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程的思考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9-08-20 17:04:30 点击率: 399 【打印】 【关闭】

对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程的思考

元江地处红河断裂带,虽然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载,但小震活动频繁。周边的普洱市和红河州地震相对活跃,对元江县的影响较大。

目前,元江防震减灾的工作重点在老城区和城郊结合部,难点在农村。农村民居抗震设防除纳入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项目中有统一标准要求外,其他大部分民居建设均未对抗震设防作监督管理,也没有相关部门介入管理,乱搭乱建、随意加层等现象较为普遍。具体体现为:一是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低。部分民居位于陡崖边、不稳定的斜坡上,甚至居住在滑坡体、崩塌体或断裂带上,发生地震后,地表错位、滑坡、崩塌、滚石、水库溃坝等灾害直接威胁着山区农村地区。农村民居大多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建筑材料质量差,按传统方式建造的房屋在安全上存在很多缺陷,房屋基本上都不是抗震结构,没有圈梁,不设构造柱,墙体的整体性很差,地震时墙体不倒即裂,难以继续使用。还有部分农村住宅通常把划分的宅基地建满,左邻右舍靠的很近,破坏性地震时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更大的经济损失。二是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监管有待加强。大多数村未进行建设规划工作,宅基地审批与规划和建设缺乏管理,实施过程中缺少技术法规依据,农民在取得宅基地后,基本上是自建住宅,村镇无防震减灾管理。因此造成农居无规划设计、无抗震设防、无监督管理的无序状态。三是农村防震减灾急需投入。目前农村建房基本上是自筹资金,部分享受危房改造资金支持也非常有限,对建造具有抗震设防能力的住房作用不大。在农村房屋防震减灾方面国家和地方的巨资投入主要是用于灾后恢复重建,但如果这些经费用于震前对房屋采取抗震措施,对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将发挥重大作用。

  2016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唐山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40年之际,来到河北唐山市,就实施“十三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调研考察。他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探索,确立了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合元江农村现状,现就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程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农村抗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力度

要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作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板报标语、橱窗专栏、宣传图册、科技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做好农村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农民是农村防震减灾的主体,增强农民防震减灾意识,转变建房观念至关重要。要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动员,耐心细致的说明解释,真正使这项工作进村入户,深入人心,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民居防震减灾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农村民居防震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机构及增加经费投入

 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以满足日愈加大的防震减灾工作要求;二是增加经费投入,落实“三网一员”经费。

    (三)努力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

一是完善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定针对农村建筑的防震技术标准并逐步使之系列化,地震、国土、住建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使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完全协调统一;二是要求农民新建房屋应有适合当地防灾要求的设计图纸,可选用政府免费提供的标准图,或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统一设计图纸;三是建立农村建筑工匠的管理、培训与施工上岗许可证发放制度,农民的新建房屋或防灾加固房屋,应由有资质的村镇建筑工匠牵头的施工队伍进行建造或加固施工;四是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科学的抗震措施,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对农民采取抗震措施建设的,政府给予相关优惠,逐步引导农村规范化建房。

   (四)加大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监管力度

一是出台相关文件政策,将农村民居建设纳入抗震设防管理行政审批范围的,采取“不收取任何费用”的行政审批方式,进一步规范农村民居建房,解决农村建房无序的状况;二是在乡镇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配置相应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对农村民居在审批、施工、验收、发放房产证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为农村民居的防震设防和已有房屋的防灾加固措施把关。

   (五)加大对农村防震减灾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大对农村各类工程设施和建筑抗震设防的投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通过申请中央、地方财政设立村镇防灾建设基金,采取农村建房补助的方式,以资金的补助方式引导帮助村镇农民建造抗震设防型住宅,可以逐步提高民居抗震设防水平,而且在农村民居遇到小地震,引起房屋受损时,启动基金补助方式,达到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