,并现场督促场所负责人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日常自查自纠,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截至目前,已检查各类场所530余家,整改安全隐患32处,抓获涉嫌违法犯罪人员3名,用严格监管让夜间秩序更平稳、群众更安心。 “普法声”照亮“平安路” “夜间独自出行要看好随身财物,遇到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打110!”在热闹的夜市商圈普法宣传点,民警手持宣传手册,用通俗的语言向过往群众讲解安全防范知识。 
为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元江公安打破“固定场所普法”模式,将宣传阵地搬到夜巡一线,让普法跟着群众的“夜间脚步”走,真正实现“巡逻到哪里,宣传就到哪里”。 
巡逻中,民警结合夜间高发的盗窃、打架斗殴等案件,向群众详细讲解防范技巧,提醒大家在夜市消费、夜间散步时提高警惕;针对老年人、学生等易受骗群体,重点普及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告诫大家“不轻信陌生来电、不向陌生人转账”。同时,通过社区微信群推送各类安全提示和普法内容,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截至目前,已开展夜间普法宣传活动4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让“解民忧”温暖“夜归人” “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找不到孩子,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9月17日晚,看着被民警找回的孩子,群众王女士激动得热泪盈眶。此前,王女士带孩子外出时不慎走失,情急之下向巡逻民警求助,民警仅用半小时便帮其找回孩子。 
在夜间巡防中,元江公安始终把“服务群众”放在首位,主动为夜归人排忧解难。遇到夜间迷路的老人和孩子,民警会耐心询问信息,安全将其送回家中;发现群众受伤或突发疾病,也会立即联系120急救人员,并协助做好现场救助……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让群众在夜间感受到了公安的温暖。截至目前,已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0余件,用实际行动拉近了警民距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好评。 夜色渐深,警灯依旧闪烁。元江公安用坚守与担当,在夜色中筑起一道坚实的平安防线。下一步,元江公安将继续优化夜间巡防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治安管控、隐患整治、普法宣传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城市每一个夜晚,让平安的灯光始终照亮市民回家的路,让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