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江县公安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建设,充分调动多方力量,采取多种手段,采用“三乘三”工作模式,最大限度打造立体式防控格局,实现社会治安共商、共治、多赢局面。为进一步说明“三乘三”工作模式,本文主要以元江县澧江街道江东社区划船寨为例。 
元江县公安局城区派出所辖区江东社区划船寨小组坐落在县城边沿,属城乡接合部,常住人口420人,登记流动人口1100人,是以傣族为主,哈尼族、彝族等多民族杂居的民族村。因城乡相连,出租房多、流动人口杂,是往年城区派出所治安管控的重点、难点之一。2017年以来,城区派出所强力推进群防群治建设,大力务实农村治安基础工作,构筑起具有“划船寨”特色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刑事案件较2年前下降58.8%,达到了由“乱”到“治”,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实现划船寨小组如今“大平安”的总体格局。 一、筑牢 “三张专网”,延伸治安防控工作触角。 (一)群策群力,织严“人网”常态化布防。充分发挥辖区群众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滚雪球”的方式组建了以治保会为队长的138人城区护村巡防队,负责村寨重点时段、部位的巡逻防控。与派出所专职巡逻队联动对接,相辅相成,共同形成辐射整个辖区的巡逻防控网络,构筑治安防控“堡垒”。其中,划船寨小组9人护村巡防队,配备服装、强光手电、反光背心等专业巡逻装备9套。 自组建以来,划船寨护村巡防队共盘查可疑人员200余人,可疑车辆150余辆,查获各类管制器具16把,现场调解纠纷19起,接受群众求助 29起。 
(二)因势利导,织密“天网”可视化巡查。划船寨筹措资金5万余元,在重要路口、场所和路段安装监控探头19个。积极调配电脑1台、打印机1台,扩充监控内存6000 G,轮番安排群防群治队员规范值守监控机房,形成环网相扣、点线结合、无缝覆盖的农村路网视频监控体系。自建成以来,通过视频监控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名,找回被盗摩托车8辆,帮助找回走失小孩、丢失钱包等群众服务12次,为公安局机关提供线索20余条。 (三)因情施策,织紧“心网”优质化宣教。以“一标三实”集中采集,社区民警“五进”送平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防盗、防骗、防抢、防交通事故等一系列安防教育。同时,大力发动治保力量把宣传教育送到田间地头、农户家里、街巷村头,根据派出所通报的不同时令时段发案特点和受讲对象进行区别宣讲,随时提醒广大群众搞好防范,搞好自查,潜移默化中提高村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2017年以来,仅划船寨开展集中法制宣传5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余份,粘贴宣传海报300余张,进一步推进了平安元江、平安村寨的建设工作。 
二、建立 “三项机制”,提升治安防控工作质效。 (一)建立培训交流机制。围绕群防群治队员“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通过治保培训会、定期走访指导、微信群交流等多种形式对群防群治队员进行多方面的业务培训11次,参训160余人次,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形成工作突出经验交流,工作不力自我检查等会议形式,拓宽意见交流渠道,及时获取各类意见建议13条。 (二)建立联调联防机制。定期对搜集到的情报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分析研判,构建由村小组、社区、派出所、街道综治办四级联调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根据情况及时形成研判预警报告,从街道领导到派出所责任民警,明确职责内容,及时跟进防控措施,落实疏控责任。2017年以来,总共排查梳理各类矛盾纠纷72件,其中重级18件、中级22件、轻级32件,已基本化解22件。为有效缓解警力紧缺,城区派出所同步实施治保力量参与派出所周末夜间巡查工作措施,与民警同部署同开展,提高巡逻防范工作水平。 
(三)建立问效打卡机制。为有效畅通信息沟通汇报渠道,城区所自建“群防群治"工作微信群,将街道、综治、派出所、村社领导、工作人员及治保主任共计51人纳入微信群统一管理,适时通报治安情况,明确工作开展重点,增强治安防控工作针对性。要求治保组织每天工作开展情况均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上传至微信群,指定一名专职内勤统一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形成派出所治保工作日志台账,并以周通报、周评比的形式在群内公告和督促。截至目前,通过微信群向街道领导、村社干部报告工作10次,向治保主任发送工作指令20期,形成治保日志台账8册。 三、强化“三项举措”,破解治安防控工作难点。 (一)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组织开展“洗村”行动。为有效破解划船寨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重点、难点,城区所以“排盲区、查死角集中搜索行动”为契机,抓细常态化排查,将拉网式排查、滚动式筛查和定点式清查进行有机结合。以社区民警、流动人口协管员、治保力量为骨干,明确责任人、工作重点及要求,以房为单位,全面开展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登记“洗村”行动,形成基础台账并录入系统。在日常管理维护中,注重变动信息更新和完善,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目前,登记流动人口1100人,出租房43家。 
(二)因地制宜、优化管理,推行分类和分层次管理。确定以房管人的管理思路,加强对出租屋、搭建房、休闲场所等流动人口聚集区域的重点管控。将暂住人口细分为单身、合租、集居、家居四种类型和本县、外县、外省三个层次;将出租屋划分为本地户出租和外来户出租,并在台账中做明标识,形成规范台账分类管理。其中,将单身与合租的流动人口、外来户出租房确定为重点管理对象,采取合理引导、加强联系、重点排查、重点帮教四种形式加强管控,做到管理工作万无一失。现阶段,划船寨登记在册外县流动人口855人,外省流动人口245人,登记房屋224栋,其中,本地户95栋,外来户84栋,本地出租户21栋,外地出租户23栋。 (三)综合管理,畅通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以划船寨集中开展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创建省级卫生村为载体,发动护村力量在向全村户数收取卫生费,组织开展村内环境卫生打扫的同时,加强与出租房屋和租住人员、流动人口的沟通联系,积极开展出租房主、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同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深入到流动人口当中了解他们的困难,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获取各类情报信息21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