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28日,时任元江县公安局副局长的李福者在带领民警追捕命案嫌犯时,被十七颗沙弹击中左大腿中下段,造成了粉碎性骨折,股大动脉断裂。倒在血泊中的李福者一边指着嫌犯的方向,一边嘴里不停的说:“不要管我,赶紧组织力量去追捕。”由于失血过多,李福者同志在送往医院的山路途中停止了呼吸,为他所热爱的事业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逝者已逝,生者自强。25年间,元江县公安局一代又一代的民警在李福者精神的感召下,前赴后继、奋勇开拓,翻开了一页又一页华丽篇章,唱响一首又一首公安凯歌。李福者倒下了,但是他的身躯却牢牢支撑着元江公安前进的道路,他不曾倒下! 
(李福者本人) 白福安,多年坚守技术一线侦察破案,工作认真负责,走过全县所有乡镇和村委会,骑着自行车多次返回案发地寻找破案的蛛丝马迹,被大家称为“单车神探”,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的嘉奖。他从警半生,经历了改革开放40周年、4次更换警服,见证了公安的发展。 工作中,他感叹时代进步、科技变迁。他谈到李福者时,总是为他的牺牲而惋惜:“相较今天,那个年代的各种条件都还相对落后,公安装备防护技术不像现在这般发达、医疗水平也不像现在这般先进。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画上了句号,虽给后来人无限的精神激励,但始终未能像自己一样可以切身感受时代的变迁,亲历公安改革的发展,陪父母妻儿一起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好生活。如果换做今天,使用飞速发展的公安侦查办案技术,或许就会减少许多流血牺牲了。”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想法,他积极探索钻研刑事技术,带出了许多优秀的侦察员,为元江公安刑事侦察事业拼尽了全力,为减少警员的伤亡做出了贡献。 
(白福安:一排左一;李福者:二排左二) 李忠权,一位2019年即将退休的老前辈。年青时在县公安局刑侦队工作,李福者的同事、好友。在李忠权印象中,李福者个子比较不高,但是却很有精神,做起事来毫不含糊。在李福者牺牲后,李忠权负责运送他的遗体。每每说起李福者牺牲当天,他便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泪水一直在眼眶中打转。 问李忠权最想对李福者说的一句,他这样答道:“安息吧,我们后继有人。不论是老警察还是新警察都不会忘记你,都会怀念你。我们会一直为国家做贡献,只要需要我们,到那时我们都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去。”说这句话时,他眼眶早已红透。在李福者牺牲后,他到过多个部门工作,他克服困难、努力拼搏,替李福者把公安路继续走了下去。如今,他仍然在向后来人讲述李福者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证明李福者的精神在元江县公安局不曾断流。 
杨宁才,算得上是李福者的徒弟。李福者还在预审科担任科长时,他对杨宁才既像哥哥,又像老师,不仅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上还教授知识。当年追捕嫌犯时,杨宁才与李福者分在一个小组,20多天上山连续搜捕,毫无收获,组员决定回家短暂休整。谁知休整的当天噩耗传来,嫌犯被发现,李福者在抓捕时中弹牺牲!他说,几十年过去了,每每想到这些,他心里总是充满了内疚,因为李福者的追悼会那天他被安排追捕嫌犯,没能到场。讲完这些,杨宁才拿着当时预审科的合照说了声:“科长,我想你了……” 
(李福者:右二,杨宁才:左一) 今天,元江县公安局每一期新民警报到,都有这样的一个仪式,那就是到李福者的老母亲家里看望老人,还要去李福者墓前悼念,感受英雄烈士的精神。 25年来,所有元江县公安局的民警都记得“李福者”这三个字。对于老民警来说,这三个字是战友、是同事,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于新民警来说,这三个字是历史、是悲痛,更是引导自己奋进的动力。 也许,在我们的脑海中,李福者倒下的瞬间是一个慢动作,就在他即将落地的刹那,一支又一支手臂撑住了他的身体,把他扶起。这一支支手臂是李福者的战友、徒弟,还有后来每一名民警的手臂,他们用行动支撑起了这座精神丰碑。在他们心中,李福者的身躯永远不会倒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