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庄派出所:坚持“三个立足” 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来源:元江县公安局 时间:2022-04-22 09:04:13 点击率: 204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元江县公安局甘庄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和公安职能职责,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契机,立足社会治安防范、矛盾纠纷调处、群众热切期盼,不断出实招加强公安基础工作,实现辖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矛盾纠纷风险隐患不断减少,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微信图片_20220421150946.jpg

       立足社会治安防范,打造全方位巡防新模式。一是强化重点管控。以人员密集场所、治安要害部位为“点”,先后梳理确定了玉磨高速甘庄服务区、甘庄农贸市场、元江火车站、甘庄公园、集镇学校6个点位作为重点巡逻区域,靶向发力,精准控点。二是强化线路巡防。以辖区主干道、治安复杂街道等重点路段为“线”,开展高密度、全覆盖式巡防,把“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同时将常态巡控与风险排查、应急处置、服务群众等有机结合,今年1月至4月,常态巡控中开展应急处置5起,及时发现消除电线坍塌、树木倒落等治安消防等隐患10余处,救助癫痫病发患者、残疾人、摔倒老人及服务群众25人次。三是强化面上巡护。以居民聚集区域为“面”,全面启动“网格巡防+警务巡防”巡防模式,持续深化“亮灯见警”“让红袖标飘起来”工程,力争将控发案工作落到实处,巩固平安守护“第一道防线”。今年1月-4月,甘庄派出所共接报有效警情174起,其中刑事警情13起、行政警情34起,辖区警情数、发案率分别同比下降26.9%、20.3%,实现命案连续9年零发案。

微信图片_20220421150952.jpg

       立足矛盾纠纷调处,打造维护稳定新机制。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借助“多网合一”网格化治理,充分整合实体力量资源,建立预警机制,全面摸排辖区内项目建设、婚恋家庭、山林土地纠纷等不稳定因素,评估纠纷风险,分类分级建立“一事一档”,落实“一事一策”,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动态“清零”。二是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借助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综治办、司法所、村社区等多股力量联勤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实行“派出所+行业+N”联合调解,积极与卫生、民政、劳动、住建、国土、教育、司法、信访等部门搭建矛盾纠纷排查转送的联系纽带和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行政调解通道,有效发挥人熟事熟优势,切实将风险化解在早、处置在小。三是建立矛盾纠纷调解长效机制。建立社区网格就地调解、村社区调解委员会划圈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专职律师诉前调解“四级”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实行矛盾纠纷调处跟踪回访制度,通过定期走访有关当事人,对处置不合理、群众不满意的矛盾纠纷,通报有关单位进行重新调处,防止矛盾反弹或遗留后患。今年1月至4月,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6起,同比下降20.4%,化解率达96.5%,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

微信图片_20220421162745_看图王.jpg

       立足群众热切期盼,打造民生警务新格局。一是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围绕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环境、公安工作满意度等,组织民警辅警常态化进村入户,采取个别访谈、集中座谈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聆听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要求期盼,用心用情办实事,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让各项决策更接地气、更顺民意,持续巩固警民鱼水情。今年1月至4月民警辅警进村入户90余人次、196户,举行座谈会4场,收集意见问题10条,全部整改完善。二是加强队伍业务培训。将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范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执法办案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大数据应用能力作为业务培训主题主线,每周专题培训,提升民(辅)警各项业务技能,补齐短板,更好维护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宁。今年1月至4月共组织警务技能培训5场次;同时,将学习教育、业务工作、值班备勤、警纪警规等8方面32项内容纳入考核(奖惩)制度,实行“一月一考”,以分片区检查、集中考核、所内自查和县局抽查相结合方式,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实。三是办好便民利民实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大力推行“窗口亮化工程”,严格落实“放管服”各项措施,持续开展预约、延时、错时、双语、上门、绿色通道等服务,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小事快办,努力实现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受理“零推托”。建成警邮协作便民服务站1个,最大实现交管业务、户籍业务“就地办、马上办、一次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1月至4月,为民便利办理各类证件17人次,满意度达100%。

微信图片_202204211527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