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予群众专业答复,他将接处警专业知识烂熟于心;为了掌握辖区地理情况,他的足迹遍布元江城区大街小巷;为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他时常联系处警单位复盘警情……他就是元江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普国栋。 普国栋,男,中共党员,2018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2023年5月调入指挥中心,从普通民警到副主任,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进取精神,潜心钻研业务,敢于创新实践,累计接警2000余起。 勤学,练就精熟业务。“您好,元江110,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在元江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大厅,接警员普国栋不断重复着着同样的话语。银框的眼镜、白净的面庞、腼腆的神情......初见普国栋,即便没有开口说话,些许书生气却总是迎面而来,如果再仔细端详,便会发现他还透着一种坚定和一股韧劲。 
儿时的普国栋,对光荣又神圣的警察职业充满着向往,渐渐地,这个“英雄梦”在他心中“生根发芽”。2018年,他如愿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派出所工作辛劳繁重,从值班处警、侦查破案,到数据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内容包罗万象,繁琐细碎。但普国栋总能耐下性子,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很快就成长为派出所的中坚力量。2023年5月,因工作需要,普国栋到了指挥中心工作。初到接处警岗位时,由于对辖区各乡镇的方言不熟悉,在接听报警电话时的他经常不知所措,工作效率不佳,难免引起群众的不满。 为了能更好地和群众沟通,了解群众的需求,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普国栋一改原来沉闷的性格,不厌其烦地向同事求教,学习辖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语言,主动弥补自己的语言短板。从初学的别扭,到如今的熟练掌握,现在的普国栋,让辖区群众都觉得他是本地人,每天二三十起警情处置起来游刃有余。 肯干,争做行家里手。“不好了!着火了!”今年3月,普国栋接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慌乱的声音。“您别慌,先告诉我具体位置……”“好的……嗯,位置在民生小区……”普国栋明白,群众报火警时是最无助的时候,身处险境容易语无伦次,情绪失控,因此他耐心地引导着,最大限度了解现场火情,并迅速通报消防部门和辖区警力,同时联动120到场救援。由于通知及时,火势得到有效控制,现场无人员伤亡。 
110接警台是群众急需救助时的“守望台”,更是危急时刻群众安全的“生命线”,普国栋时刻牢记职责,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类法律法规知识,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全县地理位置、熟记出警单位电话号码,及时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仅用一年时间,他就由一名生手成为110报警服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指挥中心日常工作纷繁复杂,除110接处警工作之外,普国栋还承担着警情研判、信息报送等综合事务,工作忙、事务杂、头绪多是每日的工作常态,但他总是兢兢业业,潜心钻研业务。短时间内,普国栋就掌握了公文写作、文件处理、指令传达、后勤保障的各项业务,并熟练使用各种工作系统平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到指挥中心工作仅半年,普国栋经手的各类文件就达500余份,参与协调各类行动23次,编发警情分析300余份,收集上报各类信息1000余条。 敢拼,绘出青春靓色。零时,许多人甜梦正酣,县公安局指挥中心仍灯光通明,接警电话在桌上一字摆开……作为公安机关实战指挥中枢,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是全县公安机关的“智慧大脑”,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高效运转。周末节日无休、加班加点到半夜更是家常便饭,但普国栋毫无怨言、随叫随到,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最严的标准及时完成各项任务。 
2023年11月,普国栋被任命为指挥中心副主任,他深知岗位重要,责任重大,须臾不敢懈怠,积极承担起“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任务,通过科学精准、专业、高效的警务警令,实现了警务工作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由事后处置向指挥预防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基层警务水平和工作质效。 “自己太累,不想活了........”就在今年,县局110接警中心接到报警,一名男子因压力过大意欲轻生。接报后,普国栋和同事迅速对轻生男子展开查找,立即启动预案指派巡特警、派出所联合作战,对轻生男子出现过的周边区域开展联合搜寻,并同时和119、120急救中心对接联系,做好救援准备。几分钟后,派出所民警找到了该男子,通过近一个小时的耐心劝解,男子情绪逐步稳定,最终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在民警的帮助下返回了安全地带。 类似这样的求助类警情,对于常年担任接警员的普国栋来说屡见不鲜。“能让那么多人觉得公安工作是有温度的,我也很有成就感。”普国栋说道。 有人说:“接电话太简单了,这算不了什么!”是的,一个电话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在接警员眼中,每一个电话的背后都是人民群众对110的信任,都可能涉及到群众的急难愁盼事、烦心闹心事。每当看到报警人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生命垂危的人得以转危为安,其中的欣慰与满足让他爱上了这份职业。 繁星依旧闪烁,电话依然在线,普国栋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践行着不变的从警初心,用自己的青春,诠释着对公安事业的忠诚和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