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2025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长态势持续向好


来源:元江县统计局 时间:2025-05-22 15:12:52 点击率: 0 【打印】 【关闭】

元江县2025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长态势持续向好

 

2025年一季度,元江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经济社会保持较好发展,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稳定增长。

一、基本情况

根据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60元,同比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4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4年一季度的3.085:1缩小至2025年一季度的3.024:1,收入比差距较上年同期缩小0.06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收窄。

(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

2025年一季度,元江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6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增速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从收入构成的四大项来看:工资性收入8120元,同比增长6.0%,经营净收入3520元,同比增长4.5%,财产净收入1202元,同比增长0.1%,转移净收入1218元,同比增长0.7%

c5238af2-4c2b-4b88-a926-f82aa197b8c8.png

(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2025年一季度,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649元,同比增长6.7%,较全市增速高0.5个百分点。收入构成的四大项均呈上涨趋势:工资性收入达到1896元,同比增长8.3%,经营净收入达到1883元,同比增长5.8%,财产净收入达到440元,同比增长1.1%,转移净收入为430元,同比增长9.7%

43920fd9-7b14-4af5-8eb4-4934cd7ae191.png

(三)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2025年一季度,县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城乡居民增幅稳定。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59元,同比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11元,同比增长6.7%。且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39c4a5d3-d2e0-4bf1-9374-005f013e29b4.png

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因素。2025年,元江县全力推动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初步形成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务工人员的就业模式。甘庄幸福里社区被认定为市级就业幸福里社区,累计吸纳群众就近就业人数2100余人,元江果农元江芦荟师成功创建为市级劳务品牌,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增就业提收入。

(二)经营性净收入增长因素。20251季度元江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720万元,同比增长6.5%。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580万元,同比增长5.6%;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40万元,同比增长8.4%同时,2025以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范围,家电产品从8类增至12类,首次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实施购新补贴政策,组织相关企业开展政策宣和业务培训,积极推动政策落地见实效。目前,已有23户家电企业、6户数码产品企业及5户电动自行车商户参与活动一季度,手机类产品销售表现突出,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财产性净收入增长因素。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5.3亿元,增长7.4%,其中住户存款78.01亿万元,增长10.1%,保持两位数增长。居民存款利息、红利、房屋出租、土地流转等收入增加,拉动城乡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此外,暖冬经济发展和影响力扩大动房地产市场恢复性发展,房屋租赁需求旺盛,增加了居民财产性收入。

(四)转移性净收入增长因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居民医疗保障全面到位,各项国家政策补助和补贴全面落实,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的稳定。

三、存在的问题

(一)工资性收入短期内面临严峻形势。国际环境复杂,国内外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需求下降,企业发展受阻,部分市场主体经营困难,吸纳就业能力减弱。优质就业岗位短缺,规上企业数量有限,部分企业薪资待遇与劳动者预期不符,劳动者技能水平与企业岗位要求不匹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经营性收入受市场持续下行承压影响。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农业经营生产成本增加;市场活跃度不高,商品购进和销售流通不足,经济循环不达预期,加上房贷、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生活成本持续上升,挤压了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空间

四、意见建议

(一)聚焦“劳务品牌+特色产业”,夯实工资性收入增长基础一是深化本土劳务品牌建设依托已有的元江果农”“元江芦荟师市级劳务品牌,联合县农业农村局、职业中学开设热带农业种植、芦荟深加工、电商直播等定向培训班,培育上持证上岗的专业技能型农民,向县内现代农业企业、电商平台、康养基地输送人才。推广甘庄幸福里社区就业模式,在澧江、曼来等乡镇建设县级就业服务驿站,实现农村劳动力家门口培训、家门口就业二是强化产业链招商稳就业围绕元江绿色食品、清洁能源、文旅康养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引进农产品加工(如热带水果冻干厂、芦荟化妆品生产线)、光伏风电设备组装、民宿运营管理等企业,配套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推动规上企业数量,从根本上缓解优质岗位短缺问题。

(二)依托“热作农业+消费升级”,激活经营性净收入增长动能一是做精做优特色农业经营坝区利用元江中国金芒果之乡”“云南最大芦荟种植基地及茉莉花种植优势,支持农户发展错季芒果、有机高原蔬菜等高效种植,推动元江芒果”“元江芦荟元江茉莉花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引进先进地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户经营性收入 在羊街、那诺等山区推广海拔梯度种植,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晚熟芒果/柑橘等特色品种,对接商超、电商平台开设元江高山珍品专区。山区乡镇支持农户组建肉牛、黑山羊、林下土鸡养殖合作社,通过直播认养+冷链配送提升溢价。二是放大政策红利刺激消费市场延续并扩大补贴政策,将补贴范围延伸至本地生产的热带水果元江山货等特色商品,鼓励商户农业经营户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元江消费季活动,推出直播带货+线下体验融合模式。针对农村市场,组织商贸企业开展元江特产(元江巡回展销。

(三)盘活“土地资源+暖冬经济”,拓宽财产性净收入渠道一是 规范农村土地要素流转依托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土地流转一张图数据库,动态发布全县可流转耕地、林地信息,引导农户通过保底租金+收益分成方式将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试点宅基地三权分置,在羊街那诺等文旅资源富集乡镇街道,鼓励农户将闲置农房改造为民宿、康养小院,政府给予每间房改造补贴,带动财产性净收入实现增长二是挖掘暖冬经济租赁潜力针对冬季避寒游客需求,在县城及红河谷热海景区周边建设候鸟人才公寓,引导居民将空置房屋纳入政府租赁平台统一管理,提供短租+长租灵活服务,配套推出租房送景区门票”“租房享农产品配送等增值服务。

(四)筑牢“政策保障+精准服务”,稳定转移性净收入预期

一是精准落实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兑付65岁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建立政策明白人队伍,每个村(社区)安排专员上门协助申请农业补贴、医疗报销、临时救助等,确保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21项惠农资金100%直达农户一卡通二是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整合乡村振兴、民政、医保等部门资源,为困难群体建立一人一档动态帮扶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长期稳定。

                  签发:李天文,审核:杨慧友,拟稿:张霞,联系电话:6019226